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秋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可编辑)+答案详解+评分标准

2020秋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可编辑)+答案详解+评分标准

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本试卷共12页,38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日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与细胞核的一些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B.有双层膜结构,能合成生物大分子C.内有DNA和RNA,能合成和消耗ATPD.同时存在于除根细胞之外的其他植物细胞中2.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耐盐碱“海水稻”,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Na+排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及消耗能量B.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会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C.该转运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以获得纯合的多倍体植株B.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固定后,可用健那绿染色观察线粒体C.统计视野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数,可用于估算各时期的时长比例D.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色,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4.HIV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cDNA。

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ZT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B.AZT可与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C.AZT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D.AZT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5.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所示。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的复制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6.某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正常,若系谱图中5号和6号的子代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则下列推理成立的是A.5号和6号为近亲婚配,子代遗传病发病率高B.1号和2号均为纯合子,且各只产生一种配子C.7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4,8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3/7D.不考虑性别,3号和4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有4种7.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B.“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磺,“硝”指的是硝酸D.“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8.某有机化工原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10.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

如图,我国学者发现T°C时,甲醇(CH3OH)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如下:反应I: CH3OH(g)=CO(g)+2H2 (g) ∆H1= a kJ/mol反应Ⅱ: CO(g)+H2O(g)=CO2 (g)+H2 (g) ∆H2=-b kJ/mol (b>0)总反应: CH3OH(g)+H2O(g)=CO2 (g)+3H2(g) ∆H3= c 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I是放热反应B.1mol CH3OH(g)和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 CO2(g)和3mol H2(g)的总能量C.c>0D.优良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并减少∆H3,节约了能源。

11.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下表:弱酸化学式 HAH 2B电离平衡常数(25 ℃)K a =1.7×10-6 K a1=1.3×10-3 K a2=5.6×10-8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aHB 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大小为:c (Na +)>c (HB -)>c (B 2-)>c (H 2B)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 关系为:pH(Na 2B)>pH(NaHB)>pH(NaA)C .向Na 2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 2-+2HA===2A -+H 2BD .将a mol/L 的HA 溶液与a mol/L 的NaA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 (Na +)>c (A -)12.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可以处理宇航员排出的粪便,同时得到电能。

美国宇航局设计的方案是:用微生物中的芽孢杆菌来处理粪便产生氨气,氨气与氧气分别通入燃料电池两极,最终生成常见的无毒物质。

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电极是负极,b 电极是正极B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是C .正极区,每消耗标准状况下,a 向b 电极转移电子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由a 经负载流向b 电极,再穿过离子交换膜回到a 电极1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C .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CH 4弱D .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 )芽孢杆菌e - a 电极e -e - b 电极e - H+ H +H + H +e -e - 负载 粪便 NH 3 O 2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

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16.如图所示,一铁块压着一张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较大速度v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上的P 点,若以2v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A.仍在P点B.在P点左侧C.在P点右侧不远处D.在P点右侧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17.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

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3nkT B.32nkTC.2nkT D.nkT18.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小球,该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点静止开始下落的相同小球将( )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5d处返回19.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则( )A.t=2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20. 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

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0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

则在该弯道处, (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B.车速只要低于v0,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车速虽然高于v0,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 v0的值变小21.如图所示,一带电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从绝缘粗糙水平面上的P点向固定的带电物体B运动,当A向右运动距离s时速度减为零,那么当物体A运动到2s处时,物体A的 ( )(A、B相距够远,可看成点电荷)A.动能可能等于初动能的一半B.动能可能大于初动能的一半C.动能可能小于初动能的一半D.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能大于其动能变化量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每空1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的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