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居住区规划设计下概念性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设计下概念性设计PPT课件
B、人车混行;我国目前大多数采用这种形式,因为小汽车数量相对来说较小,同时还考虑经济性; 局部分行是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一套联系居住区内各级公共服 务中心或中小学的专用步行道,但在步行道和车行道的交叉处不采用立交。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概念性方案设计)
PART.3 Creation makes future ......
3. (1)概念性规划
4.
A、依据用地的条件和区位确定规划用地的主要出入口方向和数量。
5.
B、按规划条件估计建筑的基本形态和层数。
6.
C、依据出入口的位置和建筑的基本形态考虑核心景观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7.
D、依据出入口和景观的布置方式大致确定住区道路的走向和连接方式。
8.
E、依据现场的地形地貌确定住区组团建筑的围合方式。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B、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 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D、住宅区内应设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
大于2.5%; E、尽端或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设15x15米的回车场; F、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踏步解决竖向通行,并应在指步旁设自行车推行车道; G、应满足住宅区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H、各类住宅区靠路距建筑边缘的最小距离要求; I、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4米的消防车信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
(2)正式方案 A、依据最终的用地条件确定规划的红线范围,需不需要调整原来的概念性方案。 B、确定规划用地的主要出入口是否合理。 C、按规划条件完善建筑的基本形态和层数,核算所有的经济技术指标。 D、依据出入口的位置和建筑的基本形态完善所有景观布置方式。 E、依据现场的地形地貌确定住区组团建筑的围合方式是否合理。 F、确定场地的大致标高,确定道路的走向,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如何衔接,地面的标高如何进行控制。
(2)交通组织的方式
A、人车分流;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车行通路在空间上分开,形成独立的两个道路系统。车行路 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组群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 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应设置适当数量 的住户停车位,尽端或道路应设回车场;步行路应该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 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人车分行尽量避免步行与车行的重叠,但允许 交叉,可采用立交或高架。
应在建筑物低层设人行通道,以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概念性方案设计)
PART.3 Creation makes future ......
(5) 消防车道布置
A、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 边设置消防车道,且不得小于1/4周长。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 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C、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 场不宜小于18m×18m。
(3)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原则
A、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住宅区内的路网布局包括住宅区出入口的位
置与数量,应该适合居民通勤交通的主流方向,避免其它交通的穿行和误行,保证安全、便捷。 B、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 C、因地制宜,住宅区的路网布局经济,合理。 D、应满足居民日常出行以及区内商店、货车、消防车、搬家车、垃圾车以及市政工程车辆的通
Creation makes future ......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下)
(概念性方案设计)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概念性方案设计)
PART.3 规划设计
Creation makes future ......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概念性方案设计)
PART.3
1. 总体规划:
2.
行,同时应考虑居民小汽车通行的需求。(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空间)。
(4)技术经济要求
A、对于居住小区或较大规模的住宅区,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对外联系的道路入口; B、当住宅区向城市交通干道开出入口时,其出入口间距长应小于150米; C、当住宅区的主要道路(高于居住小区级的道路或红线宽度大于10米的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
Creation makes future ......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 功能上:保证日照通风,安静舒适,方便安全; • 经济上:土地和空间的合理使用,方便施工、管理,选择合适的技术经济指标; • 美观上:必须运用各种美学概念和手段,创造一个和谐优美,明快,亲切,大方,富有个性
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探讨(概念性方案设计)2. Nhomakorabea路规划:
PART.3 Creation makes future ......
(1)道路分级
道路的分级应对应于相应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同时主要针对车行道路,如果是居住区道路一般分
成四级,即: A、居住区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城市不 小于15米,车行道路宽一般为9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人行道宽 度一般在2~4米左右。 B、居住小区级;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10~14米,车行宽 度5~8米,多采用一块板形式,人行道宽度1.5~2米。 C、居住组团级;组团级道路,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其道路红线宽一般在8~10米,车行道路 5~7米,一般在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专门的人行道。 D、宅间小路四级。宅间小路,是指直接通到住宅单位入口或住户的通路,其路幅宽度大于等于2.5 米,当连接高层住宅时大于等于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