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27T14:05:53.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孙青娟(闻喜县人民医院山西闻喜 043800)[导读]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能够明显改善脑神经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急性脑血管病系脑血管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是常见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急骤,恢复却较慢,且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据报道8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

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能够明显改善脑神经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我院从2007年2月到2009年2月对神经内科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07年2月到2009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核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3例、男38例、女15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41例,平均年龄43-76岁。

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

脑梗死10例,脑出血40例,平均年龄41-75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规用药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在卧床两到三周,CT复查血液基本完全吸收后,才开始介入康复锻炼.康复组从脑血管病早期开始介入康复,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意识障碍在Glazgow昏迷量表<8就可进行[2],具体康复方法如下:1.
2.1 心理康复护理急性脑血管患者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否认,不安,急躁,抑郁,悲观等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情绪障碍是目前阻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全面收集资料,并评估患者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信息,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多与患者沟通多给患者解释病情,讲患者在家庭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增强信心,以提高患者主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1.2.2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时间近十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应从脑血管病早期开始,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意识障碍在Glazgow昏迷量表<8就可进行,脑血管病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的3个月之内,大量实验证明,中枢神经细胞损伤后在3个月以内是自然恢复速度最快的阶段,一旦过了3个月,恢复速度减慢,因此发病后3个月内是康复的“黄金时间”。

1.2.3 康复护理的流程方法[3] 脑血管病的病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从康复医学角度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及恢复期,并根据各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锻炼。

卧床期:此期的主要内容是体位改变、良肢位维持及被动关节运动训练。

体位改变的同时防止褥疮发生及促进心肺功能,良肢体位维持目的是防止关节和肢体变形,被动关节运动的目的是防止关节挛缩。

坐位期:开始前,即刻5分钟后,15分钟后,30分钟后测定血压及脉搏无变化,分为30度、45度、60度、80度四个角度坐起,每个阶段达到能维持30分钟以上,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开始每天2次,每日早餐前、晚餐前进行,如稳定可每日3-4次,80-90度坐位能维持30分钟以上,可开始轮椅坐位训练。

离床期:此期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基础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这阶段训练的目的是为步行训练打基础,要求达到患肢站立负重,独立站力30分钟以上。

步行期:一般在离床期的后期,即能达到独自站力及有移动能力时就可进行步行训练,如Ozer示,一般在发病后第8-21日,训练内容包括原地步行、跨步训练、平行杠内步行训练,辅助下步行训练,步行应用动作训练及独立行走训练。

恢复期:发病后第18-45天开始室外步行,上下楼训练,斜坡行走,肌力强化训练,ADL训练,语言训练,耐久训练。

2 疗效标准根据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分为[4]:(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为0度。

(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1-3度。

(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

(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经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12周)进行评价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康复护理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恶化有效率(%)康复 53 12 28 10 3 0 94.3 对照 50 9 24 12 4 3 86 3 讨论(1)脑血管病患者在神经功能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成功上具有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这是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5]。

(2)脑血管病患者恢复程度与康复开始时间有紧密关系,同一状态的患者康复开始越晚康复效果越差,脑血管病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一旦过了三个月,恢复速度减慢。

(3)早期康复护理对于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有好处,便于调动脑组织内部残于细胞发挥代偿作用。

促进损伤区域组织的重构和细胞的再生,有效的预防了脑神经的萎缩,从而使患者多种功能尽早恢复和改善,降低了致残率[6]。

实践证明,做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早期康复介入急性脑血管病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残疾的影响,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有质量,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欧海宁,康健.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疗杂志,2005,14(3):106.
[2] 马瑞华.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及护理.中国全科医学,2004,2:78-79.
[3] 方定华,陈小梅,李漪等. 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4] 陈阿利,陈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康复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4(12):631.
[5] 衷涛,陈眉,洪雪琴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04,6(9):414-415.
[6] 周广美.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等杂志.2005,2(7):5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