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遵义会议 1935
3、结果:吴起镇会师(1935.10) 甘肃会宁会师(1936.10) (红一,红二,红四)
1936年10月,红 一与红二、四方 面军在会宁会师
过草 地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渡过金沙江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陕茫泸北茫定吴水铁起草索镇地桥
甘
肃
会
终年积雪宁 赤水渡口太的平夹渡金山城
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转人危赢为得了安中
国。”
•保存了经过千锤—百—哈炼里的森中·索国尔共兹产伯里党(和美红国作军家)
的精华。
——保存精华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宣传•在队长,征长途征中是,播中种国机共。产…党…宣长传征了是自以己我的们政的治胜主利张、, 敌人广失泛败播的下结了果革而命告的结火束种。。
————毛传泽东播火种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 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 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 十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 过和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各部队。他们 开进和顺利地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十几年没有去过的地方。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 建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1)背景: “八七会议”
毛
修水
进泽攻长沙受挫
东
长沙
铜鼓
文家市
安源
三湾
赣
井冈山
江
农 文家市决策 村
包
三湾改编
围
城
市
进军井冈山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三)土地革命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意义: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
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1)思想内涵:
土地革命 ——核心根本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共产党人被砍头
1927年3月起, 一年左右时间
杀害共产党员革 命群众-----31万 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 2.6万多人,几近 当时党员总数一 半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1)背景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 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经过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3)意义:
四 渡 赤 水 纪 念 碑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 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 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 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 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内容:
军事方面:纠正“左”倾错误
毛泽东正肯确定军事主张
组织方面: 选举 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博古李德等人的军取事消指挥权
(2)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 月遵义会 议召开
1934年十月 红一方面军 开始长征
4、长征胜利的意义:
“生死存攸它•中粉的关不国碎凯 、是革了歌 征一命, 途般国的漫意是民企漫义为党的上避图反撤的开,动退‘蒋使派,行介中“是军石国一’的围革场魔…剿命险爪…”象而它转红环进是危军生行一为、、的曲安扼危一人。在次类杀旦生求
方志敏 闽浙赣
毛泽东朱德 将赣南闽西 发展为中央 革命根据地
彭湃海 陆丰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国民党军队 10万多 20万 30万 30多万 50万
中央军队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探究: 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想一想什么是“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 不息的民族精神。
贺龙洪湖 湘鄂边
徐向前 鄂豫皖
邓小平 左右江
腾代远 湘鄂赣
彭德怀 湘赣
1931.11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成立
(2)成功实践: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一幅英雄的画卷一部壮丽的史诗 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
二、红军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原因
李德、博古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2、经过:1934.10——19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