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人际交往的人格理论:气质与性格

第五章 人际交往的人格理论:气质与性格

1.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独特特 质和共同特质。 2.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 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是指从外部行为能 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是指那些相互联系 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第五章 人际交往的人格理论与应用: 气质与性格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基本人格
理论,气质与性格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大学生人 格形成的因素等,掌握运用人格的理论原理分析 自己、他人人格类型特征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 于现实生活中,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和良好人际
关系塑造。
宋怡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 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具体来说,包括个体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本章所说的人格,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
一种心理现象,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
总和。
宋怡
人格的结构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潜意识层面:本我
宋怡
意识与潜意识
宋怡
人格的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重视人格的发展,强调婴儿和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认 为
它是构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阶段,即: 第一,口腔期(0岁~1岁) 婴儿本我通过口、嘴唇和舌头的活动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若 此 时婴儿口腔活动无法获得满足(如断奶过早等),则可能会形成将来的“口腔性格”:自恋、被 动、 依赖、退缩、悲观、猜忌,表现出咬指甲、吃手指、抽烟、酗酒、贪吃等行为问题。 第二,肛门期(1岁~2岁) 幼儿通过大小便排泄获得满足,得到快感。当父母开始如厕训 练 的时候,个体本能欲望开始被规定在何时何处才能获得满足,幼儿自我进一步发展。若此时父母 练如厕过分严格,则可能导致将来的“肛门性格”:冷酷无情、顽固、刚愎、吝啬、暴躁、生活 秩 序紊乱等。 第三,性器期(3岁~5岁) 儿童以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爱恋异性父母, 体 验“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同时对同性父母产生敌对和嫉妒。但儿童会压抑这种动机而认 同和
宋怡
其次,人格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人格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 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构成个体人格 的各种成分中,有的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有的是次要的, 起辅助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决定了个体人格的基本特征。 第三,人格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 人格特征的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特征,使其具有确定的意 义。例如同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意义。
宋怡
4、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 性
人格的生物性是指人格是在人的自然
的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的生
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
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
但是,人的生物特性并不能决定人格
的发展方向。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
社会性。
宋怡
《三国演义》中孔明初见孙权一段中写到:
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 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
少知道。
林黛玉的人格特质分析: • 首要特质:多愁善感
• 中心特质:清高、聪慧、孤僻、抑郁、敏感
• 次要特质:冷酷
宋怡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 论
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 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 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 激之便了。”
宋怡
二、人格的主要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四)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五)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宋怡
(一)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它

满足本我的原始冲动,追求快乐;另一方面它还要符合良心、道德等超我的评价,以
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满足个体需要。

超我是社会教化的结果。超我代表了人格结构中的良知、理性的一面。超我是
个体经过社会化,将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及价值标准等内化而成的人格部分,受“完 美原则”的支配,代表道德、良心和理性。 自我和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而来的。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
相对稳定的状态
认知
情绪 意志 长期稳定状态 能力
心 理 系 统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 自我 意识

气质
性格 需要 动机 价值观
自动化的行为
无意识
宋怡 无法回忆的和无法理解的
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 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成分。
其一,是知—情—意系统。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 共同心理现象,但是每个人在这三方面都表现出千差万别,这种个体差异现象就属于 人格结构里的成分。 其二,是心理状态系统。心理状态是指在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 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等,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 差异性。 其三,是人格动力系统。这是人格中最活跃的成份,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也 是制约并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如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选择不同的生活目标和人生方 向,确定着人们不同的追求与待人处事的方式。价值观形成后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对人格系统起着控制作用。在人格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基本的成分,是形成其他心 理倾向性的基础。 其四,是心理特征系统。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种成分。心理特征系统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份,但 又是可变的。 其五,是自我调控系统。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模仿同性别父母人格,开始其超我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若无法顺利完成,这可能会因与父母 宋怡
竞争而产生罪恶感,或导致将来性生活失败等不良适应行为。
(二)特质类型学派: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 理论
“特质” ( traits)是 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共同特质
(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
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 本我o)
宋怡
弗洛伊德简介
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建者。 早年从事神经学的研究,应用催眠治疗精神疾病, 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 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1900年出版《梦的释义》一书。 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别出心裁地开创一种研究心灵 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欲 三论》一书,他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 展,对这一问题做了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观察和概括。 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单一的 先天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这一能量称为 生本能,其投注于外的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即为 自我爱恋。1920年,弗洛伊德提出死本能作为补充。 弗洛伊德 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详尽阐述了精 (Sigmund Freud,1856~1939) 神装置的理论, 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 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研讨问题中,往往引叙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 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 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 宋怡
冰山理论:
在意识层面反应出来的人格特征是少数,而 大多数的人格特征是潜藏在潜意识层面的。前意 识指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 意识场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者冲动,在浮现 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过前意识。
宋怡
冰山理论:
意识层面:自我、超我
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 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
宋怡
一、人格的含义
(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宋怡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 (persona) 拉丁语“面具”
宋怡
人格的定义很多。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
•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 第三节 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宋怡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
二、人格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测验
宋怡
—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是事业有成,
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
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 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 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 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
宋怡
3、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变 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 跨情境的一致性。 由于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才能将不同人的精神面貌 区别开来,从而有效地推测他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但是,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化 的,从而使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 应当指出,人格的变化不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 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特 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
(individual trait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