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单科) Word版含答案一、下列各提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
哲学的智慧源于A.人类的大脑B.人们的生理状况C .人类的意识 D.人类的实践活动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下列与王阳明这首诗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气者,理之依也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天地合而万物生3.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在年轻时期曾接连遭遇人生挫折与打击,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这是因为A.哲学是一门极为玄妙的科学B.凡学习哲学都必然智慧C .哲学能指导人们改造物质世界 D.哲学能使人觉醒和领悟人生5.“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这是说A.要读无用的书B.学而不思则罔C .知识是学不完的 D.经验不可能有间接的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能找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回答7、8题。
7.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
”这是强调实践活动的A.物质性B.能动性 C .社会性 D.主观性8.在研制抗疟药的过程中,屠呦呦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又创造性地改变了青蒿中有效物质的提取方法,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这表明①科学实验是创造规律的动力②基于实践活动一定能获得科学认识③对抗疟药的研制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人们能认识规律并加以利用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9.周恩来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因为真理是A.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B.客观对象对于人的意义C .客观世界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0.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下列古语中,与此句反映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①能亲仁,无限好②蓬生麻中,不扶自直③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读右图,德国政府在国家层面推出工业4.0战略。
回答11、12题。
11.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根本原因在于A.联系B.创新C.运动D.质变12.从图中可知,工业4.0时代将比以往更加重视A.部分组成整体B.系统优化C.意志的决定性D.调整生产关系13.“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
”这句话警示我们A.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C.要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旧事物比新事物的生命力强大14.人类学家顿巴研究人际互动数十年,他因“顿巴数”而闻名学界。
“顿巴数”试图揭示的是朋友圈的范围:一个人的朋友圈平均是150人,超过150人的朋友圈往往太复杂而难以驾驭。
当我们把“朋友圈“扩至三四百人时,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
这个定律体现了A.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不应该代替旧事物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回答15、16题。
15.画中所绘是当时的社会实录,这集中反映了A.宋朝时期的社会存在B.物质世界的进化过程C.精英人物创造了历史D.中外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翰墨、鉴赏书法,是至美之事。
回答17—19题。
17.如果把研究鉴赏中国书法比作“剥洋葱”,那么随着一层一层的洋葱被剥离开来,你会发现裹在最里面的“葱心”——书法哲学。
这个“葱心”隐而不露却最有生机。
这种书法哲学A.人人都有,可能自发形成 B.是“科学之科学”C.产生于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之前D.是对书法艺术的抽象与概括18.辩证法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从谋篇设局起笔开始,到落款署名盖上印章,应该是奔放与收敛、狂热与冷静的结合。
从中可见,书法艺术遵循的辩证法规律师A.主观符合客观B.实践第一C.对立统一D.永恒发展19.“变”是书法的生命。
书法固然要坚守传统高地,但是“山高人为峰”,书法不可能死守古人的高地而裹足不前。
这启示我们①书法创作应追求绝对真理②书法创作应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③书法创作应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④书法创作应发挥劳动群众的决定性作用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0.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
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
我们之所以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派生的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人的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行动的成败21.读右图。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制定这样的法律规定是为了使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B.生产力冲破生产关系的桎梏C.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促进生产力发展“在政府中掌权的人,容易自以为非常聪明,并且常常对自己所想象的政治计划的那种虚构的完美迷恋不已……他似乎认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副棋盘中的各个棋子那样非常容易地摆布诺大一个社会中的各个成员。
”回答22、23题。
22.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行动原则,这表明A.人们对未来前景无法假设B.社会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C.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D.社会成员的活动具有个性23.实际上,掌权者的这盘棋可能“下得很艰苦”,因为①主观意愿的实现受制于社会现实条件②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没有人能够做到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④社会运行是所有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5.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我们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衣衫可以褴褛,但我们的灵魂不能卑微。
因此,无论何时都要A.怀有理想和信仰B.用人类精神支配物质世界C.做脱离外部世界的精神贵族D.享受个体的自由和放纵第二部分(共50分)二、填空题(请在横线上作答。
本大题共4小题7个空,每空2分,共14分)26.读右图。
这是仅用三个英文字母做出的广告设计。
人类能做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来,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寻找液态水是人类探寻外太空生命的第一步。
近年探测器在火星上检测到了高氯酸盐的存在,这是液态水存在的有力证据。
(1)用探测器在火星上检测高氯酸盐的存在属于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2)外太空生命必须依赖水吗?有科学家肯定,也有科学家质疑。
“外太空生命必须依赖水”假说的证实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正确反映现实世界,我们用哲学语言表达,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8.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生产所共有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任何一种生产,只要它还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决定于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表明,规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要实现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应该认识到脱贫攻坚的前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道路又是__________,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31.我国每年近2.4亿人次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使旅游业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明、增进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但频频曝光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不仅干扰正常的旅游秩序,更对文明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国家旅游局开展“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大家定”征集活动。
请你提出1条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内容,然后用1条哲学方法论加以说明。
(6分)32.辩论通常指双方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辩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辩论双方的主要任务时开篇立论、简明扼要地阐明本方观点。
以“成大事者必拘小节”(正方)VS“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反方)为辩题,任选正方或反方,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撰写一辩的辩词。
(6分,如正反方都回答,按正方答案计分)33.“十三五”首都市民最期待的问题是什么?北京市普通百姓提出许多高招儿:一卡通功能覆盖日常生活缴费、在更多的地铁站外建设P+R停车场、减少医院交费窗口排队现象、区级以上图书馆增加适合青少年借阅的藏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的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听取市民的真知灼见。
(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34.材料一:“今天你刷屏了吗?”微信朋友圈可能是有些同学每天的“必修课”。
下面是一些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内容。
(1)你可能转发或点赞哪1项内容?请说明你做出这种判断和选择的哲学理由。
(6分)材料二: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对微信阅读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家长:微信带来的碎片式、跳跃式阅读,会“冲击”人们对纸质书的阅读,应该以纸质阅读为主。
●学生:在网络时代,微信阅读至少不会被时代“OUT”,它给我们带来美好时光。
●专家:应该加快研究人们的阅读心理。
在阅读载体改变的情况下,关键在于引导人们进行一些有益的阅读。
(2)请你从认识论或哲学其他角度,评论上述意见。
(分析一方、两方或三方的观点均可)(6分)B卷【必修模块4】满分20分35. xx年是毛泽东发表《愚公移山》70周年。
愚公移山故事的流传,得益于毛泽东1945年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的这篇讲话。
从史料看,毛泽东1938年就开始不断地讲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