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配筋注意事项

梁配筋注意事项

框架梁配筋注意事项
框架梁
1.项目概况了解。

在开始前,提前了解项目基本状况(地理位置啊,抗震等级啊……)以及统一措施(尤其与梁配筋相关部分要认真看)。

2. 材料准备,
建筑图(总图和相关子项图)、结构模型、模板、统一措施、钢筋截面面积表、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附加箍筋吊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表、规范。

3.理清结构模版与建筑图关系。

梁分布、降板等、楼梯部分、于地下室交接部分;有大水池或者配电房等特殊结构要注意,钢筋需要放大。

降板(卫生间一般-0.50)。

上翻梁(实线)。

标高、主梁能否兜得住次梁。

4.利用模型提计算书、梁截面、剪力图转化DWG。

5.处理DWG为需要1:10比例。

放大1000倍,字体缩小0.5倍。

计算值字体红色,冻结不需要图层。

对标准层配筋值进行归并。

(注意归并后图形比例)。

6.新建图纸JZ…DWG。

引用模板、计算书、梁截面,定好位后,关闭不需要图层。

(让梁截面和计算值错开一些)(引用的模板要关掉所有不需要图层REIN-TEXT-THCK-sdim内部-洞口边线—标高共用-索引—SLAB……)
7.开始配。

先配标准层。

CLTH-CLTV-KLTH-KLTV分好图层,养成良好习惯。

画一根直线,一根一根画,细心,认真。

标注位置,对齐,统一美观。

不重不漏。

集中标注
KL(1) 250X600 L(1) 250X600 (1)半框梁是框梁。

(2)根据竖向构件形成的支座数,确定跨数。

(3)截面不同的,要单独标注。

集中标注,截面最多的。

(4)次梁没有最小配筋率;无箍筋加密区。

LL(1) 250X600 开洞剪力墙形成连梁,连接平面内的两段墙肢。

跨高比小于5(大于5框梁);箍筋全长加密;纵筋宜上下对
称;
XL(1) 250X600 支座节点必须刚结;构造上需放大上部纵筋,箍筋宜全长加密。

8@100/200(2) 8@200(2)
8@100/200(4) 8@100(2)/?8@200 (2) 半框梁有加密区非加密区;次梁没有加密区非加密区;有地方箍筋配筋不够的要特殊标注。

梁宽大于350的要用四肢箍了。

井字主次梁平法配箍示意图详见下方插图
2?12
2?25+(2?12) 贯通筋;对地下室顶板层要用2根上部纵筋(取较大)贯通;其他框梁2?12贯通就可以了(注意!梁中间有值,贯通筋不够的,要在此处特殊标注);
四肢箍可以选择两根角筋+2?12贯通
N4?12 详见下部梁腰筋构造表。

(注意要减去板厚)特殊注明的此梁截面及配筋详地下室梁平法施工图。

梁顶实际标高为-0.050
梁底平板底
井字主次梁平法配箍示意图:
原位标注内容
上部(1)框梁大跨度梁要注意最小配筋率。

C30 主梁0.25 次梁按非抗震设计0.2 支座两侧取较大值;如果相差出一根钢筋可以分别标(次
梁支座两侧一样,没有地方锚固);梁中间有值的要在中间标出;箍筋
不够的也要原为表上;长短跨1/3 纵筋要通长过去;注意错开别遮挡
了。

下部尽可能用相同的钢筋;配两排的要适当放大1,主梁下部钢筋放大1.1左右。

与梁集中标注的梁截面不一样的;需要特殊设置扭筋的;当与
主梁相连的次梁点铰的,主梁要设置扭筋。

注意错开别遮挡了。

外圈梁要设置抗扭
地下室梁图高宽比可以设置为0.55—0.6.
f t /f y=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引用的文件无法显示:工具—选项---文件--)
添加---浏览—确定
再打开就OK了。

吊筋的校对
-217
8.校核更优配值。

当梁有较大变动时要重新校对。

有降标高的一定要和建模型画模板的同志确认。

9.(1)块名相同,粘贴无法取代旧块,要先删掉旧块,PU清理,再贴。

(2)上部钢筋是下部>=1/4
(3)XL/LL没有跨数。

(4)梁支座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75%以内;优先控制在2.5%以内,当超过时,底筋不应小于支座顶筋的一半。

(5)点铰时,支座筋不应小于底筋1/4.
(6)支座配筋超2%时,箍筋最小直径不小于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