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课件——眼表病
• 又称结膜干燥症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 • 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
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病变,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 类疾病的总称。
干眼症的病因及分类
• 按病因分类
– 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aqueoustear deficiency, ATD)
• 泪膜稳定:
• 使用人工泪液,暂时或永久的泪小点栓塞或封闭 • 对于泪膜不稳定患者,应首先寻找内因,进行治疗。 • 泪液涂布的异常,与眼睑的解剖结构和运动、及眼表是否光滑
等有关,应予以相应的治疗
化学伤后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
泪点塞的治疗原理
• 减少泪液排出
干眼症 (dry eye syndrome)
疡,继发性青光眼等。
眼表上皮来源于各自的干细胞 (stem cells)
– 角膜上皮来源于位于角膜缘的干细胞; – 结膜上皮可能来源于结膜穹窿部、或睑缘的皮
肤粘膜结合处的上皮细胞(结膜干细胞)。
泪膜 (tear film) 结构
• 自外至内分三层
1·脂质层 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构成 阻止泪液的蒸发
(4)促进泪液分泌:
– ①口服必嗽平、盐酸毛果云香碱或新斯的明,可以促进泪液分泌,但疗效 尚不肯定
– ②手术:近期报告的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对重症干眼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 ③局部使用低浓度(0.05%~0.1%)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yclosporinA,
– 粘蛋白缺乏性干眼症 – 脂质缺乏性千眼症 – 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所致干眼症
干眼症类型可同时存在,很少单独出现
临床常用分类法
• 1995年美国干眼研究组提出两种类型。
– 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deficient aqueous production)
• 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
– Sjogren综合征所致的干眼症,又称为“结膜干燥综 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
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上述检 查
方法各有优缺点,最好联合两种或多种方法。
泪膜破坏 引起干眼症
正常眼与干眼症角膜反光比较
治疗 1·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治疗
(1)消除诱因。 (2)人工泪液替代治疗:最佳的是自家血清,但其来源受限。 (3)保留泪液:
– ①戴硅胶眼罩、湿房镜或潜水镜; – ②用胶原和硅胶制作的泪小点栓子,行暂时性泪小点封闭 – ③无泪溢后,可考虑行永久性泪小点封闭术。封闭的方法有激光、热烧灼 – ④手术切除等。
第六章 眼 表 病
眼表的组成
眼睑的组织结构
皮肤层 皮下组织层 肌层 睑板层 睑结膜层
结膜的组织结构
睑结膜 球结膜 穹窿结膜
泪器的解剖结构
泪腺 泪道
泪小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眼表疾病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干眼不适、疼痛 2 流泪与溢泪 3 视力(视觉质量)不同程度下降 4 主观感觉重于体征 5 容貌的影响 6 相应组织严重病损出现的症状:如角膜溃
– 难以名状的不适、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等
– Sjogren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口干、关节痛等。
• 诊断
– 诊断时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
• 1症状 • 2泪液分泌量不足和泪膜不稳定 • 3眼表面上皮细胞连
特殊检查
1·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test)低于10mm/5min为低分泌。 2·泪膜破裂时间(BUT)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角膜荧光素染色 可观察角膜上皮缺损和判断泪河的高度。 4·角、结膜虎红染色 染色阳性者为干燥、失活的上皮细胞。 5·泪液渗透压测定 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为干眼症. 6·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69岁以前如低于1.04mg/ml、70岁以后
发生协同作用,是泪液抗感染作用的重要因素
– 泪液中K+、Na+、Cl-的浓度比血浆中的浓度高 – 含有少量葡萄糖(5ml/dl)及尿素(0.04ml/dl)。
• 代谢
– 自泪腺产生,通过瞬目动作分布于眼表,
– 部分被蒸发,大部分通过虹吸作用被泪小点吸收, 经鼻泪管系统排出
– 第五脑神经和副交感支构成的反射弧调节
泪膜主要功能
1. 润滑眼表,提供光滑的光学面 2. 湿润及保护角膜及结膜上皮 3. 通过机械冲刷及其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 4. 向角膜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
眼表泪液疾病
概指影响眼表面(角膜及结膜)的形态与 功能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或定义为凡影响 泪膜的结构或功能的一类疾病总称.
眼表疾病包括
1. 角膜疾病(主要为浅表角膜病) 2. 外眼疾病 眼睑疾病 结膜疾病 3. 泪器疾病 泪腺疾病 泪道疾病
如低于0.85mg/ml(琼脂糖免疫单扩散法) ,则可诊断干眼症。
7·泪液溶菌酶含量测定 如溶菌区<21.5mm2,或含量<1200
ug/ml,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在粘蛋白缺乏性干眼症,不能形成良好
的羊齿状。 9·泪液清除率(TCR)检查 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
10·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
– 不伴有Sjogren 综合征的干眼症 – 蒸发过强型(over evaporation)
• 睑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 • 暴露 • 角膜接触镜等因素
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常见症状
– 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
– 畏光、眼红、
– 视物模糊、视力波动、易视疲劳、
泪膜疾病(干眼)
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
• 彻底切除坏死的或炎症激烈的病变组织 • 保留健康上皮,干细胞来源部位的保护
眼表重建(ocula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1.提供上皮生长支架: 相对健康的基质、基底膜或/和 纤维胶原 (结膜移植、羊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
2.必须存在有活力的眼表上皮干细胞 自身残留的干细胞或角膜缘移植上皮干细胞
2·水液层 为泪膜的主要成分 由主、副泪腺分泌 含有多种水溶性物质
3.粘蛋白层 含有多种糖蛋白, 主要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
泪液的理化特性和代谢
• 眼表面泪液量约7±2ul ,厚度 7~40um • 泪液成分 99% 水
– 清蛋白占60%,球蛋白和溶菌酶各占20%左右 – 免疫球蛋白有IgA、IgG和IgE,溶菌酶可与γ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