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功能检验相关知识111

肝功能检验相关知识111


2014-8-25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参考值是 8-40 U/L
2014-8-25
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其中心肌细 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血清中含量极少。谷草转氨 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当肝脏发生严重坏死或破 坏时,才能引起谷草转氨酶在血清中浓度会偏高。谷草转 氨酶偏高,肝炎患者转氨酶数值老是居高不下,反映肝细 胞炎症始终未停止,肝细胞肿胀、坏死持续存在。测定血 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疾病和观察预后。
第二节 血清酶类
(一)ALT
谷丙转氨酶 ALT(又名谷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又称 GPT )升高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现 象。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该脏器是不是 正常,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ALT 升高是肝 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常见的因素 里,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 ALT 升高,这是由于肝 脏受到破坏所造成的。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 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 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
肝圆韧带
人体的肝脏一般在1250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 工厂”,这不仅不为过,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 部分功能而已。
肝脏的功能包括: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 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
提到肝功能,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转氨酶,甚至 有人认为转氨酶就是肝功能 ,其实肝功能的种类很 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 700 余种,新的试验还 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2014-8-25
应用: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 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 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 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 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 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 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 磷酸酶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第一节 概述
肝(liver),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 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 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在医学用字上,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 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 体内累积。
下腔静脉
冠装韧带 肝右叶
肝左叶 镰状韧带 下缘 胆囊
2014-8-25
2014-8-25
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 血清中1000-3000 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 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 ALT 被世界卫 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但 它并不具器官专一性,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它的 增高。明显升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度升高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肝脓肿, 心梗、心肌炎、心衰等也可轻度升高。因此对 ALT升高的评价应密切结合临床。部分ALT升高与 脂肪肝、饮用酒精有关。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较 多。有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但容易反复,致使 一些肝脏疾病长期不能治愈,大量的肝细胞遭受 破坏。所以保护肝细胞,是保护肝脏功能的关键 所在。
肝细胞损伤
肝脏排泄功能
肝脏贮备功能 肝脏间质变化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
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 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等等
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 验
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 (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 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ol/ L为黄疸 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 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降提示蛋白 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谷草转氨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种乙肝, 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应做进一步检查, 如测乙肝两对半等,以确定谷草转氨酶高的原因,并对症 治疗。 谷草转氨酶高的情况也常会在体检中出现,很多人不解。
2014-8-25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 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 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种类很多,体内除赖氨 酸、苏氨酸中外,其余α- 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 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 转氨酶(AST)最为重要。
谷草转氨酶 AST ,又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 (GOT)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是医学临床上肝 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2014-8-25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
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 胞轻度病变时,仅 sAST 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 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 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HBV感染的肝炎和肝病时,AST随ALT较小幅度 升高,或虽幅度较大而时间短暂,可能主要是 sAST,临床意义与 ALT相同;AST增高超过ALT, 虽幅度并不太大而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主要是 mAST,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2014-8-25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这 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 偏高。 2、病理性原因 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 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 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 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3、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 4、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贫血、甲 状腺机能不全、白血病等。
第三:水果,猕猴桃、李子、杏、鲜枣、苹果、橘子等等。
第四 : 蔬菜,小白菜、金针菇、大豆、海带、西瓜、西红 柿、菠菜等等。
第五:要尽量选择用一些粗粮和清淡类食物为主。
第六:吃一些提高免疫能力的食物,花椰菜,可提高机体 免疫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豌豆富含维生素 C能修复肝细 胞、萝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 抗乙肝病毒。
谷丙转氨酶都是高于正常水平,应该去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4) 胆道疾病急性发作时,通常也会使谷丙转氨酶升高。 (5) 某些感染性疾病也能使谷丙转氨酶升高,但这些疾病的临
床表现不同,应积极的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
2014-8-25
谷丙转氨酶偏高症状
胆道疾病时,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黄 疸,临床上检查还可能伴随血胆红素升高。
2014-8-25
ALT与AST比较
ALT的特异性比AST好。
1. 当ALT>正常10倍,肯定有肝损害(如慢性乙肝)
2. 胆道疾病时ALT、AST升高,但是<正常8倍
3. AST/ALT的比值:
( 1 )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 (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 维化或肝硬化
2014-8-25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 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 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 等。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 碱性磷酸酶是磷酸酶的一种,磷酸酶的作用与激酶的作用 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 将磷酸基团加到对应底物分子上。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 有最大活力,对来源于细菌中的 ALP 来说,其最适 pH 是 8.0,而对来源于牛的ALP则是8.5。 ALP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在碱性环境中(最适Ph为10左 右)可以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磷酸单酯化合物底物。
6、胆道疾病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
谷草转氨酶偏低 谷草转氨酶偏低没有临床意义,谷丙谷草转氨酶比值在两 者都升高时才有判断肝病的病程和预后的意义。
2014-8-25
谷草转氨酶高吃什么食物 第一:菌类的食物,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例如木耳、 香菇、蘑菇等等。
第二:高蛋白的食物,加强肝细胞的修复,例如:可以吃 一些瘦牛肉、瘦猪肉、鸡肉、兔肉、蛇肉、泥鳅、虾等等。
心脏疾病时,症状为胸闷、气短、浮肿、心悸,临 床上检查伴有谷草转氨酶升高。
肝脏疾病时,症状为低热、乏力、恶心、呕吐、食 欲不振、失眠多梦、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
2014-8-25
对于谷丙转氨酶偏高的饮食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在饮食上应注意清淡且易消化饮食:远离酒、辛辣、 油炸、刺激性食物,不宜吃高脂、高糖及高胆固醇的食物, 由于转氨酶高可造成肝胆气机失调、代谢功能减弱等,因 此对肝脏刺激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不仅可加重肝脏的负担, 而且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且加重其的发展,因此说谷丙转氨 酶高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有所注意食很重要的。
2014-8-25
(三)碱性磷酸酶 ALP
碱性磷酸酶(ALP or AKP)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 其中以肝脏为最多 , 其次为肾脏,骨骼、肠、和胎盘等组 织,。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 5’磷酸基团,从而使 DNA 或 RNA 片段的 5’-P 末端转换成 5’-OH 末端。但它 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功酶。目前已发现有 AKP1 、 AKP2 、AKP3 、AKP4 、AKP5 与 AKP6 六种同功酶。其 中第 1 、 2 、 6 种均来自肝脏,第 3 种来自骨细胞,第 4 种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而第 5 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 成纤维细胞。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生长期 儿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 少量来自肝。
2014-8-25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考值范围40-150U/L
2014-8-25
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 、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高 ALP 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1 .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 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 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 转移等; (2) 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 性肝炎等; (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 全、贫血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