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省大学物理实验创新竞赛初赛试题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1、质点的质量为m ,置于光滑球面的顶点A 处(球面固定不动),如图所示。
当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球面上B 点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
用θ表示。
1、答θθ2222sin )cos 1(4g g a +-=。
2、储有某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容器以速度v =100 m/s 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止,气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上升 6.74K,由此可知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M mol =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J·mol ·K )2、答28×10 kg / mol3、假设地球半径缩小为原值的1/10,但质量保持不变,则地面上原来周期为1秒的小角度单摆现在的周期为T = _______________.3、答0.316s4、一质量为m 的质点沿着一条空间曲线运动,该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为j t sin b i t cos a rω+ω=,其中a 、b 、ω皆为常数,则此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L___________ _。
4、答 K m abω5、+π介子时不稳定的粒子,在它自己的参照系中测得平均寿命是s 8106.2-⨯,如果它相对实验室以c 8.0(c 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运动,那么实验室参照系中测得+π介子的寿命是 s 。
5、答81033.4-⨯s6、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 1和S 2,发出波长为λ的光,A 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 1和A 之间插入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玻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A 点的相位差=∆ϕ 。
若已知5.1,500==n nm λ,A 点恰为第4级明纹中心,则=e A。
6、答λπen )1(2-;A 4104⨯7、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 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 λ,则薄膜的厚度是__________。
7、答2(1)n λ-8、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n 2>n 3,1λ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______ ____。
8、答 211[4/]n e n πλπ+9、把一个静止质量为m 0的粒子,由静止加速到=v 0.6c (c 为真空中光速)需作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
9、答0.25 m 0c 2。
10、钨的红限波长是230 nm (1 nm = 10-9 m),用波长为180 nm 的紫外光照射时,从表面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eV 。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 ,基本电荷e =1.60×10-19 C) 10、答1.511、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氦,另一瓶是氢(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体积、温度均相同,则氢气的内能是氦气的 倍。
11、答5/3 12、面积为S ,带电量为±Q 的平行平板。
忽略边缘效应,问:将两板从相距d 1 拉到 d 2 ,外力需要作功A= _______________。
12、答13、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两盏前灯相距120cm ,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5.0mm ,入射光波波长为500nm ,则人的眼睛恰能分辨这两盏灯时,离汽车距离为__________。
13、答8.94×103m14、某一宇宙射线中的介子的动能207k E M c =,其中0M 是介子的静止质量.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它的寿命是它的固有寿命0τ的 倍.n 3()S d d Q 01222ε-14、答08τ15、如图所示,在不带电的金属球A 内有两个球形空腔. 两空腔球心1O 与2O 相距a ,在两空腔中心放点电荷1q 和2q , 在A 外沿1O 2O 连线方向放点电荷3q ,3q 到2q 的距离为b . 达到静电平衡后,A 给1q 的作用力是 . 15、答()1222204q q q F a a b πε⎛⎤'=+ ⎥ +⎥⎝⎦二、计算题(70分,每题10分)1、(10分)如图,一矩形匀质薄板ABCD ,长为l 、宽为d 、质量为m 。
板可绕竖直轴AB 转动,阻力与薄板表面垂直并与面积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
