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腑证--师大庆【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太阳腑证--师大庆【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利水
利水
白术
健脾
大量利水药中用少量桂枝,其用有 二:
一可以宣展气机、蒸化三焦以行 水; 二可以外解太阳之表。
剂型与服法:
①白饮和服。“白饮”诸家无注。以 白饮和服,有桂枝汤啜粥之义,以助脾气。 ②多饮暖水。此乃暖水以行药力,行津 助汗,故汗出。
(六)临床应用
相当广泛,用以治疗多种水邪内停的 病证。可治疗泌尿、生殖、神经、呼吸 等系统的多种疾病。但以治疗泌尿系统 疾病为主。
病因: 热与血互结于下焦
主症: 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治则方药: 泄热行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桃仁、桂枝
临床应用: 1、妇科病 2、精神病 3、外伤疾病
2、蓄血重证
124条: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其人
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 主之。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 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 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水道----三焦 膀胱----贮水之器
(二)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小便不利,消渴,烦 渴,甚者水入则吐,下肢水肿,脉 浮或浮数。
临床表现
风寒束表 水饮内停
(三)病因病机
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 脉浮,小便不利者,微热消渴者,五苓 散主之。
主症:
其人发狂,身黄,小便利,少 腹硬满
治则方药:
破血行瘀--抵挡汤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水蛭:咸苦, 破血逐瘀。
虻虫:苦寒, 破血逐瘀
大黄 桃仁 水蛭 虻虫
热、瘀
桃核承气汤 抵挡汤
瘀、热的 轻重
临床应用: 顽固瘀血证Fra bibliotek3、蓄血缓证
126条: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
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 不可余药,宜抵挡丸。
蓄水证
小便
蓄血证
125条: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 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 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湿热发黄
蓄血发黄
色泽 色黄鲜明如桔子 身黄晦暗
脉证 小便不利,尿黄, 小便自利,脉沉结 脉濡数或滑数, 、涩,神志异常 神志正常
治则 清热利湿
破血逐瘀
病因:
热与血互结于下焦
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兼证总 结
太阳伤寒证
项背强几几 下利
发汗解表 升津舒经
烦躁
辛温解表 兼清里热
咳喘
辛温解表 温化水饮
葛根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太阳腑证
主讲:师大庆
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血证
一、太阳蓄水证
概念 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 治则方药 临床应用
(一)概念
太阳蓄水证是由于表邪不解,循太阳膀 胱经入里,影响了太阳膀胱的气化功能, 使水气不化,停蓄下焦,以小便不利、消 渴、烦渴为特点一种病证。
水液代 谢
《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 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二、太阳蓄血证
概念 分类 鉴别
(一)概念:
太阳蓄血证是邪热与瘀血搏结于下 焦,出现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 狂或发狂,身体发黄,小便自利,脉 沉涩或沉结的一类病证。
(二)分类
蓄血轻证 蓄血重证 蓄血缓证
1、蓄血轻证
112条: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
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 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 苓散主之。
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 主之。
汗后
水液
出汗 排尿 呼吸
蓄水证
水津不布
膀胱气 化失常
水失代谢
(四)鉴别诊断
小便不利
缺水
蓄水
蓄水证
消渴
内科病
(五)治则方药
治则 化气行水,兼解表邪
方药 五苓散
(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猪苓、茯苓、泽泻
腹部 少腹急结(纯自觉感) 少腹硬满(兼他觉感)
神志 病情 治法
如狂
发狂
较为轻浅
较为深重
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破血逐瘀(里证为急虽有
表解乃可攻里)
表证亦应先攻其里)
病深势缓
不可不攻 ,又不 峻攻
太阳 中风
太阳中风本证 太阳中风兼证
太阳 经证
太阳 伤寒
太阳伤寒本证 太阳伤寒兼证

太阳温病
阳 病
太阳表郁
太阳
太阳蓄水
腑证
太阳蓄血
太阳中风兼证 总结
太阳中风证
项背强几几
汗漏不止、

小便难,
四肢微急
脉促胸满 脉微、恶寒、 胸满
解肌祛风 升津舒经
解肌祛风 降气平喘
调和营卫 温经固表
解肌祛风 温经复阳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 附子汤
身疼痛、 脉沉迟
解肌祛风 补益气营
病因:
热与血互结于下焦
主症:
小便利,少腹满
治则方药:
破血行瘀--抵挡丸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临床应用: 同抵挡汤。
(三)鉴别
桃核承气汤证---热重瘀轻 抵挡汤证---瘀重热轻 抵挡丸证---瘀热互结
证名 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证
抵当丸证
病 机:邪热与瘀血互结下焦的蓄血证; 病 证:神志异常,少腹部症 状,小便自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