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范文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范文

课题: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案)
课时1: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图示,能够记住黄土高原的范围;并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出并理解黄土
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的位置、露天煤矿、植被破坏等图片,能分析说明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二、学习过程
1、复习巩固
讨论黄土高原如何形成?
2、尝试学习
黄土高原
一、
项目概况
位置内陆腹地、_____中上游与_____上游地区
范围自然区域
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
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
行政区
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
全部或一部分
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土壤除若干石质山地(如吕梁山、六盘山)外,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
地形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二、
项目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危害概述
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区域社
会经济的发展
表现
使耕地土层变薄、_________流失、耕地质
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使大量____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淤积、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悬河”
造成当地_________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
灾害的发生
三、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

其中,_____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从_____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区向
_____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_____区过渡的地区。

(2)高土质地特殊:黄土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_____的侵蚀。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___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_______等时有发生。

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盛行_____耕作制度,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到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

露天_____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

人们无计划地建_____ 、修路,建水利设施等。

(2)破坏植被
由于农业_____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_____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3、巩固练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此回答1~3题。

1.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使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加重了水土流失
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材料二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
(1)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

(2)引起目前安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试举例说明。

(三条即可)
(3)材料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
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4)结合下图“PPE”怪圈(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之间互为
因果的恶性循环),分析“中国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往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的原因。

4、总结归纳
1)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三跑田)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
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据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碗水,半碗沙)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降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2、人为原因
植被大量破坏:毁林开荒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抛荒、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
四、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据此回答1-5题。

1.该地应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造成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B.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C.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D.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与上游水土流失无关
3.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水土流失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5.下列耕作制度中,哪些应该改变( )
A.轮作 B.轮荒 C.轮牧 D.休耕
读右图,回答7~8题。

6.该区域大部分的地貌景观特征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
7.近年来该区域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严重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水土流失总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材料二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

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当地人根据这里的土壤侵蚀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是(多选) ( )
A.地下矿产丰富,地面矿点多
B.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土流失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