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法:献血与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卫生法:献血与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卫医发[2006]25号
事件经过:
一名个体供血者于2003年1月-2004年7月, 在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供血15次,接受 其血液的25人,6人调查前死亡,18人确认 爱滋病毒感染(已有2人死亡,16人为爱滋病 毒携带者),1人爱滋病毒抗体阳性。
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存在问题:
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在开展采供血工作期 间,存在短间隔采血、漏检、未按试剂说明书要 求检测、未进行室内质控、工作记录不规范等严 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行为和问题。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
第一章:献血者(或供血者)体检操作规程 第二章:塑料袋采血操作规程 第三章: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第四章:化验操作规程 第五章: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第六章:血型血清学操作规程 第七章:HLA血清学操作规程 第八章:血小板血清学操作规程
卫生部关于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 输血传播爱滋病事件的通报
案例导读一
2015年1月,有媒体报道福州一名5岁 女童毛毛于2010年在先心病手术治疗期间, 曾先后输注8位献血者的血液,其中1名陈姓 献血者目前的HIV(即艾滋病病毒)病原学 检测为阳性。毛毛疑似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 滋病病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福建省卫计 委最新通报称,经过调查,一名曾给毛毛献 血的献血者HIV抗体检测现为阳性,调查组 专家认为,毛毛因输入“窗口期”血液感染 HIV的可能性极大。
献血法律制度
立法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爆发出英国、法国、 加拿大、日本、印度、利比亚因血液质量造成输血感染 爱滋病毒事件。 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Ⅷ因 子而感染爱滋病毒。 1991年,发现河北省固安县卖血者丙肝病毒感染率 70%左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河南省因非法采供血数万人感 染爱滋病毒。
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
(国际输血协会制定)
1、在任何情况下,献血,包括捐献用于移植 的造血组织,必须完全是自愿和无偿的, 不应让捐献者承担任何形式的压力。献血 者必须给予知情同意,同意捐献血液和血 液成分,并且同意输血服务机构合法使用 其血液。
2、必须让病人了解输血存在的已知危险和好 处,以及/或者替代性治疗。病人有权接受或 拒绝输血。任何事先的指导都必须得到尊重。
其健康
3.血站
(1)概念 血站,是指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2)类型 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4.临床用血流程
(1)流程 血液:
献血者-血站-医疗机构-患者
血液制品:
供血者-单采血浆站-血制品公司-医疗机构-患者
(2)临床用血法律制度的特点
血液管理:法律层次、公益事业、无偿献血
血液制品管理:法规层次、商业性、有偿供血
(3)采集血液 献血者健康检查 过程? 献血量和献血间隔 献血量: 献血间隔:
案例三
2011年,名为“xylxjh”的网友在东方论坛发表题 为《真的只有流血又流泪这样一个终局吗(一次善 举毁了20岁女孩毕生的幸福)》帖子,称他女儿为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2011届毕业生,去年暑 假期间,到宁波市亚细亚献血车上献血300毫升, 回家后感到头晕,随后在去洗手间的路上晕倒并左 眼撞上椅角,终极导致失明。帖子称,事变产生后, 血站引导探访过其女儿,也曾辅助接洽医生,但最 后面对失明跟巨额的医疗费用,“百般推辞没出过 一分医治用度”。
思考
什么是窗口期? 为何输入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仍不能避免发
生感染的可能?Biblioteka 输入合格血液传播疾病的原因
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和“漏检率” 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
国标对血液检验要求
血型:ABO、Rh(D) Hb(血红蛋白) ALT(丙氨酸转氨酶) HBsAg: 阴性 抗-HCV: 阴性 抗-HIV: 阴性 梅毒试验: 阴性
思考
什么是亲友互助献血? 什么是优先用血权? 为何采供血不足?会有什么危害后果?
1.临床用血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临床用血包括血液和血液制品 血液 血液制品
2.无偿献血
无报酬,自愿捐献自身血液 主体:年龄? 用途:用于临床,挽救伤病者的生命,维护
输血可能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HIV、HBV、HCV、HDV、HEV、 HGV、TTV、CMV、EBV、HPVB19、 HTLV、SARSV
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疟原虫、克-雅氏 病
案例导读二(视频)
2012年2月,武汉市暂停亲友互助献血 制度,市民郑加武不得不多花13万元为父治 病。14日,武汉市血液中心副主任姚立向本 报回应表示,卫生局正在研究规范互助献血 制度的实施办法。一旦实施办法成熟,未来 在淡季缺血时可能会重新启动互助献血
案例五:
产妇崔××于2007年10月26日入住太原市×厂矿职工 医院,分娩过程出现难产,行剖腹产手术,手术过程发 生出血,需要输血,医院血库没有备血,急忙让家属持取 血本到血站取血,近2小时取回血给予输注,期间虽然大 量补液,但因出血量大,出现休克,后将子宫切除,恢复出 院后检查发现存在阴道粘连等后遗症,还需手术治疗。 形成医疗纠纷,协商赔偿××万元。是谁的错?
《刑法》第334条第二款:经国家主管部门 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 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 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
引入两个难点:
*关于自体储血的注意事项 *关于临时采血的有关规定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共七章38条,从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 输血申请到给患者输血结束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是临床输血法定的基本操作规范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输血申请(特别注意输血风险的告知!) 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四章:交叉配血 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储存 第六章:发血 第七章:输血(特别注意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
3、在病人无法事先给予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实施输血治疗必须以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为 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