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互感现象,了解互感的应用与防止;
(2)知道自感现象,理解它产生的机理和起到的作用;
(3)能够判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并会用它解释一些现象;
(4)知道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决定因素,知道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5)了解自感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2.科学思维、实验探究
通过三个自感实验的观察、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演示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物理知识的奥秘。
(2)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营造科研的氛围;
(3)通过了解互感和自感的应用和防止,体会物理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之美。
【教学重点】
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自感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演示实验:我们先做一个类似于法拉第想当年的线圈实验。
这是两个线圈,数字之比表示匝数之比。
这是闭合铁芯,由绝缘的硅钢片叠加而成。
现在我把线圈套在闭合铁芯上,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蓝色线圈与灯泡组成闭合回路,红色线圈与开关、电源接在一起。
闭合铁芯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贯穿两个线圈。
注意啊,小灯泡并没有用导线与电源直接相连,而是用线圈套在闭合铁芯上。
下面请一个同学上台配合一下,帮助老师检查一下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闭合开关。
学生活动:一学生上台检查一下电路连接并闭合开关;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与电源直接相连的小灯泡亮了呢?能量从何而来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互感和自感。
二、新课教学
㈠探究互感现象
教师启发:其实这也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你能解释吗?为什么小灯泡亮了?
学生回答:红色的线圈与电源相连,电流激发的磁感线通过闭合铁芯穿过蓝色的线圈,因为连接的是交流电源,电流大小和方向时刻变化,所以磁场、磁通量变化,在蓝色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小灯泡就亮了。
教师引出概念: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正是互感现象,将电源的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小灯泡亮了。
互感现象在生产生活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咱这套装置就是变压器,什么作用呢,比如吧220V 电压变成5V,给手机充电。
具体内容呢,咱下一章再深入研究。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互感现象有什么应用吗?
学生讨论回答:手机无线充电,正是互感现象把电能从充电器的线圈传递到手机的线圈,给手机充电。
互感现象不仅仅传递能量,也能传送广播信号,例如收音机的“磁性天线”。
凡事有利必有弊,因为互感现象可以在任何两个靠的近电路间产生,所以在电子电路容易因此而受到干扰,那就得想办法屏蔽或减少干扰。
㈡探究通电自感现象
教师引导:2 个线圈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互感,那么一个线圈呢?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吗?怎样操作呢?
学生回答:可以闭合或断开开关,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磁通量变化,就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追问:如果给这个线圈串联灯泡,那你猜猜,闭合开关,应该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电流应该慢慢变大,灯泡慢慢变亮。
教师实验:现在我改造电路,然后闭合开关,大家看看灯泡有没有慢慢变亮?没有什么感觉啊,是不是我们刚才的理论推导错了?没有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哪位同学有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电路:说的也是,有比较才有发现,那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一个对比电路吧,大家讨论一下。
哪位同学上台画一下自己的电路图?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活动:上台展示设计的对比电路,并操作。
学生观察并描述:灯泡A1 立刻正常发光,A2 亮的慢一点。
教师引导:太神奇了,为什么呢?能用电磁感应知识解释吗?
学生讨论总结:闭合开关,电流增大,磁通量增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所以通过A2 的电流只能逐渐增大,灯泡A2 只能逐渐亮起来。
而灯泡A1 仅仅和滑动变阻器相连,立即熄灭了。
教师引入概念: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产生的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㈢探究断电自感现象
教师引导:如果断开开关,有自感现象吗?真的吗?咱一起来看看,老师操作,断开开关,大家注意,有什么不同吗?没有什么不同呀?怎么改进一下?因为线圈这个支路的电阻一定,没法改变,所以我先让A1 很暗,我断开开关,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
我再让A1 很亮,也没有什么不同。
干脆,我直接用这个电路吧,线圈没有串联灯泡,阻值更小,咱试试怎样?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A 灯闪亮一下才熄灭。
教师引导:太奇妙了,太有趣了,能解释吗?我准备了几个小问题,请
大家讨论,
1、电源断开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减小,这时会出现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
动势的作用
使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的更快些还是更慢些?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线圈可以看作一个电源,它能向外供电。
由于开关
已经断开,线圈提供的感应电流将沿什么途径流动
3、开关断开后,通过灯泡的感应电流与原来通过它的电流方向是否一
致?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活动:通过灯泡的感应电流与原来通过它的电流方向真的不同吗?
确定吗?实践出真知,我将灯泡拿掉,与线圈并联安装了2 个发光二极管。
闭合开关,绿色二极管亮了,说明正向导通,下面这个二极管不亮,说
明反接了,电流向右过不去。
现在我断开开关,大家注意看。
能描述一下现象吗?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观察、思考、解释;上面的绿色二极管立即熄灭了,下面的二极管仅
仅亮了一下就熄灭了。
断开开关后,线圈中的电流在新的闭合回路中继
续向前流动,所以向左流过下面的二极管,二极管亮一下就熄灭了。
师生活动:太好了,下面咱一起画一画通过灯泡中电流变化。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一下,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什
么关系吗?对原电流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学生总结:导体电流增加时,阻碍电流增加,此时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
电流方向相反;导体电流减小时,阻碍电流减小,此时自感电动势方向
与原电流方向相同。
对电流的影响,就是阻碍电流的增加或减小。
教师活动:实验表明,磁感应强度正比于电流,所以磁通量变化正比于
电流变化,所以可以说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率. 实验表明,线圈越大,越粗,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
另外,带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感系数的单位:亨利,简称亨,符号是H。
常用单位:毫亨(m H)微亨(μH)
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变化率,断开开关时,电流变化非常快,所以自感电动势很大很大。
我们日光灯,就是利用了断电自感电动势很大的特点,将灯管中的惰性气体电离,发光的。
当然,也有不利一面,在有较大线圈的电路中,断开开关,会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在金属片间产生电火花,甚至会造成人身伤害,怎么办呢?可以把大型用电器的开关装在金属壳中,或者浸入绝缘油中。
㈢探讨磁场的能量
教师提出问题:既然断电自感电动势很大,由I=U/R 可知,电流就应该很大。
断电自感中灯泡闪亮一下就是这个原因,对吗?
学生活动:I=U/R 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通电线圈不是纯电阻,因为
它储存了磁场能,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线圈的磁场能,一部分转化为灯泡的光能和内能。
断电自感中,断开开关,灯泡还能闪一下再熄灭,因为已经与电源断开了,所以这个能量只能来自于线圈中的磁场。
自感电动势的效果是阻碍原电流变化,怎么能增大电流呢。
图中灯泡之所以闪亮一下,是因为,稳定时线圈电阻小,电流大比灯泡中的电流大。
断开开关,线圈中的本来很大的电流流过灯泡,灯泡就闪亮一下。
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收获满满,能总结一下我们这节
课吗?
学生活动:用做实验对比的方法,学习了互感和自感,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中的线圈电流只能逐渐变化,不能突变,还学习了互感和自感的应用与防止,还有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四、课后拓展
利用电磁炉工作时可以让灯泡发光。
课后查阅电磁炉的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并以“无火也能做饭”为主题写篇小文章,并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成就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