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福建省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试卷含答案

2014年福建省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试卷含答案

认真审题耐心答题2014年福建省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7分一、古代诗文阅读)(6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韦应物《滁州西涧》)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②,坐断东南战未休。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④),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15分(二)文言文阅读 5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刘珙字共父。

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言者逐之。

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

金犯边,王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

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上怒,”执奏如初,存”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

中命乃寝。

.“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

珙奏曰:”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榜谕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揭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

.“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

珙乃遣兵,戒曰:”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者击之耳。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

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

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

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

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

疾革,草遗奏言:.讎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

”既又手书诀栻栻耻为恨。

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2014年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考试第1 页(共10 页)认真审题耐心答题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

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

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言者逐之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寝:停止。

.C.揭榜谕以自新揭:张贴。

.D.疾革,草遗奏言革:痊愈。

.3、下列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刘珙为人刚正和爱民尽职的一项是()(3分)A.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②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B.①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②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C.①词气激烈,闻者泣下②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讎耻为恨D.①于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②必素服以终月数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珙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因此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C.刘珙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的陈俊卿来担负重任、才学深厚的张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仍心系国事。

D.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刘珙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结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3分)(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分)2014年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考试第2 页(共10 页)认真审题耐心答题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形象?(2分)(2)赏析诗的第三联。

(4分)二、文学名著阅读(6分)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2分)“你要当心,别把我的秘密泄露了。

”他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当他说的时候,已经把“您”字改作“你”字了。

冬妮娅很认真地答应他说:“我决不把你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这段话中,保尔的“秘密”是指的事。

8、阅读下面《水浒》选段,回答问题。

(4分)鲁智深、杨志欲上二龙山入伙不得,曹正道:“小人有条计策,不知中二位意也不中?”杨志道:“愿闻良策则个。

”请简述曹正“良策”的实施过程及结果。

三、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老屋情思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金色的鞭子,猛烈地抽打着门窗,不锈钢的防盗门嗡嗡地响,第六感觉告诉我,老家那老屋,这回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清明时节,我回到老家,给父母上完坟后,来到老屋的废墟旁边,目睹着老屋的残砖断瓦,默默感受着老屋淳厚温暖的泥土气息,我突然有一种现实被抽空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

老屋究竟有多老?父亲没说过,我也没查过。

我只知道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们这个李姓2014年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考试第3 页(共10 页)认真审题耐心答题屋场就有新屋老屋之分,老屋比新屋地势稍高一些,中间隔着一口蒿笋塘。

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屋不断扩建,蒿笋塘被填平了,新屋和老屋便实行了无缝对接。

老屋原来有上下两个堂屋,叔父成家后,上堂屋那边的房子给了叔父,父母和我们六兄弟住在下堂屋的三间房子里。

对生长在城里的孩子们来说,老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它不过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

既没有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的美景让人流连,也没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供人欣赏,更没有叹为观止的文化古迹让人演绎,即使不倒,也卖不了几个钱。

但是,在我们心中,感情这个东西是无法估价的,就像“儿不嫌母丑”一样,老屋不但寄托了父辈对儿女的福佑和期盼,而且也凝结了我们这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老屋扩建的地基是我们一担担土从烂泥塘里填起来的;老屋的砖瓦,是我们挖土拌泥一口一块做出来的;老屋的木料,是我们一步一颤从几十公里路远的山里买来的。

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注入了我们的灵魂,它和父母连在一起,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节,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漂泊多久,它都会牢牢牵住你的心。

可是现在,它已经容不下“从前……”这样的故事了。

老屋倒了,它倒得悲壮。

它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先天不足,没有钢筋的支撑、没有水泥的庇护,除了半截经过火炼的红砖外,几乎都是原生态。

赤身裸体迎击狂风暴雨,霜刀雪剑。

几十年来,尽管伤痕累累,它把眼泪藏在心中,屹立不倒。

这次,它拖着摇摇欲坠的病体,与百年不遇的强敌决斗,终于倒下了。

就像一个身受重伤的战士,面对力量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打出了枪膛里最后一颗子弹,然后倒下了。

他是英雄!老屋倒了,它倒得其所。

它本是水田中肥土层下的一层粘土,被主人发现后挖掘出来打造成合适的形状,用到了合适的地方,便成了屋。

为报主人知遇之恩,它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一家三代人,在这里,它送走了两位坚持与自己相伴终身的老主人;在这里,它见证了少主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在这里,它见证了第三代人的出生成长,然后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家门。

它为主人一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他们搬进新居才了无牵挂地倒下,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来之于土又归之于土,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老屋倒了,它倒得刚义。

老屋知道,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有人居住。

“没人住,毋宁死”,这是它的生命信条。

自从两位老主人去世后,它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因为狭小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主人一家子孙繁衍的需要。

它不想顶着落伍者的代号苟活于世,也不想用残缺不全的病体博得世人怜悯。

“士为知己者死”,能够读懂自己生命密码的就是躺在不远处坡地上的两位老主人,于是,它义无反2014年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考试第4 页(共10 页)认真审题耐心答题顾地选择了回归。

老屋倒了,它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与离它不远的二位老主人相依为伴,默默地注视着从这里出发四处闯荡的子孙后代。

它带走了寂寞与忧伤,留下了质朴与纯真。

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一股浓浓的乡情注入了它所承载过的游子心中,让你牵挂、让你眷恋、让你回归。

这种乡情将伴你一生并延续子孙,直到永远。

(选自《短文学网》,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写狂风暴雨,着力突出了雨大风猛的特点,这样写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写老屋的倒塌埋下了伏笔。

B.送走了两位坚持与自己相伴终生的老主人,老屋知道自己完成了历史使命,知道主人的下一代也看不起自己,便在风雨中倒塌了。

C.老屋外形普通,土墙青瓦,杉木门窗,但它却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一家三代人,体现了乐于奉献的精神。

D.本文以“我”对老屋的情思为线索,详细描写了老屋在经历暴风雨后倒塌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老屋的感情。

E.这篇散文擅长描写,作者设想老屋倒下前的心理,以其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归,表现其刚义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分)11、文章题为“老屋情思”,试探究作者在文中对老屋怀有哪些复杂的情思。

(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①衡量一台春晚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内容贴近民众,让民众喜闻乐见,②不在于形式上拥有的舞台布置,③更不能对时下追求的高调的喧闹、夸张的粉饰和泡沫化的赞歌趋之若wù()。

④央视马年“精简办春晚”,必将使春晚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分)趋之若wù( )2014年南平一中自主招生考试第5 页(共10 页)认真审题耐心答题(2)根据提示在画线处写上成语。

(1分)不在于形式上拥有(形容建筑高大华丽。

现也常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的舞台布置(3)找出文中一处语病并加以修改。

(修改时,写出经过修改的分句即可,未作修改的分句不必摘抄)(2分)有语病的句子序号:改为:1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①据《礼记》记载,这一天,官府要求青年男女必须到郊外去,“奔者不禁”,宅在家里不出门反而要受到惩罚。

②这个风俗也是春天踏青的由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