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ppt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他的诗歌突 现了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而不是一些文人墨 客的浅斟低唱,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应把握住 感情的脉络。
课文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 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 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 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 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思想家,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 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 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 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 文集》里。他既是中国 革命的领袖,又是充满 革命激情的诗人。他在 书法上达到了人书俱老、 古朴凝重的艺术高度。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 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 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 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 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 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做,叫做"填词"。
体 描 动静结合
实
写
写
欲与天公试比高。
生机勃勃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展 开 想 象
先实后虚 意境壮丽
虚 写
上阕表现了什么?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12..下“ “阕惜惜写””什中中么带含?批褒::议批肯论定评历他他史们们人都短物是于,中文歌华治颂豪。当杰今。英雄。 2、3.如“何惜写”?中露信:自信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
课堂讨论
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它们又分哪几层? 上阕的写景,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 上阕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下阕中,“惜”字领起哪些内容? “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主旨句是哪一句?
板书设计
冰封 雪飘 (总写)
描 写
上阕:江山多娇
长城 山舞
大河 (实写) 原驰
朗读感悟
女领 男领 齐
女
男
女
男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千里冰封——,(拉长) 万 里 雪 飘。↗(高昂)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女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慢)
齐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独钓寒江雪。” 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终南阴岭秀,雪尽马蹄
轻。” 卢纶《塞下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郊,雨雪纷纷连
大漠。”
毛泽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 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这是作为一个革命 领袖的名字为大家所熟悉的。其实,毛泽东不仅是 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他的诗词造诣,也达到了 炉火纯青的地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词《沁 园春·雪》。
豪 迈
、 议
晴日 妖娆 (虚写)
论
、 抒
秦皇பைடு நூலகம்汉武 略输
情 下阕:评古论今 唐宗 宋祖 稍逊 惜
成吉思汗 只识
数 风流人物 激情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
2词的上阕如何描写?
北国风光,
总
千里冰封,
写
雄伟壮阔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具 形象鲜明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词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长调(90字 上)。《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 调。共114字。 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 与内容无关。“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东汉明帝 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 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词牌后面可以有 题目,也可以没有题目。这首词,“雪”是题目, 内容与“沁园春”词牌无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09语文教育 田玉洪
导语设计
古今往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
雪,大家能背几句吗? “北风巻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男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女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男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齐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领 俱 往矣——,(慢,拉长) 齐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看 今 朝!(一字一顿)
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理解诗歌的意象,由此 把握住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 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意象, 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能动地反映的产物,是 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的有机结合,是审美主 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 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主题思想
全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 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 立新中国而奋斗。
写法特点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2、语言形象、精警、优美。
词常识介绍
词是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称长短句。一首词 的句子、字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可以 唱,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名称叫 词牌,如:《浣溪沙》《水调歌头》《如梦令》等。 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题目,写在词牌后面。词 一般分为上下阕,上阕一般写景,下阕多为抒情。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 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红军准备渡河 东征,2月初,毛泽东在黄河边视察地形时,眺望 祖国壮丽的河山,展望革命灿烂前景,激情满怀, 写下此词。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 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其间柳 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 发表在 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