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问题情境的含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创,学生最初学习时经历的认知线索直接影响着今后对相关知识经验的提取,个体具有丰富体验的形象化、条理清楚、联系广泛的图式化知识更有利于记忆和提取。
1.1情境教学的界定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从词义上说,“情景”和“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
“情景”的“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
“情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内涵看,情境要比情景丰富、复杂得多。
数学课程着眼于后者,但脱离了数学课程的背景,去区别这两个词,就没有意义了。
无论我们谈及“情景”还是“情境”都不是观赏性的停留在表面,而是为了深入进去,研究情景背后的故事,找出与数学有关的线索。
因此,在数学课程里(不是生活里)的“情景与情境”可以看成一回事,这不会引起歧义,也方便广大教师理解。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Br。
wn.c。
11in.Duguid在1989年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
f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的。
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刁‘能产生意义。
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1]关于情境教学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教育大辞典中给出这样的定义: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2]。
钟启泉教授认为“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3」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
”【4]从本质上说,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和矛盾。
数学情境教学指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使学生在愉悦心理体验的条件下,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探讨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冉爱凤文章首先介绍了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情景教学的各种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指出:“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J啡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追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这样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
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创设情景还可以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J.s.Brown和A.Collins等在1989年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Co,itionandtheeulture。
Le田刀ing)的论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决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关于情境教学则有各种不同的表述:(1)“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2)“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3)“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情境教学就是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5)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简而言之,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有情之境)中所进行的教学.可以看出,情境教学的概念表述尽管不同,但都把“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7. :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证研究张光霞天津师大07教硕目前对“情境”的界定主要从下面几个方向来解释:《辞海》上认为“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22]。
”这是对“情境”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
心理学对“情境”一词的解释:“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23j。
”夏小刚,汪秉彝老师从认知的角度看,认为“情境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的载体,或者说,情境可被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24]。
”以上人们对情境的理解因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情境应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是一种优化了的学科教学环境。
它以情感调节为手段,激发学生的某种情绪、丰富学生的J隋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包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25]。
总之,我们认为情境应该包括“情”与“境”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一个好的情境对于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非认知领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126]。
它的内涵有三个要素:第一,个体试图达到某一目标;第二,个体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第三,能激起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即产生思考和达到目标的心理.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8.9. 应用“生活情境”引入中学数学概念的利与弊计巍教硕苏州大学08情境学习的理论(1)情境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他认为认知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所谓建构,指的是结构的发生和转换,只有把人的认知结构放到不断的建构过程中,动态地研究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才能解决认识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地通过教师的传授来完成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合作,利用必要的学习信息,将信息加以提取加工,形成新知识,并纳入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意义建构过程.在知识建构中,学生通过与教材(文本)、教师之间的互动,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及情境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的设计、“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提倡“情境-问题”教学.在建构主义看来,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体——学生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某些情境当中的,即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可以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含义.如果利用原有的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的过程,即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了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2)弗赖登塔尔的教育观点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关于数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主要概括为“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三个方面.他认为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其中关于“数学现实”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即每个人所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数学规律以及与这些规律有关的数学结构.多数人的数学现实往往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和数量关系,而数学家的数学现实就会包括希尔伯特空间、纤维丛等.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创造进一步的数学情境组织开展教学.在弗赖登塔尔看来,“再创造”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原则,因为数学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中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出数学成果.数学不同于物理化学,没有实验很难再创造出知识,数学不需要其它工具,教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和游泳一样通过实践获得真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弗赖登塔尔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教学环境的创造,强调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认识和实践)出发,利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积累的)数学经验,通过构造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环境,来对课堂中遇到的数学知识作出符合生活经验和事实的推断和想象,反映出作为杰出数学家亲身经历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体会.这里所谓的“数学现实”和“数学经验、背景”,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营造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