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设计合适的水中运动计划能帮助腰椎损伤 患者康复。水中稳定技术和游泳计划可单独进行,也可与 全面的陆地脊柱稳定性计划一起实施。水中运动的作用与 水的内在特性,如浮力、阻力、粘滞性、静水压、湿度、 湍流及折射等直接有关。可对腰椎进行减重训练。实质上, 水可通过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和切向力来增加姿势异常的安 全系数。运动速度由水的阻力、粘滞度。浮力以及训练装 置控制。浮力可增加训练部位的活动度。
五、康复治疗
腰背肌训练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提高腰背肌肉张力,改变和纠 正异常力线,训练中注意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动作准确, 循序渐进,注意保暖,持之以恒。1、五点支撑法 患者仰 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 2、三点支撑法 当腰背肌肌力逐步有所改善后,可进行三 点支撑法练习:即患者取仰卧位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 部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挺起后伸。3、 飞燕式
2、损伤 慢性劳损是加速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 诱因。一次性暴力对引起椎骨骨折,反复弯腰、扭腰则易导致椎间盘 损伤。
3、局部环境的改变 妊娠妇女因盆腔、下腰部充血,结构相对的松弛, 腰骶部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故易出现椎间盘损伤;有脊柱滑脱症、脊 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等病史也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
(三)分型
2、按突出部位分 (1)中央型:突出发生在椎体后中线,压迫硬膜囊,
如体积大时还可压迫两侧神经或马尾,而出现相应区 域的感觉减退或麻木。 (2)偏侧型:最多见的突出物移向后外侧,体积大时 甚至发生侧隐窝或椎间管的狭窄,压迫神经。引发一 系列症状。 (3)外侧型:突出发生在小关节外侧,就诊时常被忽 略。
五、康复治疗
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管容积增加; 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松解神经根周 围的软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可分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 慢速牵引方法较多,有自体牵引、骨盆牵引、双下肢牵引 等。其特点是作用时间长,重量小,大多数患者在牵引时 比较舒适。一般重量不低于体重的25%,目前多用牵引重 量为体重的70%,时间为20 ~40分钟快速牵引是一种多 方位牵引或三维牵引,其特点是牵引距离,不定牵引重量, 由计算机控制,作用时间短,牵引系统给定的最大牵引重 量是3000N,时间1~3秒,多数牵引一次即可,若需要再 次牵引一般间隔5~7天。
近一周来,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腰椎间盘置换术后”
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无家族遗传史,个人无不良生活嗜好,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生
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脊柱无畸形,脊
柱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叩击痛,腰背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膝腱反射正
(三)分型
1、按病变程度分 根据病变的程度临床上按CT的表现分 为
(1)椎间盘膨出:移动的髓核仍在纤维环内,但 因纤维环张力减弱,髓核向外膨大。
(2)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已破裂移位的髓核已从 裂隙突出,对相邻组织造成压迫。
(3)椎间盘脱出:髓核离开突出的纤维环裂口,在椎管内 下沉或贴附于神经或其他组织。
3、感觉异常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患者可自觉下 肢发凉,无汗或水肿。如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麻木,刺痛,排便 及排尿功能障碍,男性阳痿、严重者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常出现患侧 下肢肌萎缩。
4、运动障碍 由于腰和下肢僵硬、抽搐、无力,不能做某个动作,如 坐时不能盘腿,行走时患肢不能像健侧一样足尖向前。
6、肌力下降 约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腰5神经受压迫时踝和
趾背伸肌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压时踝和趾跖屈肌力下降。
7、反射异常 约71%患者有反射异常,膝反射减弱多提示腰3/4椎
间盘突出。 L2—3,L3—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疼痛。股前区及小腿的前内侧疼痛。 L4—5,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股后外侧及小腿的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两膝伸直,徐徐抬高患肢,
若在60度以内就有腰腿痛则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症患者阳性率 约为90%当抬腿到引起疼痛的位置时再使踝关节被动背伸,疼痛加重 者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二)体征
5、感觉异常 80%患者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侧和足
内侧的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和足外侧痛,触觉 减退。
物理因子治疗有镇痛、消炎、促进组织 再生等作用,能促进突出部位水肿消退,使粘连松解,炎 症减轻。常用的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电脑中频,超 短波、蜡疗、水疗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减重悬吊步态训 练,可改善脊柱侧弯。
重获软组织的柔韧性和脊柱节段的运动可通过许 多手法治疗技术而完成,包括肌筋膜放松,关节松动和推拿、肌肉 能量技术和牵伸技术。筋膜的功能是:分割和支撑肌肉以发挥其功 能单元的独立作用,吸收震荡,传送机械力量,与循环系统和淋巴 系统交换纤维元素的代谢产物。不活动可导致筋膜系统功能失调。 当固定不动时,筋膜干燥,失去弹性,不能维持重要纤维的距离, 于是筋膜层被交错排列的纤维粘在一起阻碍了运动。肌筋膜系统活 动性的降低可导致脊髓节段的运动性以及肢体柔韧性的降低。肌筋 膜放松术就是将硬力和剪切力施加到筋膜层,使其分解和分离,恢 复移动性、营养和弹性,活动自如,松动的关键是仅在一个特定的 平面施加能量。松解术并不能长期减轻缓解主要因椎间盘异常导致 的疼痛,也不能减轻椎间盘突出。但是通过刺激机械性感受器、牵 伸粘连或恢复缩短肌肉的长度可暂时缓解疼痛。运用这些技术使患 者自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以使高张力肌肉放松。
五、康复治疗
约8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 可减轻体重对腰椎间盘压力,因人体对椎
