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原则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九章风险管理原则本书第四章曾简单介绍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概念,而本章将对风险及风险管理原则和程序作更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第一节风险概览一、风险的定义由于现代社会活动甚为复杂,每个人及各行各业每天都必须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未发展出一个简易明了、大家一致认同的说辞。
经济学家、行为科学家、风险理论学家、统计学家以及精算师,均有自己的风险观念。
在理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把风险视为机会,认为风险越大可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大,相应可能遭受的损失也越大;第二种观点把风险视为危机,认为风险是消极的事件,可能产生损失,这常常是大多数企业所理解的风险;第三种观点介于两者之间,也更为学术,认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
在实务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理解。
一般来说,风险的定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
由于对未来事情的发生难以预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常会遭遇到许多的不确定性,令企业经营者产生恐惧、忧虑,使得企业经营的绩效降低。
相反地,不确定性并非全是风险,亦有充满希望的一面,为企业经营者带来希望、光明、迈向成功,获得盈利。
因此,从主观观点而言,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意指:(1)发生与否不确定 (2)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发生的状况不确定; (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二)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
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例如某企业一年中遭受损失的概率介于 0与 l之间。
若概率为 0,即表示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会遭受损失;若概率为 1,则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必定会发生损失;若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火灾损失的概率为 0.5,亦表示该企业遭受火灾损失的风险可能在未来的两年中发生一次。
因此,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越大,风险也越大。
二、风险的特性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损失性和可变性四种特性。
(一)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企业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
企业只能采取风险管理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二)风险具有普遍性在现代社会,个体或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风险,且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例如,核能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核子辐射、核子污染的风险;航空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意外发生时的巨大损失的风险。
(三)风险具有损失性只要风险存在,就一定有发生损失的可能。
如果风险发生之后不会有损失,那么就没必要研究风险了。
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社会财富的损失和经济价值的减少,因此才使得个体或企业寻求应对风险的方法。
(四)风险具有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具有可转化的特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而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与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风险的变化。
例如科学发明和文明进步,都可能使风险因素发生变动。
三、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种类在商业活动的层面上,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行业风险行业风险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
企业选择在哪个行业中经营显得非常关键。
在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行业风险时,以下几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1.生命周期阶段。
如本书第二章所述,行业有生命周期。
企业会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最后的衰退期。
显然,处于成长期的行业会比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有利得多。
波动性。
波动性是与变化相关的一个指标。
波动性行业是指成长迅速变化,充满上下起伏的行业。
波动性行业会涉及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计划和决策变得更难。
波动性行业包括电子业、软件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集中程度。
对企业来说,比较好的情况是在一个受保护的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就像某些国家公用事业公司或国家政府所管理的公司一样。
但是,随着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国家企业私有化、关税壁垒降低,以及新兴行业与成熟公司的相互竞争,这些垄断地位已经被推翻,而且各行业变得更具竞争性。
(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可简单定义为经营企业时面临的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所做的所有决策都具有风险,管理层不能保证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
例如,每次雇用新的员工,他们都会面临风险。
