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执信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4 页,38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Fe 56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成分和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与某些无机盐有关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C.破坏水绵的核仁会影响核糖体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颤藻在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C.该图为有丝分裂,则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中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 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地理隔离必然会导致生殖隔离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4.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
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D.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5.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的结构③的排列方式不同B. 神经细胞去极化时Na+通过②进入细胞,且不需要A TPC. 氧气进入细胞可用b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D. 将③包裹大分子药物,定向送入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性6.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C.《三大有机物的鉴定实验》还原性糖类和脂肪的鉴定原理相同,都是用显微观察法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B.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C.MgO、Al2O3是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常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8.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3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 AB.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28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2-二甲基丁烷与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数目相同B.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密度都比水大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1.现有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和Y、Z和W分别位于同主族,Y和Z位于同周期,X与Z、W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W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W>Y>X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D.Y、Z、W三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2.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B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C 钠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钠块熔化,最终得淡黄色固体熔点:Na2O2>Na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13.已知:T℃时,Ksp(CaSO4)=4.90×10-5、Ksp(CaCO3)=2.8×10-9、Ksp(PbCO3)=8.4×10-14,三种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pM=-lgc(阴离子)、pN=-lgc(阳离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线代表的是PbCO3B.T℃时,向10 mL水中加入CaCO3和PbCO3至二者均饱和,溶液中c(Ca2+):c(Pb2+)=3×10-5C.T℃时,向CaSO4沉淀中加入1 mol•L-1的Na2CO3溶液,CaSO4沉淀会转化为CaCO3沉淀D.T℃时,向CaCO3悬浊液中加入NH4Cl固体,会使图象中d点向f点转化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15.如图所示,小球A、B通过一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它们都穿在一根竖直杆上.当两球平衡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和2θ,假设装置中各处摩擦均不计,则A、B球的质量之比为A.2cosθ:1 B.1:2cosθC.tanθ:1 D.1:2sinθ16.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17.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许多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沿纸面内,由x轴负方向与y轴正方向之间各个方向从原点O射入磁场区域。
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可能经过的区域,其中R=mv/qB,正确的图是18.正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从t1时刻到时刻t2受到恒定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物块做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在t1时刻的速度与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A.物块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块的位移可能为零C.合外力对物块做功一定为零D.F一定对物块做正功19.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的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
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A的高度延伸到太空深处,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降低成本地发射绕地人造卫星。
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B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C相比较A.B的线速度大于C的线速度B.B的线速度小于C的线速度C.若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离心运动D.若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近心运动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初态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点,P由中点向上移动到顶端的过程中A.电源的内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电源的效率先减小后增大C.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D.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v从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的底端2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滑行,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轨道平面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磁场中,两导轨上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轨道与金属杆ab的电阻均不计,金属杆向上滑行到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到底端,则金属杆vA.在上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02B.在上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C.在上滑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减少的动能D.在上滑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大于下滑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 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a)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b)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c)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