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1、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和资本价格之比B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资本价格之比C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率之比D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价格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工资率之比2、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则均衡就业量(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3、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A.正向B.负向C.没有D.4、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A.向前弯曲B.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5、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6、技术进步对(A.熟练工B.非熟练工C.技工D.女工7、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 )承担。

A.企业B.工人C.政府D.社会8、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9.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A.大,陡峭B.大,平缓C.小,陡峭D.小,平缓10.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来支付。

A.企业B.员工C.政府D.11.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 )。

A.等于零B.较大C.较小D.等于12.在水平形状的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下,()A.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工资出价水平来改变劳动力供给水平B.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其劳动力需求来改变市场工资水平C.单个企业可以以低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水平雇到所需劳动力D.单个企业不可以通过工资出价水平的改变来改变劳动力供给水平13.当工资率增加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为( )。

A.减少B.不变C.增加D.不确定14.个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工资率D.利息率15.无差异曲线较为陡峭的人更加( )。

A.偏好收入B.偏好闲暇C.没有偏好D.不确定16.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小时,工资率变化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量的影响( )。

A.大B.小C.没有D.不确定17.总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比重越大,该种劳动力的自身工资弹性( )。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18.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9.与横轴平行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为( )。

A.无弹性B.无限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20.实行计时工资,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 )承担。

A.企业B.工人C.政府D.社会21.进行专门培训的成本,在形式上通常采用( )。

A.企业负担原则B.员工个人负担原则C.企业和员工双方负担原则D.社会负担原则2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往往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B.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往往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C.学历较高的劳动力流动率较低D.青年劳动力具有较低的流动率23.下列有关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论述正确的是( )A.雇主歧视模型认为:雇主的偏见越大,实际生产率越高B.统计性歧视模型认为:群体中成员的差别越大,使用群体资料作为甄别的代价越高C.资本家企图团结劳动者,是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原因之一D.垄断力量造成市场歧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把劳动力划分为几个可竞争性的集团24.工资上升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可以归结为( )A.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C.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D.替代效应和平移效应25.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年龄越大,流动的可能性越大B.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的可能性越小C.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总流动率低于体力劳动者的流动率D.迁移距离越长,迁移成本越低26.下列属于前市场歧视的是( )A.工资歧视B.就业歧视C.职业歧视D.人力资本投资歧视27.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A.正向B.负向C.没有D.28.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A.大,陡峭B.大,平缓C.小,陡峭D.29.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30.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A.企业B.员工C.政府D.31.甲的闲暇偏好大于乙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关系为(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两者相等D.无法判定32.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A.为零B.大C.小D.为单位弹性33.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

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判定34.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 )。

A.等于零B.较大C.较小D.等于135.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 )。

A.0B.1C.正无穷D.不确定36.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 )。

A.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B.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和边际效应37.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38.当工资率增加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为( )。

A.减少B.不变C.增加D.不确定39.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小时,工资率变化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量的影响( )。

A.大B.小C.没有D.不确定40.总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比重越大,该种劳动力的自身工资弹性( )。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41.总互补的两类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 )。

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确定42.工资率下降时,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需求( )。

A.增加得更少B.增加得更多C.减少得更少D.减少得更多43.一般而言,每增加一单位的闲暇所增加的效用是( )的。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44.其它生产要素供给价格弹性越大,该种劳动力的自身工资弹性( )。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45实际工资率越低,预算约束线( )。

A.越陡直B.越弯曲C.越平缓D.不变46在市场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居民家庭生产率提高,则劳动力参与率( )。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47.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大时,工资率变化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量的影响( )。

A.大B.小C.没有D.不确定48.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

A.为零B.大C.小D.为单位弹性49.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

A.正B.负C.零D.任意值50.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A.正向B.负向C.没有D.不确定51.两种劳动力间为总互补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B.负C.零D.任意值52.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小时,若工资率提高,该类劳动的工资总额()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53.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与劳动的平均产品曲线相交于平均产品曲线的()处。

A.最大值B.最小值C.中点D.零点54.雇主在利用某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用标准时,就会产生()。

A.顾客歧视B.雇员歧视C.统计性歧视D.性别歧视55.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导致需求增加B.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导致需求增加C.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两种效应方向相同D.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两种效应方向相反56.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小时,若工资率提高,该类劳动的工资总额( )。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57.短期内,其他的生产要素是不变的,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______投入。

()A.土地B.资本C.劳动D.技术58.以下属于劳动力流动的货币成本的是( )A.迁移发生的交通费用B.寻找新工作损失的收入C.精神成本D.心理压力59.根据统计性歧视模型,随着群体中成员的差别减少,使用群体资料作为甄别手段的代价将会( )A.降低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60.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A.供给的增加B.供给的下降C.需求的增加D.需求的下降6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A.工资率B.生产技术C.货币资本规模D.企业的性质6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A.劳动供给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C.劳动需求增加D.劳动需求减少63.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64.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销人力资本存量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65.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D.培训教材费用66.下列选项中,属于延期支付方式的是()A.带薪休假B.免费工作午餐C.折价优惠商品D.失业保险67.ES>1是表示劳动力供给弹性如何?( )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68.长期劳动力需求调整与短期相比幅度更大,是因为下列哪个效应也开始起作用?( )A.规模效应B.收入效应C.替代效应D.外在化效应6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个人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 )A.学费B.由于上学而放弃的收入C.超出不上学时的部分生活费用D.书籍费70.下列哪个选项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A.劳动力本身所具有的技巧能被许多企业利用B.铁路机车司机C.石油工人D.整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的一些行业7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延期支付?( )A.小时工资B.养老金C.住房D.免费午餐7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造成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因素?( )A.种族B.性别C.民族传统D.劳动技能73.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如果一种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将引起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称这两种劳动力为总替代B.如果一种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将引起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称这两种劳动力为总互补C.如果交叉弹性值为正,二者之间为总替代关系D.如果交叉弹性值为正,二者之间为总互补关系74.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实际工资=货币工资B.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C.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指数D.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75.劳动力供给的含义是指( )A.在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B.在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政府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总时间C.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D.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劳动人口的总和76.反映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是( )A.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弹性B.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C.劳动力供给的自身工资弹性D.劳动力供给的交叉弹性77.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可以表述为( )A.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B.增加一单位劳动资料投入所增加的产品价值C.平均每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品收益D.劳动的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78.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该类劳动力需求的增加B.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下降C.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值为正值D.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值为负值79.下列关于人力资本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人力资本是寄寓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B.人本身就是人力资本C.人力资本具有不可积累性D.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不具有风险性80.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A.劳动质量的差别B.劳动数量的差别C.恶劣的劳动条件及伤害危险D.劳动效率的差别81.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其员工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 )A.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价值B.一定时间内合格劳动产品的数量C.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质量D.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生产成本8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说法是()A.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减少B.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增加C.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减少D.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增加8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