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新会码头工程现浇横梁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港丰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7月一、工程综述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1.1.2、工程地点:拟建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都市大桥镇前进村长江北岸,上游侧紧临科进船厂码头,下游约1.5 km处为泰州杨湾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码头。
1.1.3、工程概况: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昌兴建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规划建设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5万吨级公用码头泊位3座,以及年产150万吨的超细矿渣粉磨生产线。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位于江苏省江都市经济开发区沿江公业园区,使用长江岸线830m及相应水域。
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公用码头工程包含一座主体码头和三座引桥,主体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795m,宽30m,码头桩基采用Ф1000mmPHC(C型)管桩和Ф1000mmδ16钢管桩相结合的形式,引桥桩基岸侧部分采用Ф1000mm钻孔灌注桩,与码头衔接部分采用Ф1000mmPHC(C型)管桩。
1.1.4、建设单位:江都海昌港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镇江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2、主要工程量本码头为下横梁和上横梁两个部分,其中下横梁在桩基完成后进行,上横梁在纵向梁系安装完成后进行,本工程码头部分共有横梁108榀,本工程引桥部分横梁共有63榀。
二、码头横梁施工工艺⑴、下横梁横梁施工需在一个排架的PHC管桩和钢管桩打设完成以后,且距离超过后续打桩影响范围后进行。
根据下横梁设计要求,下横梁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为安装靠船构件的端部下突部分,第一次浇筑下横梁到+2.65m。
第二次浇注下横梁标高至纵梁搁置面部分,施工流程详见附图2-1,码头下横梁施工工艺流程附图2-1 下横梁施工工艺流程图①、下横梁底模平台搭设在沉桩完成后,进行钢抱箍的夹设。
主梁采用32#和36#槽钢,本工程横梁宽度为2.0m底模承重量比较大,同时考虑到本工程码头前沿A、B排桩标高较低,受水位影响,不便于夹钢包箍,拟采取吊筋反吊的方式架设横梁底模,在A、B 桩顶端设置4根Φ30mm吊筋,反吊槽钢在最前沿A排桩选用双拼[32槽钢,B 排桩反吊槽钢选用单拼[32槽钢。
码头75~108排架G、H排桩亦考虑采取相同措施。
其余每根管桩采用一道抱箍,并在桩顶加二至三道Φ28mm圆钢反吊,吊筋丝杆与下部双拼槽钢连接加强。
抱箍的夹设施工利用适宜的潮位进行,施工时要根据测放的标高不得超高,平台主梁安装靠船构件的端部采用双拼[36槽钢作为下横梁底模平台受力主梁,中间下横梁底模平台主梁采用双拼[32槽钢,在槽钢主梁面按照间距25cm固定100×100mm方木格栅,上铺设1.5cm厚木板,作为底模。
详见附图2-2:码头横梁底模布置图。
底模平台形成后,在钢筋未绑扎之前,底板不可全部封死,留设2~3个0.5×0.5m的孔,以避免潮水作用整个底模所受的浮力过大。
②、桩芯混凝土浇注在横梁底模平台形成后,将预先加工好的桩芯钢筋笼安放到位,桩芯采用反吊底模,底模用双层15mm厚木板,木板下设木方。
桩芯混凝土浇筑前须将管桩内部积水用水泵抽至混凝土浇注面以下。
桩芯混凝土浇筑可结合在其他横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或浇筑前进行,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拌制的混凝土,由固定泵输送到浇筑位置,振捣采用70型振捣棒,要求分层下灰,振透振实,顶面拉毛。
