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病学课件 05眼表疾病

眼病学课件 05眼表疾病


二、眼表疾病
ocular surface disease, OSD
眼表疾病的概念
狭义:仅指角、结 膜上皮的疾病
广义:包括角结膜 浅层疾病和可导致 泪膜功能异常的疾 病,或称为“眼表 泪液疾病”
眼表疾病的类型
角、结膜上皮病变 角结膜上皮的角化和鳞状上皮化生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损伤造成的 基质微环境异常导致的
生物生长。 4. 提供角膜所需的营养物质。
眼Hale Waihona Puke 上皮与泪膜的关系眼表上皮被稳定的泪膜保护;眼表上皮 参与稳定泪膜的形成
严重的泪膜不稳定可引起角、结膜上皮 的角化和鳞状上皮化生;眼表上皮的病 变可引起泪膜的异常——干眼症
眼表上皮层和泪膜任何一方的异常改变, 都将引起角结膜上皮或泪膜的病变,即 发生眼表疾病
结膜上皮
来源于结膜干细胞 (可能位于结膜穹窿 部或睑缘的皮肤黏膜 结合处)
干细胞(stem cells,SC) 是寿命长且具有强大的细胞分裂潜力的细胞, 自行繁衍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更新。
泪膜
tear film
泪膜是通过眼睑的 瞬目运动,将泪液 涂布在眼表形成的 7~10微米厚的超薄 层。从外向内分别 是:
(四)诊 断
尚无统一标准 依据:A 症状
B 泪液分泌不足和泪膜不稳定 C 眼表上皮细胞的损害 D 泪液的渗透压增高
检查方法
泪液分泌试验
– 正常值:10~15mm – 小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 测试主、副泪腺的分泌功能
泪膜破裂时间(BUT)
–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荧光素染色
–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
干眼症
LASIK术后1个月 角膜弥漫细点状染色
角膜瓣区域为主
诊断标准
1,主观症状(必需):干燥感、异物感、疲劳感、不适感 2,泪膜不稳定(必需):BUT 3,泪液分泌减少:泪河高度、Schirmer试验 4,眼表面损害(加强诊断):FL染色、虎红染色、 Lissamine Green 染色 5,泪液渗透压增加或乳铁蛋白减少(加强诊断)
– 脂质层
– 水样层
– 粘蛋白层
泪膜的构成
1. 脂质层:由睑板腺、 Zeis腺分泌
2. 水样层:由泪腺、副 泪腺分泌
3. 粘蛋白层:由结膜杯 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 结膜非杯状细胞和角 膜上皮细胞表达的跨 膜蛋白构成
泪膜的功能
1. 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 光滑。
2. 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 3. 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分抑制微
应用药物减轻炎症和抑制排斥反应 改善干眼症状
三、干眼症
dye eye syndrome
(一)概 述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指任何原 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 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 引起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干眼症的诊治现状
①诊断标准不统一 ②尚未确定一些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检查方
素A
2、蒸发过强型干眼症
1. 睑缘部物理清洁:热敷、按摩、擦洗等 2. 口服抗生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3. 局部用药:抗生素滴眼液、激素类滴眼
液,人工泪液 4. 治疗脂溢性皮炎
3、视屏终端性(VDT) 眼病的干眼症
——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
1. 预防为主 2. 保持正确姿势 3. 屈光不正者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4. 出现干眼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
眼表疾病
一、眼表与泪膜
ocular surface & tear film
眼表
ocular surface
眼表是指参与维持眼球表 面健康的防护体系中的所 有外眼附属器
在解剖意义上,眼表包括 上、下睑缘间的全部黏膜 上皮
在组织学上,这一上皮层 由角膜和结膜构成
眼表上皮的来源
角膜上皮
来源于角膜缘干细胞 (位于角膜缘基底细 胞层)
VDT引起的干眼症
870眼 42.4%
704眼 34.3%
干眼的临床特征分析 姚玉峰教授
因全身或局部明确的原发疾病
破坏分泌泪液的组织 泪膜部分或完全缺如 角膜缘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
角膜上皮结膜化 新生血管化
预后很差
(三)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多样 2、最常见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 3、其他表现:烧灼感、畏光、痒感、红痛、
视物模糊、视物易疲劳、粘丝状分泌物 等
2、临床分类
A 泪液生成不足型: 泪腺疾病 B 蒸发过强型: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的分类
按临床特征干眼分为干眼 症和干眼病两种 :
①干眼症(或称单纯性干眼, 也称生活性干眼)
病因不明
以眼不适症状为主 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
体征缺乏特征性
预后不严重
②干眼综合症(或称干眼病) 代表性疾病:Sjögen综合 征、Stevens-Johnson综 合征、眼类天疱疮病、严 重的眼热化学烧伤
• BUT缩短是门诊干眼症患者最主要的体征 • 常见的干眼症状与BUT、Schirmer test I值呈负相关,
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成正相关
干眼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研讨会 陈家祺
(二)病因及分类
1、按病因分类
A 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ATD) B 脂质缺乏性干眼症 C 粘蛋白缺乏性干眼症 D 泪液流体动力学(分布)异常所致干眼症
泪膜异常——干眼症
维持眼表正常功能的因素
正常表型的结膜上皮和角膜上皮 两种上皮的干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必须正
常 能产生及维持一层正常且稳定的泪膜 眼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正常,能保护眼
表和维持泪膜流体动力学 相关的神经支配及反射功能必须正常
眼表重建的原则
提供上皮生长所需的、相对健康的基质 和基质膜,以及有活力的上皮干细胞来 源
法 ③干眼的治疗用药较混乱 ④缺乏全国性权威的流行病学资料
干眼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研讨会 陈家祺
我国干眼的临床特征
• 眼疲劳感、异物感及干涩感为我国门诊干眼症患者中 最常见的症状
• 这些干眼症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特 别是在45岁以上人群,无论是患病人数还是严重程度 均较45岁以下人群多且重
排除其他原因 1+2(BUT≤5‘) 或1+2(BUT≤10’)+3或4
4及5加强诊断
(五)治 疗
1、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
1、减少或避免诱因 2、泪液成分替代治疗
——自体血清最佳,其次为人工泪液
3、保存泪液、延缓其排除及蒸发 4、促进泪液分泌 5、手术: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 6、其他:低浓度(0.05%~0.1%)环孢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