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妃甸煤炭码头讲解词

曹妃甸煤炭码头讲解词

曹妃甸煤炭码头讲解词
曹妃甸煤炭码头位于曹妃甸工业区一号港池西侧,港址西距天津港38海里,东北距秦皇岛港92海里、距京唐港区33海里。

作为北煤外运系统、大秦线扩能分流的重要配套项目,曹妃甸煤码头将建设5-10万吨级煤炭泊位16个,年下水能力2亿吨。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曹妃甸煤码头一期工程,由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管理。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投交通公司与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唐山市建设投资公司五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起设立,其中国投交通公司股比占51%。


一期工程通过迁曹铁路与大秦线相连,建设5个泊位,其中10万吨级泊位2个、7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1个、7万吨级待泊泊位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总投资46亿元,为我国目前最大单体码头项目之一。

煤炭码头岸线总长1514米,泊位前沿水深15.5米,航道长度为1300米,可靠泊1.5万吨-10万吨各种散货船。

码头后方,共配备8条煤炭堆场,总面积72.95万m2,堆存能力398.2万吨。

配置5台堆料机和8台取料机,采用堆取分开工艺,每台取料机服务2条堆场,可以全方位作业。

堆料机能力7780t/h,取料机能力6000t/h。

煤炭码头配备的皮带机总长约22771米。

取装线皮带机带宽2000mm,带速为4.8m/s。

翻堆线皮带机带宽2000mm,带速为5.8m/s。

在目前同类皮带机中带速最快、能力最强。

同时码头还配备4台移动伸缩式装船机,可适应装载1.5万吨级至10万吨级船舶的需要,单台装船能力6000t/h。

煤炭码头的建设有三大亮点
首先建设了绿色防风网。

为有效控制港口煤尘对周边城区及海域的污染,节约除尘用水,公司首先建设了堆场防风网,总投资14422万元,沿煤炭堆场,在北侧布置网高17米,总长度627米的抑尘网;在东侧、南侧布置网高23米,总长度2097米的防风网。

目前一期工程堆场防风网已全部完工。

防风网可将使粉尘总量在现有环保基础上消减80%以上,同时将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煤炭粉尘环境影响程度减小70%以上,对港区附近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减小到最轻程度。

在经济方面,每年可减少煤炭损失4.8万吨,同时节约除尘用水753.8万方。

二是创新应用国内外首创的四车翻车机设计方案。

翻车机房建造在内径89米,壁厚1.7米,深20米基坑内,卸车采用四车翻车机方案,单台翻车机能力为2600万吨/年,其规模、单机能力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第一,为国内首创。

(该项创新若按1亿吨能力核算较三车翻车机设计:一是节省土地约300亩;二是完成同等工作量,能耗降低10%;三是作业效率高,较3车翻车机缩短列车在港时间约20%左右。

与之配套的皮带机、转接机房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相应减少,工程造价低,使用寿命长。

)国内最大靠泊能力钢板桩码头施工也是煤炭码头的一大特色。

码头结构采用深水遮帘式钢板桩结构,全部按照10万吨级标准设计施工,是目前国内最大靠泊能力钢板桩码头施工,其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均为国内首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程施工对海洋的污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曹妃甸煤码头于2009年2月25日成功翻卸了首个运煤专列,煤码头设备工艺进入重载试车阶段,具备了生产能力。

它的建设对确保我国煤炭供应和能源安全,推进区域间战略资源平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