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一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命题人:娄金昌审阅:李昭萍本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将试题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Ι卷(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胡同.(tong)症.结(zhâng)翘.首(qiáo)前仆后继B.擘.画(bò)上.声(shǎng)差.生(chà)为虎作伥C.歃.血(shà)奴婢.(bì)粗犷.(kuàng)拣级而上D.蛊.惑(ɡǔ)隽.永(juàn)恣.肆(cì)权顷一时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全体人民,对于广大的农村贫民,孩子上学不花钱,是生活中的一件意义及其重大的事情。
我们的政府很清楚,让所有孩子上学不花钱,老百姓不再像现在这样没有文化,不再完全没有文化。
A.尤其只有才能至少 B.尤其如果就甚至C.特别如果就甚至 D.特别只有才能至少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关部门指出,非法开采导致的一起起耸人听闻....的生产安全事故,使中国的采矿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生产行业。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正在市场上火暴销售的这些羽绒服质量良.莠不齐...。
D.今年原油价格高涨的事实说明,以往的石油危机,首先打击的是西方工业国家,但下一次石油危机,中国可能首当其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历史证明,无论西方或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各地中小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C.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压力。
D.中央电视台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为了扩大观众的参与面,地震灾区的几个代表来到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现在“3G通信”快要成为人们嘴上的口头禅了,那么到底什么是3G通信呢?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在语音通话的基础上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第三代数字通信与前两代相比,主要区别是第三代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得到了提升,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实现3G提供的这些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信联盟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该标准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
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范以及物管组织与通信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
国际电信联盟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W-CDMA(宽频分码多重存取)、CDMA2000(多载波分复用扩频调制)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其中W-CDMA标准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该系统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进行使用,这一点对于通信系统提供商而言是颇具吸引力的,因为它可以较容易地实现由2G向3G的过度。
该标准的主要支持者有欧洲、日本和韩国。
去年底,美国的AT&T移动业务分公司也宣布选取W-CDMA为自己的第三代业务平台。
CDMA2000系统主要是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的,它的建设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韩国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
TD-SCDMA标准是由中国率先提出的,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
完成了TD-SCDMA标准,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
通过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激烈竞争,中国提出的TD-SCDMA现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
3G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和此前的手机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呼这类新的移动通信产品为“个人通信终端”。
即使是对通信业最外行的人,也可从外形上轻易地判断出一台手机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机都有一个超大的彩色显示屏,往往还是触摸式的。
3G手机除了能完成高质量的日常通信外,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
用户可以在3G手机的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并将其传送给另一个手机,而所需时间可能不到一秒。
当然,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送给一台电脑,或从电脑中下载某些信息;用户可以用3G手机直接上网,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将有不少型号的3G手机自带摄像头,这将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电脑会议,甚至使数字相机成为一种“多余”的设备。
3G通信是移动通信市场经历了第一代模拟技术的移动通信业务的引入,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中被引入日程的。
在当今Internet数据业务不断升温、固定接入速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3G移动通信系统也越来越受到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普通用户的关注。
(选自《教师博览》,有改动)5.下列关于“3G通信”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3G通信”的意思是第三代数字通信,其中“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
B.“3G通信”能为人们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C.和前两代数字手机相比,“3G通信”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更快,也更安全。
D.“3G通信”必须依赖于无线网络,而且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3G手机”优点的一项是A.日常通信质量高,而且能进行多媒体通信。
B.能在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使用方便。
C.可以直接上网,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
D.可以从电脑中下载某些信息,速度快。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室内速率将受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用户可用速率并不能达到相关标准2Mbps。
B.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的W-CDMA系统能够在现有的GSM网络上使用,这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可能占据一定的优势。
C.完成TD-SCDMA标准是中国在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它使我国跻身于世界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之列,将对我国通信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D.随着当今Internet数据业务的升温以及固定接入速率的提升,3G移动通信系统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可能给运营商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②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
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灵牌。
②虞、夏:虞舜、夏朝。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与.:帮助B、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厌.:厌恶C、余甚惑.焉惑.:疑惑D、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徂.:通“殂”,死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伯夷、叔齐“义”的一组是①孤竹君欲立叔齐,及卒,叔齐让伯夷。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③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④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⑤(伯夷、叔齐)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④⑤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继帝位互让,不食周粟,崇尚神农、虞、夏都是“义”的思想表现。
B、作者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赞扬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C、作者以“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作类比,为伯夷、叔齐持义而饿死鸣不平。
D、本文“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竟以寿终”,与《窦娥冤》中“却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对“跖”的态度一致。
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前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5分)译文:(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分)译文: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己亥岁感事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补写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