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括掌握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中共成立条件、内容、影响;国共合作的概况。

2.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正确区分国共两党的性质和评价国民革命。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理解其原因及影响。

2.通过比较掌握新旧民主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国共合作的基础及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体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共两党合作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最终又因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而最终破裂,从中体会国共两党“和则利、分则伤”的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风雷、中共成立和国共合作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另外本课涉及的问题太多,在有限时间内不易把握授课程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与自制的历史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运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1.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北洋军阀统治: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2.引导:武昌起义前的歌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愿。

武昌起义后,人民的心愿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A层次班级【导读】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66-69,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五四风雷”A:(1)请简要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请注意阅读“前言”与“注解①”综合思考)。

B:根据你的理解,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2.阅读教材第二目“中国共产党诞生”A:(1)从阶级、组织、思想基础及外部条件,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阅读教材第三目“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A:(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请注意阅读本页“学思之窗”,综合思考)。

(2)第一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方式、重大历史事件与主要成果。

B:导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有哪些?北伐战争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导练】(选择题见《学海导航》之“随堂反馈”1—5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统治。

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至阶级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 材料二陈独秀说:“中国的经济现状,军阀阶级与资产阶级显然分开,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分化尚未到截然分离之程度。

……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争斗与可能,而且连一般的政治争斗之需要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的经济争斗之需要都不曾感觉的工人(如手工业者),也并不是少数。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1)概括评价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的观点和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什么严重的缺陷?(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导议】各模块小组内围绕本课内容和阅读练习中遇到的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并将讨论结果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展示。

【导疑】依据学生的展示,师生互动,解决“导议”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

【评价反馈】(见《学海导航》之“一课一练”第9题)B层次班级【导读】删除A层次班级中的:根据你的理解,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

【导练】置换第6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2: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3: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C层次班级【导读】删除A层次班级中的:根据你的理解,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北伐战争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哪些深刻的经验教训?【导练】置换第6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支部建立后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和领导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马克思学说和妇女读书会。

这些团体吸收成员的办法,是以同志们的个人关系进行的。

如陈潭秋武高毕业的,他就负责吸收武高方面的进步学生;我是一师毕业的,就负责吸收一师方面的进步学生;武汉中学是私立的,是刘觉民出钱同董必武等办的,陈潭秋也在该校教书,就由他们负责活动。

这些是我们联系的主要单位。

其他如外国语专科、中华大学及一中的学生也有些接触,但影响不大。

在工人运动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没有深入到劳苦群众中去,只是郑凯卿协助陈独秀调查过武汉工人状况,登在《新青年》八卷一号上,我还写了一篇武汉劳工状况及其活动,于一九一二年春夏之间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过。

除此外,当汉口租界人力车夫罢工发生后,我们让律师施洋出庭替工人辩护,最后争取得胜利。

──包惠僧《回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人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组织成员的?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是哪些人?这对中共早期组织人员的素质有何影响?(2)共产党早期组织一经成立即开始关注哪一部分人的生存状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评价反馈】1.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

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C.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

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3.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演绎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风云。

下面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共“三大”的召开C.李大钊、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场景 D.陈独秀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参考答案A层次班级【导读】1.A:(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对内进行黑暗统治,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外交失败。

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领导与组织基础:五四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嘉兴南湖游船);主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党的领导机构: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党的书记——陈独秀。

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1)历史条件:工人阶级力量尚且弱小;共产国际的推动;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反帝反封。

(2)标志: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内合作)。

结果: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重大事件:国民党一大;成立国民政府和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军阀,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

(2)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共产国际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中共处于幼年时期,不够成熟;……教训:在统一战线中,中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导练】(1)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专政,通过暴力斗争手段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主张。

(2)变化:认识到资产阶级不是反动阶级,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表明了对中国的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严重缺陷:片面夸大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3)对国情的认识在逐步深入,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不成熟。

B层次班级【导读】答案见A层次【导练】5.(1)变化:从独立和不与其他党派合作到决定与国民党开展党内合作。

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