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攻》优秀教案
《非攻》教学设计
课题
非攻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主张。
2.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3.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能力点
学习体会墨子层层进逼说理和类比说理的方法。
教育点
理解“非攻”思想,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重难点
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6)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请为文本剩余部分断句,用“/”断句,限16处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举一反三回忆所学过的古文,总结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3)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小试牛刀:根据例句给下文断句(用“/”断句,限7处)
例句: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3.析题: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侵略别国的战争。
二、初读课文,尝试断句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疏通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通“滋”,更加。
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非难,责怪。
特殊句式: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甚”后省略了“于”。
从而誉之,谓之义。省略句,“谓之”后省略了“为”字。
(2)找虚词,定句读。
古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或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例如: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②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③盖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苟”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2.作者及其思想(PPT)
墨子生平: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1.小试牛刀用“/”断句,限13处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4.学生自读,完整断句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新课(PPT)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四、三读课文,研习文本
1.阅读课文,思考:题目是“非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文中列举了那些行为?(分组讨论)
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
除了“漂亮女生”形成的价格,优惠等条件的威胁外,还有“碧芝”的物品的新颖性,创意的独特性等,我们必须充分预见到。入人栏厩,取人牛马。
杀不辜人。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4)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相如奉璧见秦王,秦王大喜”
(5)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对“碧芝”自制饰品店的分析攻国。大不义。(论点)
(4)牌子响生活现象评判原因
(1)窃人桃李不义亏人自利
(2)攘人犬豕更加不义亏人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