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发展,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鉴于此,班级的管理就尤显重要,特别是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班级管理就更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那么,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本人认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应注重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
“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情感教育最深层的含义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又以这个“爱”字扩展为爱事业的情感和爱学生的情感。
班主任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就是要加强爱事业和爱学生两方面的培养。
爱学生情感的培养,苏赫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最主要的东西”,爱学生是班主任必备的心理情感,只有爱学生,才能把这种情感生发的思想、语言、行为等传导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把真挚的爱奉献给学生,做到对全体学生公证一致,不偏不倚,无论亲疏、好差优劣,都一视同仁、阳光普照,让学生在无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样,班主任就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渠道。
二、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过程,如何诱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苏赫姆林斯基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使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肯定,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肯定和认可学生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
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内心深出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班主任不能在学生有过失时伤害学生,应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善意的批评,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班主任要抓主一切机会赞美学生。
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引人注意获得赞美的天然欲望,作为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赞美,使每个同学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使他们找回改正。
三、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决策与管理能力
当代的中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增强,对班级工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决策意识和管理意识,传统的家长制、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建设良好的班级体,班主任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的决策和管理,使学生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养成尊人律己,奋发勤学的好习惯。
让学生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学生直接生活在班级体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比班主任更了解班级的情况,学生提出的见解更切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培养一批出色的班干部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
班委会委员、科代表、组长,这些干部中最关键的是班长。
班长其实就是一位小班主任,班里的纪律、卫生、学习等常常由
班长负责。
所以,班长的选择确定至关重要,确定班长,我一般看下面四条:(1)工作能力强;(2)心地善良,胸怀开阔;(3)头脑聪明,思维敏捷;(4)大胆热情。
班长确定了,其他的班干部大部分由老师提名,同学通过。
人都潜在着领导能力,之所以有人显示不出来是因为没有后盾,总担心做错了事,出洋相,被人笑话。
我常跟学生说:“老师要培养你们的工作能力,不管谁,刚开始做没有经验,都可能会出错。
但出错了以后,不要害怕,责任不在你们,在于老师,大家尽管大胆工作。
特别是老师不在的时候,班干部就更要大胆地工作。
”我总是这样坚决地给班干部做后盾,班干部才没有后顾之忧,才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耐心指出,决不偏爱、护短,以免助长他们的缺点、错误,导致干部对立或班的不团结。
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核心的纵向网络,放手让班干部自己管理班级,使班级纪律十分稳定,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逐渐实现班级自治,形成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