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单选题,36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时,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

(藉:jiè)B.庄子总是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暾:tūn )C.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数:shuò)D.从小说家的套话里取“正传”两字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也顾不得了。

(传:zhuàn)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

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

B.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琤。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暄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C.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来与之对话,只好以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D.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苛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众多普通的芸芸众生,但很高兴能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中这样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一个人很难知道他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凭此去打扰别人。

鱼对于它终生都在其中游泳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C.诗歌是想像的艺术。

一般而言,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

D.《阿Q正传》对国民弱点的揭示,至今仍震耳欲聋;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了超越时空的一个世界性话题。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冯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指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自觉地在做。

B. 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伫立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照亮着我的人生航程。

C.总之,对于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亮了、近了的晨光。

D.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这样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二、现代文(自科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5—8题。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

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

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像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

研究表明:在基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

这是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道:“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

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大家知道,在血液中,血红细胞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

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是饱满、透亮、分散、活跃的;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老的状况。

由于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和末端部位,造成微循环下降,一方面导致氧气和营养成份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杂质无法正常排解,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

若微循环不通畅,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等。

例如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

人们说,微循环通则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畅则健康寿长。

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

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人们还发现,人体血红细胞的衰老病变一般都要先于其它组织细胞的衰老病变。

因此,只要观察、检测血红细胞的形态和活性,就可以及早发现和判断人体是否出现非程序性衰老以及是否出现病变。

不过,在血检中能够观察和分析的红细胞,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红细胞。

因为,一方面红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后,必须成熟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健康红细胞个体的晚期与中期在形态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在濒临死亡时变硬变脆,容易破碎,最后被脾脏肝脏等清除掉。

人们所说的与人体衰老病变相关联的血红细胞衰老病变形态,也指的是成熟期红细胞的衰老病变形态,而非红细胞濒临死亡时的形态。

如果人体血红细胞过早结团成串、变异畸形、干瘪灰暗,起不到输送氧气和养分,清除体内“垃圾”的作用,就必然造成身体的很多组织和器官呈现出衰老和功能失调的状态。

许多中老年人的疑难病症实际上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5.本文称述“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其“新发现”指的是A.人体25岁后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B.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C.人体衰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全身微循环出现了衰退D.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首先源于体内血红细胞的衰老6.第二段引用了《素问·五脏生成论》,体味语意,对此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A.承接上文,论述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B.铺垫下文,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C.承接上文,援引古例,说明并引出后面关于微循环基本概念的解说。

D.铺垫下文,间接地引出关于血液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的论断。

7.阅读二、三段,关于血液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血液是使人体各个器官能发挥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

B.血液是直接参与人体内传递信息、交换能量的体液。

C.血液的作用是供应氧气营养以及代谢废气废物。

D.血液是导致人体微循环下降、引起衰老的主要角色。

8.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延缓人体的老化速度,那么就有望防止非程序性衰老。

B.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的基本原因是微循环下降。

C.如果消除了人体的微循环障碍,则意味着消灭了各种病之源。

D.如果维持了血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就能够防止许多疑难病症。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

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O二》)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

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

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坐: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知章见其.文,叹曰问之人以穷其.短C.帝赐食,亲为.调羹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A. 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为他救免的。

第II卷(114分)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5分)译文:(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4分)译文:14.阅读下面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6分)临江仙辛弃疾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词中的“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答:(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4分)答:。

15.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雨前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