间盘的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立位居中,平卧位时最低。特 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床休息时可使疼痛减轻 或消失,但长时间制动可导致许多严重后果,包括有氧代 谢能力的降低,肌肉力量的丧失,在完全卧床休息后每天 丧失1%至3%,每周丧失10%至15%的肌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护理
康复四病区
解剖生理概要
ζ椎间盘位于脊柱 各节椎体之间, 由上下软骨板, 中心的髓核和四周的 纤维环构成
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 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 起其外部纤维环破裂, 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 后方,压迫神经根,脊 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 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
(二)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本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无退变的椎间盘 可承受6865KPa的压力,而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 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 逐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和胶原蛋白纤维沉积增 多,使髓核张力下降,失去弹性,椎间盘松弛,变薄,软骨板囊性变。
休息,且喜欢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患者由于疼痛,不能久站,久坐,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如沐浴、如厕、
转移等功能受到限制。功能活动受损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 (四)心理及社会交往能力障碍 由于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及情绪障碍,患者
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同时对于外出、娱乐、运动等社交能力下降, 甚至不能。
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三 、影像学检查
1)腰椎平片:腰椎平片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其 最大的优点不单是为了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更重要 的是能除外腰椎的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 椎滑脱等许多亦能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2)CT:CT即计算机体层 扫描,由于CT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因 此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其他病变中普遍受到重视。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Ct征象:1.突出物征象2.压迫征象,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变 形、移位、消失3、伴发征象,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突 增生、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3)MRI:椎间盘突出MRI有以下表现: 1、椎间盘脱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的矢状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 2、脱出物超过椎体后缘5mm或5mm以上呈游离状态。3、脱出物的顶 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 4、突出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方或下方。
椎间盘突出.
ζ以腰4-5、腰5-骶1间隙 发病率最高,约占 90%-96%,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 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多 好发于20-40岁之间的 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
(一)流行病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约占门诊下 腰痛的患者的10%-15%,占骨科腰痛住院患者的25%40%。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 约占70%,但亦可见于16岁以下的年幼者,70岁以上高 领者也可以出现,但高龄者多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 窄;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较大,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比例4:1,推测与男性患者劳动强度过大有关。
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患者四肢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改善Oswestry腰 背功能障碍评分60%;腰椎疼痛程度检查:NRS评分5分;关节活动度测定:左膝 关节活动度95°;右膝关节活动度90°。
相关检查:检查结果详见报告单。
四、主要功能障碍
(一)躯体活动受限 由于腰痛剧烈,腰部发僵,患者常不能弯腰、转身等。 (二)步行能力障碍 下肢放射痛,轻者虽然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泼行,重者需卧床
特殊检查 电肌 生电 理图 检
查 :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
辅助CT、RI、脊髓造影 检 查
病史介绍
患者,女,90岁,2017-8-16 8:15在家属陪同下扶入病房,患者主因
“腰酸腰痛不适2年余,加重1周”来院。患者于2015年1月23日行腰椎间盘置
换术,手术成功出院半个月后,感觉腰酸腰痛不适,站立及坐立时疼痛加重,
(二)心理护理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疼痛,感觉功能减退,导致生 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 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故首先必须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所面临的心理问 题,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理解、审慎和合作 的态度进行交流,同情诚恳的态度会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增加安全感,从 而身心放松,减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