③、下横梁钢筋的绑扎下横梁钢筋可先期在钢筋棚中下料,弯曲成型。
在底模平台形成后,相应的靠船构件安装到位,桩芯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进行,根据总体施工工艺横梁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相应钢筋也分二次绑扎。
第一次绑扎横梁端部安装有靠船构件的下突部分,钢筋绑扎时,先将弯曲成型钢筋用扒杆船吊上底模平台,先进行下横梁下突部分钢筋绑扎,将箍筋安放到位,然后绑扎下部主筋和侧面架立钢筋,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位置以上的箍筋上码头下横梁槽钢底模工艺示意图(立面)附图2-2 -1 码头下横梁底模布置图(立面)码头下横梁槽钢底模工艺示意图(平面)说明:1、图中的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他均以毫米计;2、横梁底板槽钢之下采用吊筋与钢抱箍支撑;3、钢抱箍规格为?1000();4、钢抱箍采用高强度螺栓;5、由于横梁前沿端悬挑段靠船构件太重,故采用桩顶上焊吊筋的工艺,具体另见详图;6、横梁采用二次浇注而成,第一横梁端头至标高2.65,第二次浇注至标高4.0、槽钢的规格长度分别为:前沿端为双拼36槽钢,长度为9,中间两段为双拼32#槽钢长度为9,码头后沿段为双拼32槽钢,长度为12.附图2-2 -2 码头下横梁底模布置图(平面1~74排架)75~108号排架码头下横梁槽钢底模工艺示意图附图2-2 -2 码头下横梁底模布置图(平面75~108排架)部临时绑扎固定钢筋。
第二次浇筑下横梁混凝土在下横梁端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后进行。
钢筋绑扎前,现对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的预留钢筋进行调整、清理,然后再进行上部钢筋的绑扎,钢筋绑扎要求注意钢筋起弯点的位置和箍筋间距,焊接要保证焊接的长度与焊缝的饱满度,绑扎完成后将底模冲洗干净。
下横梁钢筋绑扎时,由于上横梁还不能完成绑扎到位,所以,要设置纵向临时固定钢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伸的上横梁钢筋不变位。
钢包箍夹桩示意图4M24高强螺栓钢包箍支臂双拼25#槽钢钢包箍支臂加强撑附图2-3 钢抱箍夹桩示意图④、下横梁侧模板制作和安装横梁侧模板采用帮包底的形式,采用定制的钢模板,背后设双横的[10槽钢直楞,间距0.7m,顶面和底部各设一道Φ16mm的对拉螺栓。
详见附图2-4,下横梁侧模构造图。
模板纵向以1.0m左右为一块,在底板侧面与侧模交接处两块侧模之间粘贴止浆海绵,以保证横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现象。
模板在木工棚加工后,运抵现场,模板安装由小型起重船配合进行,安装前需在模板上刷涂脱模剂。
双拼10#槽钢间距0.7m 下横梁侧模构造图+1.95mΦ16mm对拉螺栓间距700mm15mm厚木底板定制钢模版100×100mm方木搁栅Φ16mm对拉螺栓间距700mm附图2-4 下横梁侧模示意图⑤、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经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间,选择在退潮时分,江水退至底模面以下开始。
利用现有引桥或搭设临时支架的方法,设置混凝土输送通道,混凝土由岸上的集中搅拌站拌制,由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运抵现场,通过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浇筑位置。
下横梁混凝土浇筑采取以30cm 为一下灰层,从尾端向前端进行浇筑,斜面向前推进分层下灰,分层振捣,振捣采用70型振捣棒,不漏振不过振。
隔1~2天后拆除侧模,拆模用起重船配合。
拆卸下来的模板进行清理、整修,以便再次安装。
底模在横梁混凝土达到100%的强度后,由小型船舶配合拆除底模。
⑵、上横梁上横梁在相邻二跨纵梁纵向梁系梁安装完成后进行。
具体的施工流程详见附图2-5,上横梁施工流程图。
