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白起生平介绍
白起,又名公孙起,与李牧、廉颇、王翦齐名,并称“战国四将”,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白起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起生平简介
白起又名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秦国人,辅佐秦昭王征伐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起是著名的军事家、将领,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白起居于首位。
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86年期间,白起先后任左庶长、左更、大良造,由于其善于用兵,攻打韩、魏、赵等国都非常顺利,夺下了不少城池。
公元前279年,白起被封为武安君,此后运筹帷幄,英勇善战,斩杀了不少敌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长平之战,白起带领大军在长平与赵国军队大战,大获全胜,将赵国40万的降兵全部坑杀。
这一战可以说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最彻底且规模最大的围歼战。
白起本想趁胜追击,灭掉赵国,但秦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接受议和,白起、范雎二人从此结仇。
因范雎嫉妒白起的战功,在白起带病不便上阵之时,与秦昭王商议,以不肯奉命之罪赐剑令其自刎。
秦人认为白起的之死并非他的过错,都很怜惜他,各地都祭祀他。
白起劳苦功高,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善始者不得善终。
白起展现了其超高的军事才能,他作战有四大特点,第一,擅长野战进攻,战斗主要目标不是夺城,而是歼灭战敌;
第二,穷追猛打,常打追击战;第三,对野战筑垒工事比较重
视重视;第四,善于战前的分析。
白起长平之战
走在长平古战场上,周身笼罩着一层寒冷与荒凉,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丘,更加衬得战场的寂寥。
除却萧瑟,还是萧瑟。
长平之战可谓是经典之战,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这是在赵国和秦国之间展开的斗争,当时赵国的将领是赵括,秦国的统帅就是白起。
而参战人数也是历史上相对来说比较大的一场战争。
其中赵军参战四十五万余人,秦军大兵少说也有百万人。
此次战争是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另秦国军事、政事方面的实力大幅提升,为各国统一推进了进程。
这场战役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手段最残暴的一次战役。
最主要的是因为,这场战役,赵国兵败,四十余万的兵士都被杀死。
这一点是广被后人所议论的。
难道坑杀赵兵四十余万是最正确的选择吗?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据史
书记载,其实,坑杀降俘并不是白起的主意,在坑杀之前,白起有向秦昭王请求,也是通过请求才将赵兵坑杀的。
白起是个善于用兵的人才,在长平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白起在跟赵军对抗之前,先认真分析当前局势,以及两国的兵力,然后再采取措施。
白起先令先行军跟赵军正面对抗,然后再让大部分兵力向后包抄赵国的军队,完成一场完美的歼灭战。
可以说,白起打仗“稳、准、狠”。
他目的明确,所以能够很精准的对敌人穷追猛打。
所以,才有长平之战的胜利。
白起坑杀40万降卒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显赫的将军、统帅。
战国时
期秦国郿人,和李牧、廉颇、王翦齐名,并称“战国四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另外,白起,还有“人屠”的称号。
那么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人屠”并不简单的是杀人的意思。
它更能体现杀人的数量之多,场面之惨状。
我们可以明显的从这个称号中了解到,白起是个战功累累的将军。
同时,白起也是一位嗜杀、隐狠的将军。
白起一生最经典的战役便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世界古代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可以说,长平之战是在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毋庸置疑,白起是这场战争的主角,时至今日,都还有不少学者研究讨论他。
不仅是因为长平之战的规模大,更是因为白起在这场战役中最后的屠杀。
据《史记》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
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赵人大震。
”也就是说,在长平之战后,赵将兵败已经投降,但是武安君白起却坑杀了四十万的战俘。
但是,就《史记》的记载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白起是请示过秦昭王的,所以,白起背负的这个“坑杀四十万降俘”骂名其实是有些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