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章_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3

第二十章_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3


第四节 临床用血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 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 构可临时采集血液,但应根据《献血法》的规定,确保采 血用血安全。 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①国家提倡并指导择 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所谓患者自身储血。是指患者在 手术前先将自己的血液提前抽出储存起来,待手术时将提 前献出的血液再回输给自己。这样既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又可以保证用血安全。②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 社会互助献血。血站应当建立相应制度,改善技术条件和 设备条件,向开展亲友、社会互助献血的医疗机构提供方 便、及时、安全的服务。
主 讲郑 人大 一 付附 宵院 靖
管献 理血 法和 律血 液
第十二章 献血和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五年十班 第一小组
关于献血你究竟知道多少??
• 中国输血史始于19世纪初
• 1918年,刘瑞恒在上海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血型 • 1921-1932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在临床开展直接 输血 • 1944年,在昆明成立了军医署血库 • 1947年9月,南京中央医院血库成立 • 1953年,解放军后勤部在沈阳建立了新中国第一 个大型血库 • 1984年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全国提倡无偿 献血 •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 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 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 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节 血站管理
• 监督管理
卫生部主管全国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 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其对采供血活动 履行下列职责: ①制定临床用血储存、配送管理办法,并监督 实施;②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血站管理职责 进行监督检查;③对辖区内血站执业活动进行日 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采供血质量的不定期抽 检;④对辖区内临床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⑤ 对违反《血站管理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四节 临床用血管理
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一)输血申请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 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 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三)交叉配血 (四)血液入库、核对、储存 (五)发血 (六)输血 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 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六节 法律责任
•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法 律责任 《献血法》18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 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① 非法采集血液的;②血站、 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③非法 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第六节 法律责任
• 二、违反《血站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 • 三、违反《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法律责 任
第六节 法律责任
• 刑法相关规定: 第333条: 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组织卖血罪) 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卖 血罪) 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 23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
• 《献血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 血制度。”
无偿献血制度,能够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同 时,它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 能够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节 无偿献血的法律规定
无偿献血的对象
《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 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提倡个人、家庭、亲友、单位及 社会互助献血。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 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 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 工作。 • 《献血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 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 (二)一般血站的设置 • 一般血站的设置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来批准,并报卫生 部备案。 血液中心应当设置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 • 中心血站应当设置在设区的市。直辖市、省会市、自 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尚 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 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 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 合医院内。 • 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血站与单采血浆站不得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献血法的概念 献血法是调整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活动中产 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 后期。
第二节 无偿献血的法律规定
•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 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二 十世纪30年代建议和提倡的。经过多年努力,世界上许多 国家正在或者已经从公民有偿献血过渡到无偿献血。
第二节 无偿献血的法律规定
• 四、采血与供血 • (一)采血与供血机构 • 在我国,血站是最主要的采血与供血机构。 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 益性卫生机构。 • (二)无偿献血的采血量、时间间隔及用途的规 定 •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 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 繁采集血液。 •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 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 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 供应血液制品罪) 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 血液制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 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 血液制品事故罪)
第二节 无偿献血的法律规定
• (三)无偿献血者的证书和补贴 • 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 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无偿献血证书是献血 者的荣誉证书。同时,在献血者以后需要 用血的时候,该证书还是优惠用血的主要 凭证。对无偿献血证书 必须编号、加盖公章, 并且对其发放情况做好 登记备案。
郭明义献血
第四节 临床用血管理
一、临床用血的原则
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献血法》规定,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 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 品生产单位。 公民临床用血时须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 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述费用 ;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 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述 费用。
第六节 法律责任
21条:血站违反《献血法》的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 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 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对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条: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献血法》的规定, 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 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郭明义从1990年到2010年上半年,已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他身体 全部血液量的10倍多。2008年12月,郭明义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 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第三节 血站管理
• 一、血站的概念和种类 • (一)血站的概念 • 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
公益性卫生机构。 • 首先,血站的职责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其次,它 属于公益性卫生机构,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或其他社会 组织。
第三节 血站管理
• (二)血站的种类
• 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 1.一般血站 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 • 2.特殊血站 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卫生部根据医学 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第三节 血站管理
• 二、血站的设置
• (一)血站设置规划的制定 • 卫生部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 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 规划的指导。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 上述卫生部制定的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 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 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 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节 血站管理
• 血站供血的基本要求
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 品种、规格、数量、活性、血型无差错;未经检测或者检 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血液的包装、储存、运输应当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 范》的要求。血液包装袋上应当标明:①血站的名称及其 许可证号;②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③血型;④血液品种; ⑤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⑥有效日期及时 间;⑦储存条件。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第六节 法律责任
19条:血站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 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 改正;给献血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20条:临床用血的包装、储运、运输,不符 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下,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