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参加全国年会的感想:
• 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最 大的收获不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是引发了 学生的思考,因此课不能设计的太满,要给 学生留下反思的空间。老师要有意创设思维 的碰撞点,明锐的捕捉学生思维的异动与闪 光点,不要回避学生提出的看似与教学内容 关系不大的观点,这些异质的思维才是真正 应该挖掘的精神宝贵。一堂的成功不在于预 设,而在于生成。一堂好的课必定是一堂学 生思维火花碰撞的课。
• 1、成功的历史课=大背景+小细节+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的思维碰撞 叶小 兵老师说“好课不能模仿,只能去体会感受”我对此深表认同,从教六年来也 听过好多优秀老师的课,每每心潮彭拜,但却无法复制别人的精彩。一节成功 的历史课是每位历史老师厚积薄发的展现,是真正的私人订制,可远远的静静 欣赏,却不可生搬硬套的拿来就用,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一节成功的历史课 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典型细节的感性感受,教师 个人魅力的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 • 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源于教师开阔的学术视野。我觉得每位历史教师都应当 树立大历史观,我们所教授的内容只是一个案例,一个样本,要引导学生由此 即彼,举一反三,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前世来生,只有这样才 能让学生感悟历史的不易与价值,因此大背景的创设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
• 高考结束了,我三年的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回首三年的时光,总得来讲过得 很安稳,也相当顺利,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好像自己的人生都被程序化了,每 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平凡有余,惊喜太少。我一直想试着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但 时常被一些琐事烦心,总是被时间、工作牵着鼻子往前走。我想摆脱这样的生活, 我要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自己主宰,做好计划,努力拼搏,提升品质!加 油! ------- 2012年6月29日
未来的教育将会发生剧变,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谢谢大家!感恩各位!
参加全国年会的感想:
• 典型细节的感性感受,源于对学情的科学分析。我们以往总是关注怎么教,却 很少关注学生想听什么,这是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的重要原因。从学 生生活入手,从他们的需求着眼,从他们的视角去考量历史,让他们有切身的 感受,从身边的细节去思考,去体会感悟历史的魅力与智慧,这样才能引起学 生的共鸣,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才能把历史课上出历史的味道。 • 教师个人魅力的充分展示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课 堂需要一个灵魂人物,需要一个思想的引领者,需要一个思想风暴的发动者,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是激情澎 拜的讲解,还是理性客观的分析,还是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都是魅力的体现, 都会给学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些需要教师自己的修炼,不断挖掘自己的 优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今天的你源于你三、五年前的努力,明天的你取决于你今天的努力程度。
一个没有阅读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有底蕴的课堂。 只有你尊重自己的职业,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一个有梦想的人才有奋斗的激情。老师要有梦想,因为 你面前是一群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教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你的人生可以更精彩。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3-2016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美术馆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3-2016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山东宝相寺
汶上四尚书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3-2016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的第三个三年计划(2016-2019年):从校内到校外
博物馆讲解员
成长感悟: 所有有志于维护自己尊严的老师都在寻找有底蕴的课堂。课堂的底 蕴来自于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 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 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有底蕴的课堂。只有当教 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 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学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阅 读到达那里教学就到达那里,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
回首向来萧瑟处,亦有风雨亦有晴
介休十中
王德金
个人简介


性 学 籍 职
名:王德金
别:男 历:历史专业硕士 贯: 山西省介休市 业 :高中历史教师
爱 外
好 :旅游、阅读、国学、收藏
介休十中
工作经历:2009等奖)
号 :二 哥(排行老二,经常得二
我的第一个三年规划(2009—2012年):从心高气傲到空虚寂寞
成长感悟:初登讲台的心高气傲,渐渐被日常工作的简单重复磨灭了。我迷茫过, 退却过,但内心一直在扎挣。我一方面不甘心安于现状,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 我考过公务员,外出应聘,这三年是我的内心是焦虑的,是不安分的。 •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2.9-2013.7 ):从高中校园重回大学殿堂
• 我虽然不知道老师们一肢半解的理论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何帮助,但我坚信朱的变态,王 的随和,韩的风韵,张的实在一定会令我刻骨铭心。大黃的风骚,金刚强的圆滑,黑崔的 独特,让我真正体会到了那句话的真谛:有些人一生追求的,却是有些人与生俱有的。或 许我已经经历太多离别,或许大家早已经习惯你来我往的读研日子,或许大家都已心有所 属,短暂的读研日子仅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插曲,昨日的离别再也没有了本科毕业时的伤 感和不舍。 ------- 2013年7月14日
成长感悟:一年的读研时间虽然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一扫我在高中 校园颓废的心情,我学到了不少教育学的理论,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中增长见识, 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面:沿着专业阅读、专业引领、专业写作、专业特色的道路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3-2016年):广泛阅读,提升自我
公益读经班讲座
我的第三个三年计划(2016-2019年):从线下到线上
历史组的美女们
历史网络教研共同体:341422412
我的第三个三年计பைடு நூலகம்(2016-2019年):从模仿到自主研发
成长寄语:

教师首先是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个学科老师。 每一份工作都是很艰辛的,教师只是众多普通行业中的一个。


我的第二个三年计划(2013-2016年):外出学习,确立榜所在
要敢于做一颗勇敢的鸡蛋,纠正常识的混淆 善于假设,呈现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培
养学生的思辨力、推断力
北京十一中魏勇
西安八十九中:李树全
榆次一中:董

参加全国年会的感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