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基础》课程论文

《心理学基础》课程论文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摘要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多个方面总结出学习的一系列规律与特点,在教育教学及个人学习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行为主义的一系列的理论都存在过于机械化、忽视人类复杂性的弊端。

因此,应该辩证的看待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而将它的作用尽可能大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发展局限性一、概况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的研究思路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为依据,即学习者的行为是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所以,行为主义学派又被称为“刺激-反应”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二、发展历程及应用(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典条件反射的现象可说是无处不有,如“望梅止渴”、“—朝被蛇咬,三年怕并绳”等;在学与教过程中,经典条件反射的例证也不少,其原理也早已被广泛运用。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巴甫洛夫自己并未宣称他的理论是联想主义或行为主义的,但是他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因此西方学者把他的学习观划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范围,并把巴甫洛夫揭示的条件反射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作为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他的理论因此也常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现在人们已确知,经典条件反射是人类和动物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华生(John.B.Waston,1878-1958)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华生认为,人类除了少数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华生认为,心理学主要应关注行为,而不是心和意识。

他力图获得动物反应的一个统一的图式,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并无分界线。

在研究方法上,他认为:“应当把人和动物放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而且越近越好”。

华生还指出,人类是一种动物,生来便有一定形式的构造。

有了这种构造,在他生下来时就以一定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如呼吸、心跳、打喷嚏等,这称为“非学习的行为”。

而现在一般称为本能的行为,大多数都是练习的结果,是人类习得的结果。

因此,即使人的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也不是遗传得来的,而必须依赖学习,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技能上的遗传。

华生曾说:“如果给我一打婴儿,甚至是即使是骗子、杀人犯、盗贼、妓女所生的孩子,也可以被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也可以培养成乞丐或盗贼,尽管其才能、嗜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祖先的民族不同”。

华生提出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代替效果律。

所谓的频因律就是: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条件下,某种行为练习的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

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

所谓的近因律就是: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时机的远近作为解释反应保留或淘汰的原则。

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

他强调,要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

华生的影响在于把行为主义与刺激-反应心理学联结在一体,他使人们明白,对行为的真正解释在于神经系统,一旦对大脑有了了解,一切神秘都可以揭开,更让人们相信,学习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个性和情绪都是习得的。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不少学生不喜欢数学,因为他们将数学与完成大量枯燥的数字计算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在一起,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恐惧的条件反射,而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一行为,又会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中去,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桑代克(E. L. Thorndike, 1874—1949)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美国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桑代克研究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动物和人类的学习、教育过程、教学原理以及英语学习的性质。

桑代克对学习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学习规律,提出了试误说。

他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在试误过程中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所以,他的试误论又称为学习联结论。

1、桑代克的学习律(1)准备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当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时,如已具备了精神准备状态,就会得到满足、愉快;如没有准备时,行为虽表现出来,则感到不满与烦恼。

(2)练习律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

反复练习能加强刺激反应的结合,假如不练,连接就会产生减弱的趋向。

(3)效果律效果律是指,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2、桑代克学习的理论的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他的学习理论不仅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贡献,而且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外学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效果律指导人们使用一些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

练习律指导人们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

他对教师的总的劝告是“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

” 一个人S—R联结越多,他就被认为越聪明,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拥有更多的联结。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是行为主义后期对学习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

作为新行为主义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强调外显行为,认为学习就是反应形式的改变或反应可能性的改变。

1、两种行为和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有两种习得性行为: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纵其环境的行为,如书写、散步等,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

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

这两种反射是两种不同的联结过程:应答性反射是S—R 的联结过程;操作性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

应答性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

斯金纳认为,“完好的机体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

斯金纳很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2、强化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斯金纳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强化过程,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凡能使个体操作该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均称为强化,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该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

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

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在20世纪上半叶的50余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北美占有统治地位。

西方心理学家把巴甫洛夫学说和华生行为主义视作同一类型,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华生行为主义认为,对脑的研究不是心理学家的事,华生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

由于他否定人的意识而把人完全机械化,因此,有人称其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肌跳心理学”。

这也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

桑代克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的、机械的。

他援引动物实验的资料来说明人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只是量的复杂化,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根本的区别,从而抹杀了人的学习的特点。

人的“尝试”是积极主动的,是一种基本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它与动物对自然的适应有着本质区别。

这些缺陷虽早已被现代教育心理学所认识,但仍需注意对学校教学实际的影响。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的局限性与桑代克、华生一样,犯了机械主义的错误,用简单的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人类的学习,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文理基础学院10工12班李韶韵201006801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