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法速算1加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很简单学习者只要熟记一种加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加(针对进位数)减加补,前位相加多加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比如:(1),67+48=(6+5)×10+(7-2)=115,(2)758+496=(7+5)×100+(5-0)×10+8-4=1254即可。
2,减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也同样是用一种减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减(针对借位数)加减补,前位相减多减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比如:(1),67-48=(6-5)×10+(7+2)=19,(2),758-496=(7-5)×100+(5+1)×10+8-6=262即可。
3,乘法速算:魏氏乘法速算通用公式:ab×cd=(a+1)×c×100+b×d+魏氏速算嬗数×10。
速算嬗数|=(a-c)×d+(b+d-10)×c,,速算嬗数‖=(a+b-10)×c+(d-c)×a,速算嬗数Ⅲ=a×d-‘b’(补数)×c 。
更是独秀一枝,无以伦比。
(1),用第一种速算嬗数=(a-c)×d+(b+d-10)×c,适用于首同尾任意的二位数乘法速算,比如:26×28,47×48,87×84-----等等,其嬗数一目了然分别等于“8”,“20 ”和“8”即可。
(2),用第二种速算嬗数=(a+b-10)×c+(d-c)×a适用于一因数的二位数之和接近等于“10”,另一因数的二位数之差接近等于“0”的任意二位数乘法速算,比如:28×67, 47×98, 73×88----等等,其嬗数也同样可以一目了然分别等于“2”,“5 ”和“0”即可。
(3), 用第三种速算嬗数=a×d-‘b’(补数)×c 适用于任意二位数的乘法速算。
一种速算的方法,是我国古代商人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固叫袖里吞金速算。
这种计算方法过去曾有一段歌谣流传;“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
袖里吞金速算法就是一种民间的手心算的方法,中国的商贾数学,晋商一面走路一面算账,,十个手指就是一把算盘,所以山西人平时总将一双手吞在袖里,怕泄露了他的经济秘密。
过去人们为了谋生不会轻易将这种算法的秘笈外传,一种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至少400多年名叫“袖里吞金”的速算方式也濒临失传。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公元1573年,一位名叫徐心鲁的学者,写了一本《珠盘算法》,最早描述了袖里吞金速算;公元1592年,一位名叫程大位的数学家,出版了一本《算法统筹》,首次对袖里吞金进行了详细描述。
后来商人尤其是晋商,推广使用了这门古代的速算方法。
“袖里吞金”算法是山西票号秘不外传的一门绝技,西安的一些大商家大掌柜的都会这种速算法。
袖里吞金速算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五个手指可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
每个手指的上、中、下三节分别表示1-9个数。
每节上布置着三个数码,排列的规则是分左、中、右三列,手指左边逆上(从下到上)排列1、2、3:手指中间顺下(从上到下)排列4、5、6:手指右边逆上排列7、8、9。
袖里吞金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心算办法利用大脑形象再现指算计算过程而求出结果的方法。
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虚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虚算盘来进行计算。
记数时要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相对应的手指。
其明确分工是:右手拇指/专点左手拇指,右手食指专点左手食指,右手中指专点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专点左手无名指,右手小指专点左手小指。
对应专业分工各不相扰。
哪个手指点按数,哪个手指就伸开,手指不点按数时弯屈,表示0。
它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只需两手轻轻一合,便知答数,可进行十万位以内的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两位数乘法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467=?解:13个位是33×4+6=183×6+7=253×7=2113×467=6071注:和满十要进一。
7.多位数乘以多位数口诀:前一个因数逐一乘后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第二位乘10倍,第三位乘100倍……以此类推例:33*132=?33*1=3333*3=9933*2=6699*10=99033*100=330066+990+3300=435633*132=4356注:和满十要进一。
数学中关于两位数乘法的“首同末和十”和“末同首和十”速算法。
所谓“首同末和十”,就是指两个数字相乘,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举个例子,67×63,十位数都是6,个位7+3之和刚好等于10,我告诉他,象这样的数字相乘,其实是有规律的。
