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
【点击关键】
◎能说出小说的内容,能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感悟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
●背景解读
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在战争中惨败,被迫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本文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走近作者
都德(1840-1897),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15岁起就独自谋生。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文人生活。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97卒于巴黎。
都德一生写过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大多数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讴歌了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戴达伦》《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散文集《磨坊书简》等。
●温故知新
【温故】1。阅读小说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 、 .其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四部分: 、 、
和结局。
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
【知新】3。本文采用 人称,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而且有利于直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 。文中有关小弗郎士的描写主要使用 描写,而对韩麦尔先生则主要通过 、 、 、 等方面描写来塑造形象。
【乐学好问】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请找出反映(或暗示)当时社会环境的句子。
5.预习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情
节 人 物 环
境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开端) ②
出操
普
鲁
士
士
兵 上课经过(发展) 难过
懊悔 态度温和
细心
难忘 耐心
认真
①
(高潮
结局) 理解老师 ③ ④
【课堂研习】
●重点问题解读
1.小弗朗士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的情形大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这说明了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
氛
学 生
老
师
说明了: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兵的认识和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在小弗郎士进入教室前后,通过他的眼睛写到了镇上许多人,如铁匠、郝叟等,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4。根据提示,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⑴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体会一下“又”字的表达作用。)
⑵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为什么要这样庄重的打扮?)
⑶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韩麦尔为什么也说小弗郎士是“可怜的人”呢?)
⑷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所引发联想,蕴含着他怎样的感情?)
5。文章为什么要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换成慷慨激昂的语言不好吗?
6.《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是人们所关心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小弗郎士,另一种则认为是韩麦尔先生,还有一种观点是两人都是主人公。你的观点是谁呢?
7。在各种描写方法中,最能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本文在刻画人物上,就出色的运用了心理描写.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随堂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 )来踱去 强迫( ) 哽咽( ) 惩( )罚 (chà)
异
(ào)
悔
(qí dǎo) (yào shi)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⑴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喧哗 喧闹 喧嚷),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⑵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塞进
装进 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⑶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敬意 敬佩 敬仰)。
3。指出下面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⑴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⑶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4.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谈谈你阅读书籍的感受。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书籍是世界上最有用的东西——
5.联系本文,谈谈你对下面现象的看法。
在网上,常常可以看到“BS"“弓虽"“酱紫”这样的用语,很多人看不明白。“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十分流行,一些中小学生甚至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究竟有害还是无害?
第二课时
【基础巩固】
1。画出下面各组中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并改正。
⑴宛转 督学 钥(yào)匙 踱(dú)来踱去[ ]
⑵矿课 懊悔 强(qiǎng)迫 挟(xie)着戒尺[ ]
⑶惨白 字贴 哽(gěng)住 摇摇晃(huàng)晃
[ ]
⑷喧闹 奴隶 诧(zhò)异 摊(tān)在膝头[ ]
2。破折号在本文的主要用法有:A.表示它后面的话注释前面的话;B。表示它后面的话在意思上是跃进;C。表示说话中的停顿.分别指出下面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⑴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
⑵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⑶“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3.根据提示,品味下面词句.
⑴“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总" 字表明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偏”字,意在强调
⑵“(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谈谈你对加点的“柔和"而“严肃”的理解。
⑶“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讲话中的两个“最后",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精段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8题。
【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乙】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4。韩麦尔发的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两个词,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5.“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句话包含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感情?
6.【乙】段“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说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7。【乙】段写“钟声"“号声”,渲染一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8.阅读【乙】段“他转身朝着黑板……你们走吧”,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的?
【拓展阅读】
当间谍的小孩(有删节)
都 德
他叫斯特纳,小斯特纳。
这个孩子是巴黎人,身体疲弱,面色苍白;他可能有十岁,或者十五岁。斯特纳老爹非常疼爱他的孩子!
不幸的是,由于城市被围困,一切都变了样。斯特纳老爹的小公园关闭了,用来存放汽油.城里的小孩再也不用上学了!再也不用去学习互助组了!天天都放假……
(小斯特纳常去瓶塞赌博场去玩。一天,经常赌博的大个子建议小斯特纳跟他一起去卖报纸给普鲁士人,跑一趟可以赚到三十法郎。孩子禁不住诱惑,答应了。)
他们在一个下雪的早晨动身,肩上扛着布袋子,报纸藏在罩衫下面.到达弗兰德门时,天刚蒙蒙亮.大个子牵着小斯特纳的手,走到哨兵跟前,用可怜巴巴的声音说:“让我们过去吧,善良的先生……我们的母亲病了,父亲死了.我和我的小弟弟,想去田里捡一点马铃薯.”
他说着哭了。小斯特纳羞愧难当,低着脑袋。哨兵打量了他们片刻,就让他们过去了。
大个子熟悉路,从田野穿过,避开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