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构成的。
(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 的纯净物。
化合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二、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概述: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_______ 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3.物质的分类: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4.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三、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分类标准:根据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共有三种类型(见下图):根据分类标准在数轴上填写分散系名称。
2.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___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划分⎩⎨⎧①:如AgI 胶体②:如烟水晶③:如烟、雾、云按分散系颗粒的情况划分:(3) 胶体的性质①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________和________。
②电泳:在________的作用下,胶体微粒作________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________带电荷。
利用电泳可进行工厂除尘。
③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盐卤点豆腐都是胶体聚沉现象。
胶体聚沉的条件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 __________。
(4)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胶粒半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半径较小可透过半透膜,可以用 渗析的方法对胶体进行提纯 四、三类分散系的比较五、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化学中的分类思想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许多人因此而感到化学难学,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不好化学。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化学规律,没建立良好的学科思想,因此也就感到难学,只要方法得当,定能事半功倍。
1.物质的交叉分类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 2SO 4、Na 2CO 3、NaCl 、K 2SO 4、K 2CO 3、KCl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2.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两种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如:酒精挥发(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如:铁生锈、光合作用等。
化学变化中常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固体或沉淀。
(2)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________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__________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按反应中 分为⎩⎪⎨⎪⎧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 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探讨总结如下问题: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典例导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D.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听课记录:二、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1.将含1 mol FeCl3饱和液滴入沸水中,使其完全水解,所得胶体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吗?2.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内容:典例导悟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nm~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能透过滤纸C.不能透过滤纸D.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听课记录:变式演练1(2013·淄博模拟)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加热时二者均能稳定存在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变式演练2(2013·陕西渭南临渭高三一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D.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题组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2013·上海,5改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酸酐一定是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2013·北京理综,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3.(2013·广东,13)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4.(2008·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5.(2008·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题组二胶体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2013·福建理综-8C)(2)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2013·重庆理综-8B)(3)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2013·广东-5①)(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2013·广东理基-28C)(5)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2013·全国理综Ⅱ-7A)题组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2.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
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碱石灰D.生石灰3.(2013·汕头模拟)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物质间的转化4.(2013·南通高三联考)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分子数目B. 元素种类C.物质的总质量D.物质的种类5.(2013·海南万宁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6.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O”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可逆反应D.置换反应题组三胶体、分散系7.(2013·全国Ⅱ理综,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8.(2013·合肥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9 m~1×10-7 m之间B.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液体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形成的9.热水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2-3+O2+x OH-===Fe3O4+S4O2-6+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B.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Fe3O4不能透过滤纸C.每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D.,反应物OH-的化学计量数x=2题组四实验探究10.(2013·盐城模拟)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