就是两数的个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十位数上补0;两数相同的十位取其中一个加1后相乘,结果就是得数的千位和百位。
具体到上面的例子67×63,7×3=21,这21就是得数的后两位;6×(6+1)=6×7=42,这42就是得数的前两位,综合起来,67×63=4221。
类似,15×15=225,89×81=7209,64×66=4224,92×98=9016。
我给他讲了这个速算小“秘诀”后,小家伙已经有些兴奋了。
在“纠缠”着让我给他出完所有能出的题目并全部计算正确后,他又嚷嚷让我教他“末同首和十”的速算方法。
我告诉他,所谓“末同首和十”,就是相乘的两个数字,个位数完全相同,十位数相加之和刚好为10,举例来说,45×65,两数个位都是5,十位数4+6的结果刚好等于10。
它的计算法则是,两数相同的各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在十位上补0;两数十位数相乘后加上相同的个位数,结果就是得数的百位和千位数。
具体到上面的例子,45×65,5×5=25,这25就是得数的后两位数,4×6+5=29,这29就是得数的前面部分,因此,45×65=2925。
类似,11×91=1001,83×23=1909,74×34=2516,97×17=1649。
为了易于大家理解两位数乘法的普遍规律,这里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
通过对比大量的两位数相乘结果,我把两位数相乘的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个位,十位,十位以上即百位和千位。
(两位数相乘最大不会超过10000,所以,最大只能到千位)现举例:42×56=2352其中,得数的个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个位乘积的尾数为得数的个位数。
具体到上面例子,2×6=12,其中,2为得数的尾数,1为个位进位数;得数的十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个位与十位分别交叉相乘的和加上个位进位数总和的尾数,为得数的十位数。
具体到上面例子,2×5+4×6+1=35,其中,5为得数的十位数,3为十位进位数;得数的其余部分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十位数的乘积与十位进位数的和,就是得数的百位或千位数。
具体到上面例子,4×5+3=23。
则2和3分别是得数的千位数和百位数。
因此,42×56=2352。
再举一例,82×97,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首先确定得数的个位数,2×7=14,则得数的个位应为4;再确定得数的十位数,2×9+8×7+1=75,则得数的十位数为5;最后计算出得数的其余部分,8×9+7=79,所以,82×97=7954。
同样,用这种算法,很容易得出所有两位数乘法的积。
速算四:有条件的特殊数的速算两位数乘法速算技巧原理:设两位数分别为10A+B,10C+D,其积为S,根据多项式展开:S= (10A+B) ×(10C+D)=10A×10C+ B×10C+10A×D+ B×D,而所谓速算,就是根据其中一些相等或互补(相加为十)的关系简化上式,从而快速得出结果。
注:下文中“--”代表十位和个位,因为两位数的十位相乘得数的后面是两个零,请大家不要忘了,前积就是前两位,后积是后两位,中积为中间两位,满十前一,不足补零.A.乘法速算一.前数相同的:1.1.十位是1,个位互补,即A=C=1,B+D=10,S=(10+B+D)×10+B×D方法:百位为二,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3×1713 + 7 = 2- - (“-”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3 × 7 = 21-----------------------221即13×17= 2211.2.十位是1,个位不互补,即A=C=1, B+D≠10,S=(10+B+D)×10+A×B方法: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二个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两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5×1715 + 7 = 22- (“-”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5 × 7 = 35-----------------------255即15×17 = 2551.3.十位相同,个位互补,即A=C,B+D=10,S=A×(A+1)×10+B×D方法:十位数加1,得出的和与十位数相乘,得数为前积,个位数相乘,得数为后积例:56 × 54(5 + 1) × 5 = 30- -6 × 4 = 24----------------------30241.4.十位相同,个位不互补,即A=C,B+D≠10,S=A×(A+1)×10+A×B方法:先头加一再乘头两,得数为前积,尾乘尾,的数为后积,乘数相加,看比十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的头乘十,反之亦然例:67 × 64(6+1)×6=427×4=287+4=1111-10=14228+60=4288----------------------4288方法2:两首位相乘(即求首位的平方),得数作为前积,两尾数的和与首位相乘,得数作为中积,满十进一,两尾数相乘,得数作为后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