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罗县基本情况

平罗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平罗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黄河青铜峡灌区下游,东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以贺兰山分水岭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相连;南邻贺兰县;北和石嘴山市大武口、惠农区相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7′42″至106°58′2″,北纬38°36′18″至39°5′13″之间。

东西最宽约84.5公里,南北最长55公里。

平罗县隶属石嘴山市,全县共辖13乡镇、141个行政村,现有人口29.2万人,占石嘴山市总人口71.62万人的39.22%;土地总面积312.92万亩,占石嘴山市土地总面积617.1万亩的50.71%。

人均土地面积10.99亩,高于石嘴山市人均土地8.5亩的水平,低于全区人均土地13.26亩的水平和全国人均土地11.12亩的水平。

2 地形地貌平罗县地处宁夏黄河冲积平原下部,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自西向东大体分为贺兰山山地、山麓洪积扇地、西大滩碟形洼地、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河漫滩地和鄂尔多斯台地六大地貌单元。

贺兰山山地和山麓洪积扇地总面积321.2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4%,其山地是平罗引黄灌区的天然屏障。

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河漫滩地和西大滩碟形洼地总面积1589.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6.2%。

其中黄河以西地区1193.4平方公里,黄河以东地区396.5平方公里,是本县主要农业地区。

鄂尔多斯台地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4%,占河东地区土地面积的30.62%。

3 农业自然资源3.1 气候资源平罗县属明显的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旱多风沙,天气升温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日照充足、温差大,蒸发强烈。

3.1.1 日照及太阳辐射平罗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7.9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时段是5—6月,最少的时段是12月—2月。

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很明显,夏季高,冬季低。

3.1.2 温度及热量平罗县年平均气温为9.0ºC,年平均气温大于10度的积温为3223.6度。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0ºC,年最低平均气温为2.8º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ºC,出现在1999年7月2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8.2ºC,出现在1971年1月29日。

表1—1 平罗县历年各月平均气温单位:ºC历年平均霜期为194.6天,无霜期为171天,初(秋)霜期最早开始日期为9月15日,最晚开始日期为10月16日;终(春)霜期最早结束日期为3月13日,最晚结束日期为5月17日。

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

3.1.3 降水与蒸发3.1.3.1 降水量平罗县平均年降水量175.1毫米,一年之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的4%左右。

3—5月降水也比较少,多数年份以干旱少雨为主,容易发生春旱(见表1—2)。

表1-2 平罗县1971—2005年各月平均降水量、一日最大降水量单位:毫米3.1.3.2蒸发量平罗县平均年蒸发量为1709.0毫米,蒸发量最多的月份是5月,最多时段是4—8月份,均在200毫米以上;最少月份是12月到次年的1月。

由于本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受季节影响较大,蒸发量随气温升高年呈明显的递增趋势。

蒸发量是降水量的9.8倍。

见表1-3 表1-3 平罗县1971年—2005年各月平均蒸发量单位:毫米3.1.4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害本县农作物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霜冻、冰雹、暴雨、山洪、病虫,轻者减产,重者无收。

大风:本县境内大于或等于17.0米/秒的大风天气,年平均13.8天,尤其是贺兰山脉开口处,群众称“风口”的地方,常有大风出现,多在3-5月份出现,以4月份为最多,风力一般7级左右,春季八级以上大风天气一般为2-7天。

大风来临,风沙弥漫,埋没农田。

霜冻:由于早晚霜冻的影响,限制了光热条件的充分利用,也限制了晚熟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和复种面积的扩大。

霜冻危害以秋霜冻为主,主要危害复种的糜子、谷子、荞麦和豆类,有的年份也危害玉米、水稻、高粱、蔬菜等。

冰雹:冰雹虽然不是普遍的灾害,但是它却是局部地区毁灭性的灾害。

最早在3月中旬出现(1963年),最迟在10月初结束(1968年),一般7月和9月多见。

暴雨山洪:一日降水量≥50毫米者,一般称暴雨。

平罗县因山洪引起山洪泛滥,时常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黄梅季节,黄河汛期,一遇暴雨或连阴雨,加剧排水困难,水位抬高,盐碱上升,农作物生长受损。

3.2 水资源平罗县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称,黄河沿东边以南北方向横穿我县,流经我县通伏、渠口、灵沙、头闸镇、陶乐镇,红崖子、高仁镇等7个乡镇。

全长60公里。

境内芦苇湖泊较多,主要分布在崇岗镇和城关镇、渠口乡、通伏乡等乡镇。

湖泊水面为22806亩,苇地面积为5869亩,宁夏5A级旅游景点沙湖位于平罗姚伏镇。

平罗县地下水埋深较高,一般为1.5米左右。

春季较深,多为1.8米左右,夏季较浅,多为1.2米左右。

3.3 生物资源平罗县生物资源丰富。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油料作物主要有马铃薯、胡麻、向日葵、枸杞等作物,蔬菜品种有西红柿、茄子、辣椒、土豆、韭菜、茭瓜、黄瓜、甘蓝、梅豆、大蒜、白葱、沙芥等12个品种,林木品种有槐、柳、杨树、白蜡等8 种,干鲜果品主要有苹果、桃、李、梨、枣等7种;畜禽、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亦十分丰富。

