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证-1【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虚证-1【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黄芪
三、托毒排脓----虚者疮疡。
四、利水消肿----气虚水肿、尿潴留。 • 用量与用法:10-15 克,30-60克。
补气炙用 托毒生用
黄芪的现代研究
• 保肝、强心、利尿、降压、抑菌。 • 增强免疫功能。 • 抗动脉硬化、抗衰老。 • 促进骨髓造血 • 非洋地黄类作用的强心剂。 • 抗凝,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推动) • 促凝,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的 趋势。(固摄)
3、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慢性出血
(尿血、便血、鼻衄、紫癜) 妇科出血(崩漏)
以上诸证都同时伴有脾气虚的症状。
治疗方法:健脾补气摄血。
党参的现代药理研究
• 增加免疫功能 • 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愈合溃疡、保护胃粘膜、调节肠蠕动) • 对心血管系统
强心、抗心肌缺血、调节血压 • 对血液及造血系统(Hb 、Rbc 、Wbc ) • 益智
黄芪
功效与主治:
一、补气升阳-----主治脾气虚证。 主治气虚下陷证。
二、固表止汗-----主治表虚不固的自汗证。 配白术、防风。 (玉屏风散)
临床表现: 面白无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 动则加剧、舌质淡、脉弱。
病机分析
• 推动功能减退:生长、发育、生殖、 脏腑 组织、器官的 生理功能减退, 血液及津液的生成、运行缓 慢。
• 温煦功能减退:热量不足。 脏腑、组 织 、器官生理功能减退。 血液及津液的行缓慢运。
• 防御功能减退:护卫肌表减弱。 • 固摄功能减退:固摄液态功能减弱。
白术
四、安胎 主治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配黄芩、杜仲。
党参、茯苓、甘草。 • 用法:生用利水;
炒用补气; 炭用止泻。 • 注意:药性温燥,阴虚者忌用。
山药
• 功效与主治: 一、补脾止泻
主治脾虚泄泻。配四君子、莲子肉、 白扁豆。(参苓白术散)
二、补肺养阴 主治肺阴虚的咳喘。 配党参、麦冬、五味子。
山药
三、补肾固摄
主治肾虚的遗精、尿频、带下。 配熟地、山芋肉。(六味地黄丸) 配乌药、益智仁。(缩泉丸)
甘草
一、补脾益气 二、润肺止咳 三、清热解毒(桔梗甘草汤) 四、缓急止痛(芍药甘草汤) 五、调和药性
甘草的现代药理研究
•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抗消化性溃疡 解痉作用 • 保肝作用(肝 损、减轻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促
1、治脾气虚证:症见气虚症 + 纳呆、便溏、 神疲乏力等。
配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
2、治肺气虚证:症见气虚症 + 久咳、 慢性咳嗽、动则气短、气喘等。 配蛤蚧。(参蛤散)
人参
3、治中气下陷证:症见气虚症 + 下垂症 配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当归、柴胡、升麻等。
) (补中益气汤
人参
三、生津止渴-----热病伤津的口渴、舌红、
虚证
定义: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致脏腑功 能衰退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形成:
1、先天不足 2、后天失调 3、疾病耗损
分类:气、血、阴、阳、脏腑虚损。 治则:扶正 治法:补 方药:补益药 补益药的定义: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
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
种虚证的药物。
气虚证
定义:气的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 气化)减退,而出现的症状。
腹胀
加陈皮、枳壳、枳实、大腹皮。
便溏
加山药、白扁豆、炒米仁、莲子肉。
2、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
内脏下垂; 脘腹下坠感; 便意频频,肛门重坠感; 久痢不止,甚至脱肛; 以上诸证都同时伴有脾气虚的症状。
治疗方法:补中益气,升举清阳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药物:黄芪
党参、白术、炙甘草 陈皮、当归、 升麻、柴胡
人参的 现代药理研究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益智
•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强心(小剂量) 抗心肌缺血 扩张冠状动脉、脑动脉、椎动脉、肺动脉 双相调节血压(小剂量升、大剂量降)
人参的 现代药理研究
•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 防止血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 红细胞的凝聚) 促进骨髓造血
少苔。配麦冬、五味子。(生脉饮)
四、安神----虚而失眠、多梦、健忘等。 配酸枣仁、龙眼肉。
• 用量与用法:3-9克 单独煎服或蒸服
介绍不同 的人参
• 野生者叫野山参。栽培者叫园参。 • 园参分 红参、生晒参、糖参。 • 高丽参分红参、生晒参、糖参。
•野山参----无温燥之性,补气之中兼养阴。 •红参-----性温燥,能振奋阳气,急救回阳。 •生晒参----性平和不温不燥,补气养阴。 •糖参------性最平和,药效小。 •西洋参----滋阴清火,养阴生津。
固定内脏功能减弱。
。 • 气化功能减退:影响新陈代谢
•治则:扶正益气。
常用的补气药
定义:凡以补益脾气、肺气为主要作用,
消除或改善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 气药。
人参 •功效与主治:
一、抢救虚脱----治疗气虚欲脱的危症。
神昏、四肢厥冷、大汗淋漓、 脉微弱。
独参汤 参附汤 生脉饮
人参
二、补气------治疗脾、肺气虚证。
• 对内分泌系统 兴奋
• 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人参的 现代药理研究
•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双向调节糖代谢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 抗休克(使急性循环衰竭的心脏收缩力 及频率明显增加)
• 延缓衰老(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 基) • 抗肿瘤
党参
•功效与主治:
一、补脾益气-----脾气虚证 二、补肺益气-----肺气虚证 三、生津----热病伤津的口渴 四、养血-----血虚证
进肝细胞再生) • 抗炎作用 • 抗病毒作用 • 解毒 • 镇咳
常见证型
•脾气虚证 1、脾失健运:
临床表现:纳呆、腹胀、大便溏薄、 肢体倦怠、 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 :
纳呆
加 炙鸡内金、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焦六曲。
白术 •功效与主治: 一、健脾补气
1、脾气虚弱证。 配党参、茯苓、甘草。 (四君子汤)
2、脾胃虚寒证。 配党参、干姜、甘草。 (理中丸)
白术
二、健脾利水
主治脾虚湿盛证-----泄泻、水肿。 配桂枝、茯苓、猪苓、泽泻。(五苓散)
三、益气止汗-----气虚自汗证。 配黄芪、浮小麦。
------自汗而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