如果该员工表现不良怎么办如果他不遵守指示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犯错误怎么办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公司和个人为了获取利润也会承担风险。
如果他们能盈利,那么企业就会发展并为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创造财富。
经营风险的广义标准定义是指由于采用的战略不当,资源不足,或者经济环境或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而不能达成经营目标的风险。
它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性风险、项目风险、信用风险、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和声誉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有时也称为财务风险或价格风险,它指由于市价的变化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企业需要管理的主要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困利率提高或降低而产生预期之外损失的风险。
(2)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或货币风险是由汇率变动的可能性,以及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导致的。
(3)商品价格风险。
主要商品的价格出人意料地上涨或下跌,可能使业务面临风险。
提供商品的公司,比如石油公司和农产品公司,会直接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同样地,依靠使用日用品的公司,也会遭受来自价格变动的风险。
商品价格风险会影响到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如制造商、各国政府、加工商和批发商。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商品采购成本增加,减少交易利润。
价格风险也会影响到商品生产者。
如果商品价格下降,生产收入也会降低,从而减少企业所得。
价格风险是影响商品生产者的最大风险,因此应加以管理。
商品价格可能由本国货币决定,便于本地客户业务的进行。
然而,当一个商品通常由另一种货币进行交易却由本国货币定价时,汇率将是商品总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汇率风险仍需要加以考虑。
一些公司通过提供国内商品价格帮助他们的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企业可在一段时间内制定商品价格,或者可以转嫁商品价格变化,但允许用户使用固定汇率计算国内价格。
对于后者,供应商有效地承担了汇率风险。
两种情况对于小型企业或那些只偶尔购买商品并且自己不愿管理风险的企业来说都是有所帮助的。
(4)股票价格风险。
股票价格风险影响企业股票或其他资产的投资者,其表现是与股票价格相联系的。
例如,若企业须为员工保持足够的养老基金,则暴露于股票价格风险,因其回报率取决于一系列的股票红利以及股票价格变动产生的资本利得。
对该风险的敞口可能是一只股票或几只股票,也、可能是一个行业或整个市场。
股票价格风险也影响到企业通过出售股票和相关证券进行融资的能力。
因此,股权风险与企业获取足够资本或流动资金的能力有关。
对以上四类风险而言,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可能会互相关联。
对于承包商来说,这些市场风险可能会极其严重。
当对一项完工时间较长的合同进行投标时,必须对利率、汇率和原材料(商品)价格作出相应假设。
除非这些价格的所有变化能完全转移到客户身上,否则承包商必须承担这些风险。
对大多数风险而言,时间范围越大,越难预测相关价值;而且据我们所知,对这些风险进行套期的可能性也越小。
承包商还需要从另一角度进行考虑。
承接合同的目的是盈利,就算收到付款,而且作出了合理准确的成本估计,承包商仍可能会因接受付款之前所发生的不利的汇率变动而遭受亏损。
假定最后一次付款通常是延期的,以涵盖保质期。
如果在此期间突然发生贬值,则仍然会较大程度地降低预期回报率。
不幸的是,许多企业,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市场风险不了解,而且有时由于无知而承担了很重大的风险。
有时不作任何应对也是一种具有风险的决定。
不对风险进行套期,意味着企业实际上接受了一个开放式的风险,即价格会朝着违反企业意愿的方向变化。
2.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运营的所在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及当地的政治制度。
政府的更迭,有时会导致业务出现重大变化。
甚至在政治制度稳定的国家,政治改革的影响也可能是重大的。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出于员工、过程、基础设施或技术或对运作有影响的类似因素(包括欺诈活动)的失误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许多已经识别出的风险是操作方面的。
操作风险可组合成以下几种风险:(1)员工。
员工风险包括员工的雇用、培训和解雇所涉及的风险。
主要的问题是要确保有足够的员工,他们有恰当的能力并且愿意执行企业所要求的任务。
员工包括确定公司战略方向、控制资源分配的高级管理层和其他各运营部门的中低层员工。
(2)技术。
企业是否存在和实施支持经营活动所必须的系统是否定期为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是否找出系统运行不佳的情况系统不佳是否导致企业发生亏损以及企业是如何确保系统是最新和能够应对经营风险的(3)舞弊。
企业是否拥有保护自身不受舞弊影响的方法。
(4)外部依赖。
企业越来越依赖基础设施、电话、交通系统和能源供应商。
如果这些供应商出现问题,企业如何保护各部门运作不会受到影响(5)过程/程序。
企业未能制定程序操作要求,可能会导致员工在运营操作时采取不正确的行动。
(6)外包。
外包通常被看做是减少戚本和将企业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的方法。
但是,很多企业越来越担心将公司的关键业务过程外包可能会导致失控。
4.法律/合规性风险法律/合规性风险指不符合法律或法规要求的风险。
毫无疑问,所有的企业都受到相关的监管。
大多数企业受到国家级、省级和地区级的监管,也可能受到职业团体的监管。
企业所面临的监管是无处不在的,从监管职业安全健康的法规到有关如何恰当储存危险物质的规定,到报告有关经营活动的详情以满足税收目的的要求。
与法规有关的主要风险并不是指法规存在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法规的实施是必要的,它能为企业提供一个顺利执行商业交易的环境。
实际上,与法规有关的主要风险是指法规突然发生了变化。
由于法规都是强制性的,很多企业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应对这些法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5.项目风险在企业中,有很多的项目需要进行日常管理,例如建立新的业务线、开发新市场。
由于项目的流行性,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的责任是以一定的预算,根据规格及时完成任务,从而使客户满意。
项目风险管理应对项目可能无法执行、项目进度可能发生变化、项目成本可能超支、项目不能达到预定规格,或者项目成果可能会遭到顾客拒绝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