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炎PPT课件

鼻炎PPT课件

7
(二)鼻腔
鼻前庭:位于鼻腔前端,覆有皮肤 有丰富皮脂腺、汗腺、鼻毛,起清洁过滤防 尘入侵的作用
8
(二)鼻腔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分顶、底、内、外四壁。
顶壁:为颅前窝底的一部分,较狭窄。 借薄弱的筛骨筛板与颅前窝相邻,有嗅神经通过。 底壁:借硬腭和软腭与口腔隔开。 内壁:即鼻中隔,有骨和软骨构成 外壁:构造复杂、表面不整齐。 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及上、中、下三个鼻道 (见下图)。
持续性鼻塞 分泌物少,黏脓性 有,或常有
肥厚、桑葚状、表面不平, 暗红色,硬实
无或者反应小
手术(硬化剂已不用,不
超1/3下鼻甲)
35
变态反应性鼻炎
36
变态反应性鼻炎
简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定义: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 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发作性鼻痒、 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 高反应性鼻病。
上端狭窄,与额部相连--鼻根
下端游离呈隆起状--鼻尖
鼻根与鼻尖之间的圆形嵴-中间鼻梁、两侧鼻背
5
(一)外鼻
组织特点: 鼻尖与鼻翼部的皮肤较厚, 与皮下组织粘连紧密, 皮脂腺及汗腺较多, 故此处易发生炎症,且疼痛较剧
6
(二)鼻腔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 前方为前鼻孔与鼻前庭, 后方为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
34
慢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Leabharlann 慢性肥厚性鼻炎病理
粘膜无明显增生
粘膜增生,累及骨膜
临床表现(鼻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塞、鼻涕)
分泌物多,黏液性
并发症(鼻塞 无,或少有 性鼻音、嗅觉、 头痛、咽痛、 耳鸣)
查体(下鼻甲 形态及弹性)
对收缩剂的反 应
鼻甲光滑、柔软、有弹 性
有明显反应
治疗
非手术(鼻减充血剂、 鼻用激素)
病变可波及上颌窦
•所以:上颌窦炎在鼻窦炎中最常见。
14
•筛窦(Ethmoid sinus)
•外壁:眶内壁 •顶壁:与筛板相连接 •中鼻甲基板 :分隔前、后筛窦
15
•额窦(Frontal sinus)
•前(外)壁:坚厚,含骨髓 •后(内)壁:与颅前窝毗邻,存在骨裂隙 •底壁:眶鼎内上角
16

蝶窦(Sphenoid Sinus)
24
鼻腔查体: 前鼻镜
急性鼻炎
鼻内窥镜
初期鼻充血、干燥 后期鼻粘膜肿胀、鼻腔分泌物
25
急性鼻炎
鉴别诊断: --流感:全身症状重、高热 --变应性鼻炎: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无发热等 全身症状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 --中耳炎 --鼻咽炎或支气管炎、肺炎等 --泪囊炎
26
急性鼻炎
治疗:有自限性。 原则:对症及预防并发症。 --全身治疗:解热镇痛,缓解全身症状 --局部治疗:
9
(二)鼻腔
下鼻甲为一独立骨片,附于 上颌骨上。 中鼻甲及上鼻甲系筛骨的一 部分。
10
(三)鼻窦
鼻窦:是围绕鼻腔,藏 于某些面颅骨和脑颅 骨内的含气空腔。
有开口和鼻腔相通。
鼻窦共有四对:上颌窦、 额窦、筛窦和蝶窦。
11
1、上颌窦 : 2、额窦 : 3、筛窦:前组筛窦:
均开口于中鼻道 合称为 前组鼻窦
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4、蝶窦 : 开口于蝶筛隐窝
后组 鼻窦
12
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
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孔、前中筛房 中鼻甲、中鼻道 、额窦及上颌窦自然开口
13
•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 特点:容积最大

自然开口位于内侧壁后上方

下壁与牙根部相邻接,牙根
病理: ---早期:神经血管功能紊乱,黏 膜深层动静脉扩张,鼻甲肿胀; 血管和腺体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腺体分泌增多,无黏膜 增生 ---中期:固有层动静脉扩张,黏 膜固有层水肿,黏膜及骨增生 ---后期:黏膜局限水肿,上皮纤 毛脱落,黏膜增生肥厚
30
慢性鼻炎
临床表现: ---鼻塞
早期:间歇性和交替性 晚期:持续性 ---流涕 ---耳鸣或耳闷、溢泪 ---头痛、失眠
主要病理改变: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 出、增生、萎缩或者坏死。
20
鼻炎的分类
根据病程区分:急性鼻炎(感冒) 慢性鼻炎
根据病因区分:非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 炎
见下图
21
鼻炎的分类
22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感冒、伤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 炎症 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致病微生物:鼻病毒、流感 、副流感病毒、冠状病 毒、腺病毒。可合并细菌感染 主要传播途径:飞沫吸入
•外侧壁:颈内动脉、视神经 •顶壁:蝶鞍底部,承托垂体 •后壁:斜坡 •前壁:开口
17
二、鼻、鼻窦的生理
1、呼吸和保护功能
(1)鼻阻力 (2)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3)过滤和自洁作用 (4)反射功能
2、嗅觉功能 3、共鸣作用
18
鼻炎
19
鼻炎的概念
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 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
鼻用糖皮质激素:一线常规治疗药物 --抗炎消水肿,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
血管收缩剂:不超过10天 黏液促排剂 合并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27
慢性鼻炎
定义:鼻粘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特点: --鼻黏膜肿胀(鼻塞) --分泌物多 --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 --病程持续>3个月
28
病因:
慢性鼻炎
29
慢性鼻炎
诱因: 全身因素:受凉、疲劳、烟酒过度 局部因素:鼻腔及邻近部位慢性病变、鼻中隔偏
曲、腺样体肥大
23
急性鼻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天 病程1-2周
早期表现: 局部:鼻痒、刺激感、异物感、鼻干 全身:嗜睡、头痛、发热
病理基础:血管痉挛,腺体分泌减少
后期表现:
主要表现为鼻涕、鼻塞、闭塞性鼻音
病理基础: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多,炎症细 胞浸润
31
检查: 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
慢性鼻炎
32
慢性鼻炎
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和对粘膜收缩剂反应情况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为关键 --局部治疗: 局部糖皮质激素,一线药物 减充血剂<7天为宜 鼻腔清洗 ---手术治疗 下鼻甲外移术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33
慢性鼻炎
以前划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这 种界定渐被淡化。(目前教科书仍以此划分) 实际上是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鼻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2
一、鼻的应用解剖
鼻的组成:外鼻 鼻腔 鼻窦 鼻的毗邻关系:颅底 眼眶 口腔
3
鼻的解剖
➢ 两个鼻孔: 前鼻孔、后鼻孔 ➢ 三个鼻甲(鼻道):上、中、下 ➢ 四对鼻窦: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4
(一)外鼻
由骨及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及软组织
形态:略似三角形锥状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