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和分析法(共32张)
[证明] 要证明a+a m+b+b m>c+c m. 只需证明a+a m+b+b m-c+c m>0 即可. 而a+a m+b+b m-c+c m =ab+mc+m+a+bma+bm+mc+cm+-mca+mb+m. 因为 a>0,b>0,c>0,m>0,所以(a+m)(b+m)(c+m)>0.
因为 a(b+m)(c+m)+b(a+m)(c+m)-c(a+m)(b+m)=abc +abm+acm+am2+abc+abm+bcm+bm2-abc-bcm-acm- cm2=2abm+am2+abc+bm2-cm2=2abm+abc+(a+b-c)m2.
(2)因为ab2+b≥2a,bc2+c≥2b,ca2+a≥2c, 故ab2+bc2+ca2+(a+b+c)≥2(a+b+c), 即ab2+bc2+ca2≥a+b+c.所以ab2+bc2+ca2≥1.
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思考:分析法证明的步骤是什么? 提示:找到使所证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注意语言叙述.
综合法
分析法
推理方向 顺推,由因导果
倒溯,执果索因
解题思路 探路较难,易生枝节 容易探路,利于思考
表述形式 形式简洁,条理清晰 叙述繁琐,易出错
思考的侧 侧重于已知条件提供 侧重于结论提供的信
重点 的信息
息
[自我诊断]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3.所有证明的题目均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
(3)思路方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 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已知 (或已证)的不等式;
(4)应用技巧: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 “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跟踪训练] 已知 a>0,求证:
a2+a12- 2≥a+1a-2.
[答案] 1.× 2.× 3.×
课堂互动探究 K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思考:综合法的过程是什么? 提示:综合法的证明特点是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在△ABC 中,三边 a,b,c 成等比数列. 求证:acos2C2 +ccos2A2 ≥32b. [思路导引] 由倍角公式和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再由均值不 等式放缩.
题型三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思考:综合法和分析法有何关系? 提示:分析法往往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分析结论成立的 条件,由果索因,而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是一个互逆过程.
已知 a,b,c 表示△ABC 的三边长,m>0,求证:a+a m +b+b m>c+c m.
[思路导引] 先用分析法将要证明的不等式进行转化,然后 利用综合法证明.
[证明] 要证 a2+a12- 2≥a+1a-2.
只需证 a2+a12+2≥a+1a+ 2. 因为 a>0,故只需证
a2+a12+22≥a+1a+ 22,
即 a2+a12+4
a2+a12+4≥a2+2+a12+2 2a+1a+2,
从而只需证 2
a2+a12≥ 2a+1a,
只需证 4a2+a12≥2a2+2+a12, 即 a2+a12≥2,而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课堂归纳小结 1.综合法:(1)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证明步骤严谨,逐层递进, 步步为营,条理清晰,形式简洁,利于表达推理的思想轨迹.(2) 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分析条件,选择方向;第二步, 转化条件,组织过程;第三步,回顾反思,适当调整. 2.分析法:所证结论较为复杂或不好直接从条件证明时,我 们往往采用分析法证明问题,其关键是对结论进行变形,逐步寻 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
由基本不等式得a+2 b≥ ab>0,b+2 c≥ bc>0, a+2 c≥ ac>0,又∵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2 b·b+2 c·a+2 c> a2b2c2=abc. 即a+2 b·b+2 c·a+2 c>abc 成立. ∴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成立.
第
二
推理与证明
章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前自主预习 K
教材为本 梳理新知
[教材研读] 预习课本 P36~41,思考以下问题 1.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定义是什么?
2.综合法和分析法推证过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综合法和分析法推证命题时入手点(或思考的重点)是什 么?
[要点梳理] 1.综合法
综合法的解题步骤
[跟踪训练] 设 a,b,c 均为正数,且 a+b+c=1.证明: (1)ab+bc+ac≤13;(2)ab2+bc2+ca2≥1. [证明] (1)由 a2+b2≥2ab,b2+c2≥2bc,c2+a2≥2ca, 得 a2+b2+c2≥ab+bc+ca. 由题设得(a+b+c)2=1, 即 a2+b2+c2+2ab+2bc+2ca=1. 所以 3(ab+bc+ca)≤1, 即 ab+bc+ca≤13.
3.分析综合法:有时解题需要一边分析,一边综合,称之为 分析综合法,它表明分析与综合相互联系,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 起点,综合的终点又进一步成为分析的起点.运用综合法与分析 法联合解题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分析”那部分的叙述,不能 与综合混为一谈,也就是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 要习惯用分析法探求解题的途径,再用综合法完成命题的证明.
[证明] ∵a,b,c 成等比数列, ∴b2=ac. ∵左边=a1+2cosC+c1+2cosA =12(a+c)+12(acosC+ccosA) =12(a+c)+12a·a2+2ba2b-c2+c·b2+2cb2c-a2
=12(a+c)+12b≥ ac+b2=b+b2 =32b=右边, ∴acos2C2 +ccos2A2 ≥32b. 当且仅当 a=c 时等号成立.
请做:随堂达标验收 S
因为△ABC 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 a+b-c>0, 所以(a+b-c)m2>0,
所以 2abm+abc+(a+b-c)m2>0, 所以a+a m+b+b m>c+c m.
对于比较复杂的证明题,常用分析综合法,即先从结论进行 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运 用综合法证明,或在证明过程中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即证 a2+b2≥12(a2+b2+2ab), 即证 a2+b2≥2ab. ∵a2+b2≥2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 a2+b2≥ 22(a+b)成立.综上所述,不等式得证.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方法与技巧 (1)解题依据: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 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2)适用范围:对于一些条件复杂,结构简单的不等式的证明, 经常用综合法.而对于一些条件简单、结论复杂的不等式的证明, 常用分析法;
设 a,b 为实数,求证: a2+b2≥ 22(a+b). [思路导引] 分析使此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直至出现恒成立 的结论.
[证明] 当 a+b≤0 时, ∵ a2+b2≥0, ∴ a2+b2≥ 22(a+b)成立. 当 a+b>0 时, 用分析法证明如下:要证 a2+b2≥ 22(a+b), 只需证( a2+b2)2≥ 22a+b2.
[跟踪训练] 已知 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 0<x<1. 求证: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证明] 要证 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 logxc, 只需要证明 logxa+2 b·b+2 c·a+2 c<logx(abc), 由 0<x<1 知,只需证明a+2 b·b+2 c·a+2 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