设初角速度ω0,问经过多少时间后,薄板的角速度减为初角速度的一半?1、解:如图取长度为dx 的窄条,ldx dS =,它受阻力l d x x k df 2)(ω-=,阻力矩dx lx k dM 32ω-=(2分) 板在转动中受的总阻力矩为4203241ld k dx lx k M d ωω-=-=⎰(2分)板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23023131md ld ldx xI d===⎰σσ(2分)由转动定律:dtd md ld k ωω2423141=- (2分) 解得:0234ωkld mt =(2分)2、(10分)有一带电球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电荷体密度ρ = A / r (式中A 为一常数),在球心处有一点电荷Q ,证明当A = Q / ( 2πa 2)时,球壳区域内的场强E 的大小与r无关.2、解:用高斯定理求球壳内场强:()02/d 4d ερ⎰⎰+=π⋅=⋅VSV Q r E S E (2分) 而⎰⎰⎰π=π⋅=r ravr r A r r rA V 02d 4d 4d ρ()222ar A -π=(3分)()2220202414a r A r r Q E -π⋅π+π=εε202020224r Aa A r Q E εεε-+π= (3分) 要使E的大小与r 无关,则应有02420220=-πrAa r Q εε, 即22a Q A π= (2分)3、(10分)两平行长直导线相距D=40cm,,毎根导线载有电流I 1=I 2=20A ,电流流向如图所示,求:(1) 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的一点A 处的磁感应强度; (2)如果R 1=R 3=10cm,L=25cm,求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量。
3、解:(1)50111() 4.0104A I B T x d x μπ-=+=⨯- ( 5分)(2)1216010201121.ln2.21022()r r ssr I I I l r r B ds Bldx ldx Wb x d x r μμμφπππ+-⎡⎤+===+==⨯⎢⎥-⎣⎦⎰⎰⎰( 5分)4、(10分)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波动表达式分别为2114.0010cos(424)(m)3y x t π-=⨯- 2214.0010cos (424)(m)3y x t π-=⨯+求:(1)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 (2)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 (3)叠加后振幅最大的那些点的位置.4、解:(1)与波动的标准表达式cos 2()xy A t πνλ=-对比可得4Hz ν=, 1.50mλ=( 2分)波速16.00(m s )u λν-==⋅( 1分)(2)节点位置41()32x n πππ=±+ 即 31()m,0,1,2 (42)x n n =±+=( 4分)(3)波腹位置43xn ππ=±即3/4m,0,1,2...x n n =±=( 3分)5、(10分)两相互平行无限长的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长度为b 的金属杆CD 与两导线共面且垂直,相对位置如图。
CD 杆以速度v平行直线电流运动,求CD 杆中的感应电动势,并判断C 、D 两端哪端电势较高?5、解:建立坐标(如图)21B B B+=II CDvxIB π=201μ, )(202a x IB -π=μ ( 3分)x I a x I B π--π=2)(200μμ, B 方向⊙ ( 2分)0v 11vd ()d 2I d B x x x a x με==-π- ( 2分) 202av 11d ()d 2a bI xx a x μεε+==-π-⎰⎰ba b a I ++π=2)(2ln20vμ感应电动势方向为C →D ,D 端电势较高。
( 3分)2a x +d x 2a +bII C Dvx O x6、(10分)如图所示,原点是波源,振动方向垂直于纸面,波长是λ。
AB 为波的反射面,反射时无半波损失。
O 点位于A 点的正上方,距离为h 。
Ox 轴平行于AB 。
求Ox 轴上干涉加强点的坐标(限x>0)。
6、解:先在x 轴上任选一点,则波程分别为1r x =,2r =(1分)由干涉加强公式,得到波程差:21 (=1,2,3......)r r r x k k λ∆=-== (4分)解得:2224 2h k x k λλ-=(4分) 因为0x >,所以k 为小于2hλ的正整数。
(1分)7、(10分)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玻璃板上.油的折射率为1.30,玻璃的折射率为1.50,若单色光的波长可由光源连续可调,可观察到500 nm 与700 nm这两个波长的单色光在反射中消失.试求油膜层的厚度.建议:(13.13)式2分,(13.14)、(13.15)式各1分,(13.16)式与k1和k2值各1分,结果2分。
二、附加题(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两题者,取两者中的低分计入总分)8、(10分)泊松比40.1=γ的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已知状态A 的温度为400K ,求(1)状态B 、C 的温度;(2)各过程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8、解:(1)由40.1=γ,可得:R C R C P V 27,25== (2分)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 MPV μ=,有A A A RT MV P μ=,B B B RT MV P μ=,C C C RT MV P μ=由K T A 400=,可得:K T K T C B 100,300==,以及2=R Mμ; (3分)(2)C B →:等压压缩过程,()01400<-=-⋅⋅=J T T C MQ B C P BC μ,为放热过程;(1分) A C →:等体升压过程,()01500>=-⋅⋅=J T T C MQ C A V CA μ,为吸热过程;(1分)B 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AE Q +∆=,J PdV A J T T C ME BAA B V 100024)400100(,500)(=⨯+==-=-⋅⋅=∆⎰μ(2分)05001000500>=+-=J Q AB ,为吸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