第二节农业生产情况1 农业生产发展概况1.1 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状况2004年平罗县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将平罗县和陶乐县进行了合乡并镇,陶乐县原有6个乡镇,包括陶乐镇、红崖子乡、高仁乡、六顷地乡、马太沟乡等。

合乡并镇后成为平罗县陶乐镇、平罗县高仁乡和平罗县红崖子乡三个乡镇。

平罗县原有17个乡镇,合并为10个乡镇,其中原惠北乡和黄渠桥镇合并为现在的黄渠桥镇,原来的六中乡和渠口乡合并为现在的渠口乡,原来的周城和姚伏镇合并为现在的姚伏镇,原来的前进乡和城关镇合并为现在的城关镇,原来的夏庙乡和崇岗镇合并为现在的崇岗镇,原来二闸乡一部分村合并到头闸镇成为现在到头闸镇,一部分合并到高庄乡成为现在的高庄乡,现平罗县共有乡镇13个(城关镇、黄渠桥镇、宝丰、崇岗镇、头闸镇、姚伏镇、陶乐镇、高庄乡、渠口乡、灵沙乡、通伏乡高仁乡、红崖子乡)包含141个村民委员会,从2001年到2008年随着城市化加快,农业人口逐年减少。

2008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人口有212150人,总户数57320户,农村劳动力有132481人,占总人口62%,农业总产值154544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年/人。

较合乡并镇前的2005年增加了1364.33元/年/人,增加了37.5%。

(见表1- 4)。

表1—4 平罗县“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农业主要经济指标1.2 平罗县种植业生产发展状况1.2.1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2008农作物种植面积97.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76.08万亩,农作物总产32.34万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22.4万亩,全县小麦总产量7.3万吨。

水稻面积17.09万亩,总产8.47万吨,玉米面积36.6 万亩,总产量17.3万吨,(详表1—5)。

1.2.2 各类经济作物生产情况200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7万亩,其中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18906.6亩,占全县经济作物面积的34.0%,平均亩产值1420.6元,累计生产总值16891.9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26.8%,主要品种包括:西红柿、茄子、辣椒、土豆、韭菜、茭瓜、黄瓜、甘蓝、梅豆、大蒜、白葱、沙芥12个品种。

瓜类种植面积9632.5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2.7%,平均亩产值1633.3元,总产值1573.3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2.5%。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1108亩,平均亩产值608.6元,总产值6153.1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9.8%。

蔬菜套种种植面积3142亩,总产值562.2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0.9%。

脱水蔬菜种植面积29860.7亩,平均亩产值1144元,总产值3415.9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5.4%。

脱水菜品种主要有甜椒、番茄、芹菜、菠菜、梅豆、韭葱、胡萝卜、大头葱、甘蓝、长葱等品种。

蔬菜繁种种植面积58610亩,平均亩产值1154.6元,总产值6767.2万元。

占全县经济作物总产值的10.7%。

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841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3.7%,总产值1527.7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2.4%。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5800亩,平均亩产8500公斤,亩产值16500元,总产值26070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41.4%。

近几年,黄河流经我县水量大幅减少,为了稳定我县农业生产,县委政府提出了节水减排的号召,并对平罗县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

逐步减少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玉米种植面积。

从《平罗年鉴》可看出,2001年-2008年平罗县小麦种植面积在逐步减少,2008年小麦种植面积比2001年减少了61215亩,减少了21.4%。

2001年-2008年玉米面积在逐步增加,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124740亩,增加了51.6%。

2008年水稻种植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55305亩,增加了47.8%,主要原因是我县推广了水稻旱直播新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水稻的用水量。

另一方面县委积极鼓励农民加大种植油料、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

2001年-2008年平罗县油料作物和蔬菜瓜果类的面积增长较快,2008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21000亩。

增加了80.5%。

从表1—6可以看出,2001年-2008年,我县粮食产量呈稳步增加趋势,不论是总产还是单产都在稳步上升。

2008年小麦、向日葵的总产和单产都达到历史最高,其中,小麦亩产达到327.3公斤,与2001年的318.8公斤比较增加了2.67%;水稻亩产达到495.3公斤,与2001年的481.4公斤比较增加了2.89%;向日葵亩产达到301公斤,与2001年的138.7公斤比较增加了117%。

2007年玉米最高亩产高达483公斤,与2001年的400.4公斤比较增加了20%。

表1—5 平罗县“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农作物播种面积表1—6 平罗县“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农作物产量1.3 化肥施用情况从平罗县化肥施用量统计表可以看出(表1—7),随着我县耕地面积的增加,化肥使用量也在进一步增加,2008年耕地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358995亩,增加了77.6%,化肥使用量从2001年的95290吨增加到2008年的105592吨,增加了10302吨,增10.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