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6题;共18分)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像五彩bīn________纷的万花筒:有时是guī________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________的江河。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2. (8分) (2017八上·郴州月考) 默写。

(1) ________,志在千里。

(2)庭中奇树,________。

(3)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回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2分) (2017八下·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小明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诀窍是凡事都提前未雨绸缪。

B . 6月18日下午5时许,我校众多莘莘学子走出考场,为初中3年的学习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C .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D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 . ②④③①⑤B . ②⑤④③①C . ④③⑤②①D . ④⑤@③②5. (1分)《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________的女性。

6. (2分) (2019八上·江山期中) 学校开展“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同学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查错纠错活动,小东在同学作文本上找到了下面一段话(见下图),其中有一处病句、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错别字: ________(2)病句: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1分)7. (7分)阅读陶渊明《饮酒》一诗,完成小题。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8. (7分) (2019九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子怒耕柱子子墨子怒耕柱子①。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② ,以骥③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

”墨子曰:“何故策骥而非策牛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选自《墨子》)【注释】①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②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③骥:好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

①骥足以策________②故怒之________(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没有把别人的病治愈吗?B . 难道我就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C . 难道我没有比别人越来越好吗?D . 我没有让别人的伤口愈合吗?(3)子墨子怒耕柱子的原因是“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4)读了故事,从耕柱子态度的转变中,你悟出了________ 的道理,在你看来,墨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

9. (27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

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

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

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

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

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

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

美国生物举家发现。

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

反应也更快。

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选文第③段划线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4)请阅读选文第⑤段,分析约7万年前人类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的原因,补全表格。

(5)请写出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 . 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本样本进行研究。

C . 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 .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