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论文

中央银行论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金融双语专业(本科)期末结课论文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思考作者:**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年级:11级学号:*********指导老师:句芳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思考马敏2014年4月摘要: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定义入手,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性质,及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化发展及监管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资产负债既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物质基础,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宏观金融调控的实施效果。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在干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引起广泛关注。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央行履职活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在各种金融资产中的配置的综合反映,是中央银行承担的各项职能的结果。

随着中央银行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资产负债表状况正逐步成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

从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定义可以得出: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

它表明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它是一张揭示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同样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

一、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现状(一)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不明确,难以发挥效用。

我国中央银行通过主动资产、负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发行货币,经理国库,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开展再贷款、再贴现等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每种业务都将形成一项资产或负债,并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具体情况见表1。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形成涉及到多个部门,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

在开展某项业务时,更多的是关注某项业务本身,缺乏与其他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合并考虑其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表1 资产负债业务形成情况表(二)资产负债表管理主要为被动反映,部分功能缺失。

资产负债表是央行业务的集中体现,资产。

负债表管理应当发挥反映、监督(计划、协调、控制)和提供决策信息的作用。

当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主要表现为被动反映,一项业务的发生通过会计核算系统,最终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路径表现为从业务到资产负债表。

而反向路径即从资产负债表到业务,却是不畅通的,也就是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对业务的执行过程、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为当前和未来的业务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参考的功能缺失。

(三)资产负债业务不断扩张,为资产负债表管理带来挑战。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既是货币政策操作的结果,也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坚实基础。

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同时因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我国央行自本世纪初以来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其保值增值成了一大难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央行既要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要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因此,一方面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对冲跨境资本流动以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加快了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结构失衡。

截至2012年末,我国央行资产规模达29.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占款占比80.37%。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的自主调节能力降低,如何确保资产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将资产负债的财务风险敞口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问题,为资产负债表管理带来挑战。

(四)资产负债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存在困难。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信息的来源较多,资产负债表的生成涉及多个系统,并需手工维护完成。

目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信息来源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系统(ABS)、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等多个系统以及手工编制的信息。

多个系统与手工编制并存的方式导致资产负债表信息生成的效率低下,且不便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另外,受业务系统设置的限制,部分资产负债业务信息传递不完整,无法生成深度资产负债管理信息。

二、资产业务分析(一)“外汇”大幅增长2009年末,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为22.75万亿元,比2001年的4.25万亿元增加18.50万亿元,增长4倍有余。

外汇资产持续较快增长是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主因,至2009年末,外汇资产从2001年的1.88万亿元增至17.52万亿元。

外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从44.2%提升到76.8%。

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使外汇占款快速提升,形成外汇资产占比一枝独秀的局面,迫使人民银行被动地大量投放货币,同时为了调控流动性,还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

(二)“对金融机构债权”所占比重呈下行走势2001年这一比例为33.2%,2009年降低到8.2%。

占比大幅下降,绝对量变化不大,这反映了通过再贷款等机制来调控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力度,在货币政策关注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三)“对政府债权”比重增加“对政府债权”主要反映的是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数额。

从2001年至2009年,该项目增长了1.29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则基本未变,反映了公开市场业务规模明显扩大。

三、负债业务分析(一) “储备货币”快速增长从2001年到2009年,人民银行总负债(包括所有者权益)从4.25万亿元增加到了22.75万亿元。

“储备货币”项目从3.99万亿元增加到14.40万亿元,增长2.6l倍;其中的“货币发行”项目从1.69万亿元增长到4.16万亿元,增长1.46倍,增速明显低于“储备货币”。

这说明,近10年来,人民银行主要不是通过“货币发行”来调整债务性资金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而是通过“储备货币”的其余部分一“金融机构存款”从金融运行中获得资金,它的增减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松。

(二) “债券发行”和“政府存款”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行债券”从2001年的零增长到2009年4.2l万亿元,“政府存款”从2001年0.29万亿元增长到2009年2.12万亿元,它们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货币发行”和“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率。

因此,一方面成为人民银行负债资金的重要来源,从而成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降低了“储备货币”在总负债中的比重。

市场机制在债券发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再加上中央银行难以掌控政府存款的数额,所以,这些资金在负债中的比重上升,意味着人民银行对负债的掌控能力有所弱化。

(三) “其他负债”比重上升显著“其他负债”从2001年的对中央银行总负债的减项(即负数)转为2009年在总负债中占比达到8.22%,说明在金融机构存款和发行债券之外,人民银行对其他负债的资金来源依赖程度提高了,它将影响货币政策的选择。

四、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机制建设相关建议(一)明确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整合资产负债业务信息。

我国中央银行业务种类多、数量大且较为分散。

从开展一项业务到形成一项资产或负债,再到反映至资产负债表是一条较长的链条,涉及到多个部门。

为了充分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效用,应明确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

这一主体可以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也可以是形成资产、负债业务的多个主体的联合体。

管理主体的确立有助于有效整合资产负债业务信息,深度挖掘资产负债数据信息。

开展每项业务可以依据整合的资产负债业务信息,考虑其对央行整体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影响,以及其对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二)加强主动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效用。

资产负债表管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和协调统一为原则,前瞻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对央行整体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控制。

因此,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一定是一个主动的,需要多部门协调的过程。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应在做好资产负债信息反映的基础上,逐步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及提供业务决策信息的功能。

资产负债表管理对资产负债组合进行全面协调,贯穿于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全过程。

在计划阶段,应从资产负债表整体审视货币政策业务的开展;在实施阶段,应协调该项业务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对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业务顺利开展;在完成阶段,应深入分析业务开展对央行整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结果,并为未来业务的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三)优化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增加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我国央行的总资产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4.5万亿美元),超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

从结构来看,外汇资产占绝对比重。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结构失衡源于外汇资产大幅增长,是一种被动行为。

为有效对冲巨额外汇资产,需不断增加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和频率,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应合理配置外汇资产,控制资产负债规模,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和操作空间,增加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银行2001-2009年年度报告[2]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货币政策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宏观研究[M].海南金融,2009;10[3]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研究。

金融会计,2014年第2期[4]王国刚.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金融评论2010,2(1)[5]徐洪才.高度关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失衡问题,中国金融·2010 年第 6 期[6]万剑韬.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建议,财政金融,2010(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