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按电离 H+ 数 酸 按电离 程 度
二元酸 多元酸
强酸 弱酸
HCl、HNO3、H2SO4
HF、CH3COOH、H2CO3、H2SiO3 HNO3、H2SO4(浓)、HClO
按酸根 氧化性
按沸点
氧化性酸
非氧化性酸 HCl、H2SO4(稀)、H3PO4 高沸点酸 H2SO4、H3PO4 低沸点酸 HCl、HNO3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 其中“强水”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 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 “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B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点一
一、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定义:
(一)元素
(1)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不同 原子之间的互称) 自然界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C、H、O、Cl) 天然存在的元素里,各种同位素所占原子个数比(丰度) 为一定值。 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乘以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之和。 M=M1· a1%+M2· a2%+......+Mn· an% 辨析:四“同”的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上 如铁、铜、镍、锡、铅)
金属
单 质
非金属
含量分类
常见金属 Fe、Al、Cu
稀有金属 Zr 、Nb 、Mo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 均为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单质
化合物
氢 化 物 气态氢化物
一般为气态,共价化合物,H为+1价,非 金属显最低价;如HCl、H2S、NH3等
NaCl、Na2CO3、CuSO4 NaHSO4、NaHCO3、Na2HPO4、NaHSO3
酸式盐 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 盐
碱式盐 Cu2(OH)2CO3、Mg(OH)Cl +)和 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 NH 4 复盐 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KAl(SO4)2 络盐: Ag(NH3)2OH
3、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例.H、D、T、H+可以用来表示 (D)
A.四种不同元素
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D.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C.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
H(氕)、D(氘)、T(氚)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二)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一)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 (如16 8O、17 8O、18 8O 为同一种元素) 原子——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共同决定 [如1 1H、 2 1H(D) 、 3 H(T) 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1 分子——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定(如O2、 O3,H2O、H2O2,CH3COOH、HCOOCH3均为 不同分子) 离子——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如MnO4-, MnO42-为不同离子)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如:CO2、SO2、Mn2O7;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如:k2O、MgO、CaO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按含氧 与 否 无氧酸 HCl、HBr、HF
含氧酸
一元酸
H2SO4、HNO3、HClO4
HCl、HNO3、CH3COOH H2SO4、H2SO3 H3PO4
(1)分子的定义: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酸酐(除SiO2) :SO2、SO3、CO2、P2O5、N2O5、Cl2O7 等 ④酸类:HClO、H2SO3、H2SO4、HClO4、H3PO4、H2SiO3、H2CO3等 ⑤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 等 ⑥其他:N2O、N2O4、CO、H2O2、NO、AlCl3等
2 2 4
⑮CuSO 4·5H 2O ⑱液氯
⑯KAl(SO 4)2·12H 2O C .①⑧⑨⑪⑮⑯⑱
考点一
⑰聚氯乙烯
A.②③④⑥ B.⑦⑩⑫⑬⑭⑮⑯ 结晶水合物、复盐均为纯净物。 D.①④⑧⑨⑪⑫⑰⑱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一、分散系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溶液、悬(乳)浊液、胶体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 的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 化学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 例题1: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分子组成 的是( B ) A. SiO2、NaCl、H2O2、Mg B. P4、CS2、H2SO4、C6H6 C. SiC、CaCl2、Fe、CH3COONH4 D. C、Al2O3、Ar、I2
1、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 ~100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胶体的分类:
胶粒由许多小分子聚积而成
Fe(OH)3 AgI胶体
化合物的其他分类
共价化合物 按结构 离子化合物 化 合 物 一定含有离子键; 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电解质 酸、碱、大多数盐和金属氧化物 按电离 与 否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无机化合物
按含碳 与 否
有机化合物
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酸的几个不一定:
1.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CuSO4+H2S=CuS↓+H2SO4; H3PO4(浓)+NaNO3=NaH2PO4+HNO3↑ 2.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
如氧化性:HClO>HClO4 3.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 4.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 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 是 5.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
②原子团与分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例:
NH3 微粒 (分子) NH4+ NH2- -NH2 (原子团) (阳离子) (阴离子)
H N H H [H N H] H H N H]—
电子 式
H H N H

[
2.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③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和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H2、X2、O2、O3、P4、S 等。 ②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X、H2S、H2O、 NH3、PH3 等。
5.下列化学用语或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 B.HCl的电子式: C.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 D.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 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 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阳离子:Na+、NH4+、 [Ag(NH3)2]+, 阴离子:Cl-、SO42-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离子晶体)
NaCl CsCl NaOH
(4)主要离子化合物: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和类盐 (活泼金属氢化物NaH,活泼金属氮化物Mg3N2)如NaOH、Na2O 、 Na2O2 、NaCl
2、元素含量:
地壳中前五位元素的质量分数,O﹥Si ﹥ Al ﹥ Fe ﹥ Ca
四“同”的比较
同位素
相同点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质子数
中子数 原子
不同 近相同
H、D、T
元素
组成和结构 单质
不同 相似
结构相似
分子组成 有机物
不同 相似
分子式
分子结构 有机物
不同 相似 / 不同
不同点 对象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原子、分子、离子: 1.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原子晶体) :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石墨(混合型晶体)
②稀有气体(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应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属金属晶体) (3)原子团 ①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 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
题组训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组成是水分子; ①冰水混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