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南二高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汉语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潘彦红审题人:杨斌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安宁.宁.肯宁.缺毋滥B.新鲜.鲜.美鲜.为人知C.兴.趣雅兴.兴.高采烈D.田间.间.隔挑拨离间.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赋闲斟酌奇山异水B.争辫奇迹别具匠心C.恳求摇篮珠光宝器D.应酬婉惜三顾茅芦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成功—失败残忍—仁慈B.怯懦—勇敢坚强—虚弱C.美好—丑陋降低—提高D.前进—后退平凡—伟大4.下列各组词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垄断市场B.景色优美成绩优秀位置优越C.保护环境维护团结袒护部属D.身体疲惫反应迟钝精神羸弱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A.岳飞的刚正不阿与秦桧的阿谀奉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当地人民发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起了一座海上新城。

C.两个天南地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侃得天昏地暗。

D.他这番啼笑皆非的言论令人大跌眼镜。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扎西萌发了远大的夙愿: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C、它沉溺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过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

D、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7.将“夜色越来越浓了。

”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

①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

②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

③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④A.① B.② C.③ D.④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妈妈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

B.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C.即使把问题调查清楚了,也很难找到解决办法。

D.平日来这里游览的人既然这么多,节假日来的人就更多了。

9.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围种植上一圈()的小树。

陡坡外高耸着()的青松。

谷地里()着如茵的嫩草。

A.装扮苍劲挺立满铺B.装扮苍翠挺拔满盖C.装点苍劲挺立满盖D.装点苍翠挺拔满铺10.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卓玛对我说,高考后,她一定去北京旅游。

(卓玛对我说:“高考后,我一定去北京旅游。

”)B. 没有人不被扎西舍己救人的精神而感动。

(有人对扎西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感动。

)C.他觉得最近过大的压力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觉得最近他被过大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D. 对于集体的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多做点吗?(对于集体的事,我们应该多做点。

)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B.学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使我真正理解了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C.近年来,气候反常的重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

D.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中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去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B.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旋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C.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D.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时间是公平的:你浪费,它就溜走了;你珍惜,它就给你汇报。

C.舞台上那个翩跹起舞的小姑娘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

D.电视推出了众多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14.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善于总结答题技巧,这些技巧往往会在考试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B. 他善于总结答题技巧,这些技巧往往会在考试中巨大地产生作用。

C. 答题技巧他善于总结,这些技巧往往会在考试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D. 答题技巧他善于总结,这些技巧往往会在考试中巨大地产生作用。

15.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元稹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白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二、阅读:本题有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 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竽是古时的一种乐器。

16.对上面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B.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C.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D.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7.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派,让,指使。

B.说:通“悦”,喜欢C. 廪.:粮仓 D.好∶认为……好(二)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

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

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

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

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

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

”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

”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

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

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

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

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

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

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

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

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

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

(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

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

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

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

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

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

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

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1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

C.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

D.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

19、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A.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

B.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C.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0、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②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a)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花儿生长的作用。

C.文章第③段画线句(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轻柔乐曲对水稻生长的作用D.“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

”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1根据文章推断,下列乐曲中最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乐曲是A《绿岛小夜曲》B.《黄河大合唱》C.《小苹果》D.《最炫民族风》(三)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一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