①、钢筋绑扎上横梁钢筋绑扎前,首先对下横梁外伸钢筋进行清理,清除下横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溅在钢筋上的砂浆,可采用钢丝刷进行清理,同时,对有变位的钢筋进行调直复位。
相邻两跨纵梁安装完成后对纵梁的外伸钢筋进行调直处理,然后进行焊接连接,要求焊缝饱满,焊缝要求满足规范要求,要求把焊渣清除干净。
上横梁钢筋先在钢筋加工场进行下料加工,弯曲成型,运抵现场绑扎,由于钢筋以水平分布钢筋居多,绑扎施工时要注意避让纵梁的主筋,钢筋绑扎要求横平竖直,铅丝绑扎头要弯向梁内。
②、模板采用定制的钢模板,背后设双拼[10槽钢直楞,间距0.6m,上中下共设三道Φ16mm的对拉螺栓。
上横梁模板在钢筋检查验收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将下横梁顶面的疏松混凝土凿除并清理干净,下横梁顶面与上横梁模板接触面要粘贴海绵止浆,模板拼缝之间也要粘贴海绵止浆,下口要弹线,上口要弹绑扎线,以保证模板安装时的顺直。
具体模板构造图详见附图2-6,上横梁模板示意图。
附图2-5 上横梁施工流程图附图2-6 上横梁模板示意图③、混凝土浇筑侧模板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自拌的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运抵现场,由于距离岸侧比较远,采用固定泵接力的形式,输送至混凝土浇筑位置。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6~18cm,浇筑从横梁尾端向前端进行,以30cm为一下灰层,斜面向前推进分层下灰,分层振捣,振捣采用70型振捣棒,插入间距为30cm 范围内,要求不漏振不过振,对与纵梁交接处的钢筋密集点要加强振捣,振捣棒可以斜面的插入,横梁顶面为避免出现松顶现象,采取二次复振的方法,复振时间根据气温情况,控制在0.5~1.0h,对面板的搁置面要求用铁板经过3~4次收水,并抹光。
浇筑完成后顶面立即覆盖无纺土工布进行养护,在混凝土终凝后,配备专人进行覆盖保温养护,隔2~3天后拆除侧模。
三、引桥横梁施工工艺本工程引桥部分横梁共有63榀,引桥横梁长度9.65m~16.8m。
下横梁宽度2.0m,下横梁高度1.3m。
引桥桩基有钻孔灌注桩和PHC管桩两种桩基。
⑴、引桥横梁引桥横梁施工需在一个排架的PHC管桩或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以后,距离超过码头后续打桩影响范围后方能进行引桥横梁浇注施工。
根据引桥横梁设计要求,横梁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为安装空心板或实心板之前的下横梁浇注,第一次浇注下横梁标高至空心(实心)梁板梁搁置面部分。
待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进行引桥空心板梁或实心板梁安装,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引桥横梁第二次浇注,施工流程详见附图3-1,引桥横梁施工工艺流程。
附图3-1 引桥横梁施工工艺流程图①、引桥横梁底模平台搭设首先进行引桥PHC管桩钢抱箍的夹设。
底模槽钢采用双拼[32槽钢,本工程引桥横梁宽度为2.0m底模承重量比较大,引桥PHC管桩夹设钢抱箍的同时桩顶需增加一道Φ28mm圆钢反吊底模。
同时本工程引桥桩一部分为钻孔灌注桩,对于桩基为钻孔灌注桩的引桥横梁,岸侧部分直接浇注10cm厚混凝土垫层作为横梁底模,位于滩地部分的每根钻孔灌注桩桩顶上设置3道Φ28mm圆钢反吊底模槽钢。
同码头横梁底模相同,在槽钢主梁面按照间距25cm间距固定100×100mm方木格栅,上铺设1.5cm厚木板,作为底模。
详见附图3-2:引桥横梁底模布置图。
引桥横梁底模布置图附图3-2:引桥横梁底模布示意置图引桥横梁桩间跨度最大达到6.4m,对于跨度超过5.6m的桩间距,在双拼[32a 槽钢的基础上在增加一根[32a槽钢。
如下图所示:大于说明:引桥横梁桩间跨度超过5.6的增加一根32槽钢,即三拼槽钢附图3-3:引桥横梁桩间大跨度底模槽钢示意图②、桩芯混凝土浇注对于引桥PHC管桩桩基,需在下横梁施工之前浇注桩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同码头横梁桩芯混凝土施工,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