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平衡调节》
一、课程分析
《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考中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
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
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
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和生活经验,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引路、开窍、促进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血糖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及其意义,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了解,培养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意目标:(1)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四、教材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
老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认识血糖平衡的神经
调节。
可通过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
害比较严重。
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高
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
难度。
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活动环节,通过学生用尿糖试纸对模拟尿液的检验,强化学生“尿糖”的意识。
因此“糖尿病的成因”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
1.当你饥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学校召开运动会时,同学们为什么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并总结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精心设疑,层层深入,获取新知
一、血糖与血糖平衡
【过渡】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取决于血糖的来源
和利用状态,那么血糖都有哪些来源和利用途径呢?
【多媒体展示问题】
1.人在饥饿时为什么吃点东西就不饿了?有时即使不吃东西过一
会儿饥饿感也会消失,这又是什么原因?
2.我们能否只通过不吃肉的方式达到减肥的目的?
3.长期不进食的人为什么会变的消瘦?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总结出血糖可以通过食物消化吸收、脂肪等
物质转化获得;同时当摄入的糖多时糖又可以转化为脂肪。
教师
进一步补充肝糖原也可以分解形成血糖,同时血糖也可以转化为
肝糖原和肌糖原。
师生共同总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利用途径),并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该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
【过渡】血糖含量只有处于正常水平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过高过低对人体都不利,正常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超过160—180 mg/dl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肾脏吸收,就会以
尿糖的形式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人体是如何将血糖维持在80—120mg/dl的呢?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能从整体上把握血糖
调节方式。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精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相继诱导,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目的性强,能
【多媒体展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并引导学生
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利用途径”进一步分析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
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
师生共同总结胰岛素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
素除胰高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
【展示问题】
1.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这时,它会通过哪些途径使血糖含量降低?
2.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这时,它又如何使血糖含量升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出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
【过渡】血糖除了受体液的调节外还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哪些神
经参与了血糖的调节呢?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血糖的神经调节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血糖调节的两种方式,并让学生以图示的形式显示血糖调节的整
个过程。
学生思考后认真总结画血糖调节图,教师不断巡视,并加以指导。
将部分学生的图示用投影仪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做出评价,最后教
师将准备好的调节图展示给学生。
【过渡】血糖处于平衡状态对我们有何意义呢?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多媒体展示】低血糖、高血糖和糖尿病等多种血糖失衡症的资
料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糖尿病,首先让学生描述糖尿病的症状。
学生讨论后总结出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
【多媒体展示】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思考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学生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思考,认真探索
让学生通过资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决具体问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①目的要求:学会用尿糖试纸(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②材料用具:试管五支、试管架、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模拟尿液两份,尿糖试纸
③方法步骤:
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不同的液体: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模拟尿液甲;5号模拟尿液乙;
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用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在尿糖试纸上,在记录表上记录下颜色变化;
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下每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四、课堂小结及反馈
教师要求学生重新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列出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回答课前导入的两个问题,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重新解释课前导入问题,教师点拨矫正。
五、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定患糖尿病吗?
2、如果将动物的胰岛去除,动物的血糖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3、能否用口服胰岛素的方式治疗糖尿病?
六、板书设计
2.1.3 血糖的平衡调节
一、血糖及血糖平衡
1、血糖的概念
2、血糖的来源:
①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转
化
3、血糖的去路:
①氧化分解②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③转化为脂肪或某些氨基
酸等
二、血糖的平衡调节通过迁移应用、反馈矫正,检验效果,落实双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自已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的几个问题。
1、血糖含量升高(增加“去路”,减少“来源”)
2、血糖含量降低(增加“来源”,减少“去路”)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糖尿病的病因
2、糖尿病的防治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中的2个问题导入课题,血糖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
所以,本节课
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问题教学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从
学生回答问题反馈的情况来看,基本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
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小组讨论没有完全落实,有些同学没有参与讨论问题,可能以为会有小组代表发言,就不关他的事了,以后可以不定学习
小组组长,随机点名起来回答,讨论的参与度会提高很多。
2、每一个小组自主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虽然课前老师有详细的讲解这个过程,但是做实验的过程是相当乱的,我的课
堂处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3、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及时评价方式单一,
一对一的评价,缺少启示性;我总是不放心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老是担心学生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
间很少,学生答不上来,老是想着去给他们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