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学论文

中央银行学论文

(一) 新西兰
1990 年 3 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正式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自第一次石油冲击 以来,新西兰在大部分时间中经历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累积通货膨胀(以 CPI 为基础的) 在 1974—1988 年(包括 1988 年)之间为 480%。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深深扎根于新西兰社 会之中,社会危机促成了 1989 年 12 月《新西兰储备银行法》(RBA)的通过,该法案要求 新西兰储备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与维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为经济目标”。政 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签订的第一个《政策目标协议》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具体数字目标和这些 目标将要实现的日期,在开始时,价格稳定的目标被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在 0—2%。
国家
平均 通胀率
中央银行 独立性 指数
平均 国家
通胀率
中央银行 独立性 指数
意大利
13.7
1/2
丹麦
8.8
2
8
2
新西兰
12.0
1
比利时 6.9
2
英国
10.7
2
美国
6.9
3
芬兰
9.8
2
日本
6.4
3
澳大利亚
9.7
1
荷兰
5.5
2
法国
9.2
2
瑞士
4.4
4
瑞典
8.7
2
德国
4.1
4
“我坚信:要达到可能的最高水平的生产率、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物价稳定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
-----艾伦·格林斯潘(1995) 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通货膨胀目标写入法律中,并明确规定由一个政治独立的 中央银行来对它负责,通货膨胀目标制正在取代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目标。与此同时,全 球范围内出现了增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趋势,这一趋势得到这样一种理论的支持:独立的中 央银行比受制于政府的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和实际变量,即:通货膨胀率 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四)芬兰
1992 年 9 月芬兰放弃芬兰币钉住欧洲货币单位的汇率制度后开始实行的通货膨胀目标 制,旨在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并以此进一步降低利率,以为芬兰在 90 年代初 处于大规模经济危机和银行危机之中。
与其他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不同的是,芬兰银行从不公布通货膨胀报告,货 币政策的透明度较低。1998 年 1 月,根据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第二阶段的要求,芬兰修订 了《芬兰银行法》。至此,芬兰银行才获得事实上的政治独立性,但时间相对较晚。
库克曼、韦伯、内亚普惕的研究则表明,在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 呈反向关系,而在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发现这种关系。
Berger、Hann 和 Eijfinger(2001)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有明显 的负相关关系,即独立性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即使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负向相关关系成 立,也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一定有因果关系,比如,在一个有较强央行独立性的国家,可能 有较为严格完善的经济制度,包括货币制度和财政制度。这样应付通货膨胀就较为有力,从 而通胀率就较低,在这里,尽管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负向相关,但是低通货膨胀率并不是 央行独立性带来的,是第三方因素导致两者负相关。Adam Posen 多年来一直对央行独立性 提出各种批评和质疑,在经典论文(1993)中,Posen 认为,尽管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存 在明显的负相关,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在政策独立性方面,1997 年成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议事机构,没有货币 政策最终决策权。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务院的行政隶属和制定货币政策权力的有限性,使 得其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实施其保持币值稳定的制动作 用。
蔡志刚(2004 年)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颁布 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明显上升。独立性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明确了货币政策目 标、中央银行不再对财政透支、中央银行拥有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而在中央银行的 人事任免、决策方式和决策权力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伏润民(2004)也对我国中央银 行独立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指数从 1986 年的 2 点上升到 1995 年的 6 点。其中,经济独立性由 1 点上升到 4 点,而政治独立性(人事独立性和政策 独立性)的变化较小,只从 1 点上升到 2 点。从总的来说,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一定 的差距。
年期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表 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
关系对照。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受到政府基本操纵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中央银行具有
高度独立性国家的几乎 3.3 倍,总体情况是: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
度就越弱。
表 1 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对照表
1.在人事独立性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 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但对其任职时间并没有明确 规定。虽然法律了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开展业务过程中,不受地方政府、 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从行政地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是隶属于国务院
大到包括较不发达国家时就会崩溃。
图 1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J.Bradford DeLong and Lawrence,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Long-Run Growth”,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Fourth Quarter 1992.p.14.
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探究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金融 1 班 李金云 20103069221)
: 摘要 在金融理论界,学者们已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
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在实践中,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法律框架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稳定 物价或币值,并赋予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为经 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三)西班牙
经历了长期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治理之后,1994 年 11 月 28 日,西班牙 银行的行长在西班牙议会经济事务委员会的讲话中,宣布从 1995 年 1 月起实行通货膨胀目 标制,在 1999 年 1 月加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前一直按此框架运作,这一宣布是根据《西 班牙银行自主权法》(遵循《1993 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制定的)进行的。《西 班牙银行自主权法》确定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赋予西班牙银行运用政策工具的 独立性,禁止对政府支出融资,并制定了加强透明度和责任追究制的具体措施。
综上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央行独立性和通 货膨胀之间反向关系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伴随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通货膨胀 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三、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日益提高,但中央银行权力的行使, 仍在许多方面受到制约。我国近三十年来物价频繁波动,与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有着一定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物价水平的稳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 性。
通货膨胀目标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设定,并须经政府认可,通货膨胀目标被定义为整 个经济周期内平均基本通货膨胀率达到 2%—3%。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明确地定义“基底消费 物价指数”目标,并剔除了很多项目。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操作工具为现金利率。现行汇率 为浮动利率。
澳大利亚在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后,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增强,实现了历 史上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J.Bradford DeLong and Lawrence,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Long-Run Growth”,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Fourth Quarter 1992.p.14.
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这是因为:一个国家
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府,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它
就越可能为政府财政赤字融通资金,就越可能为取得低失业甚至仅仅是暂时的低失业而接受
通货膨胀。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的 Parkin 和 Bade(1987)对于 12 个国家在 1973 年—1986
新西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独特特征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和独立性在不断加强,同时也赋 予中央银行更富独立性的操作工具。
(二)澳大利亚
经历了长期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率降低至 2%以下)之后, 1993 年 4 月,澳大利亚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此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名义“锚”,因为自 1985 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放弃 货币目标后,这个“锚”就消失了。
的一个部级机关。另外,该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把金融宏观调控这样重 大而艰巨的工作压在一个人的肩上,只能听命于政府,必然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对政府的高度 依附性。
2.在经济独立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 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 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贷款。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出纳和弥补财政赤 字的工具的局面,经济独立性有了明显增强。
但主流的看法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中 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提高央行独立性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