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三、多重选择题(2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有分,每题2分
1,下列属于暖流的是哪一些?( C D )
A,本格拉海流 B,秘鲁海流 C,巴西海流 D,湾流 E,亲潮
2,下列哪些海域的水域生产力最高?( C )
A,沿岸海域 B,垂直对流海域 C,上升流海域 D,暖寒流交汇区
3,下列群体中哪些群体的密度最大而且稳定?( A )
A,生殖群体 B,索饵群体 C,越冬群体 D,临时集群
4,在(ABD)情况下,我国近海的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的渔汛推迟。

A,外洋水系弱 B,北风系多 C,南风系多 D,沿岸水系强
5,( A)渔场为人类提供了90%多的产量。

A,大陆架渔场 B,河口渔场 C,上升流渔场 D,港湾渔场
6,从下列( AC )中可以判别渔场处在旺汛。

A,个体均匀 B,性比中雌性大于雄性 C,产卵群体中大多处在V期 D,雄性个体多
7,目视侦察中上层鱼类有哪些依据( ABCD )
A,群色 B,群形 C,移动速度 D,海鸟的状态
8,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CD )
A,鱼类的繁殖适温范围要比一般的最适水温窄
B,海水硬骨鱼类为低渗性鱼类
C,大洋赤道水域温跃层的深度分布规律是自东向西递减
D,单位礁体是人工鱼礁的最小单位
9,哪些海流是不属于太平洋海域的?( C )
A,亲潮 B,东澳大利亚海流 C,拉布拉多海流 D,秘鲁海流
10,海洋锋的判断标准是( AD )
A,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20海里 B,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2℃/20海里
C,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1℃/10海里 D,水温的水平梯度大于0.5℃/10海里
四、问答题(30分)
1,如何理解“动则变,变则集”这句话?(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持续安定的或长时间的保持均一海况的海域,鱼类分散,不大可能浓密集群,只有在环境条件(如水温等)的时空分布梯度较大或这些因素发生剧烈变化时,鱼类才会集群,形成好的渔场。

可以用下式来表式:
N表示为鱼类的集群;S为环境条件群,S为空间梯度分布,S为变化率。

因此,我们可以用“变则动,动则集”六个字来表示。

2,研究鱼类摄食的目的及其方法?(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部分4分
鱼类摄食研究的目的:水产资源与其他生物所结成的生物群落是以食物网联结而成的。

某群体数量的多少不仅与它的捕食者、食物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的食物保障,即水域中食物的数最、质量及可获性,索饵季节的长短,进行索饵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研究,掌握鱼类摄食习性的动态,即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群体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定量关系。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直观法、计数法、出现频率法、体积法和重量法。

3,渔情预报的指标有哪些,并详细说明?(8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点1分,全部答对满分
λ探鱼仪的映像,形状和浓密程度
λ渔获组成及敌友鱼来判断,兼捕鱼的多少和主捕鱼的多少。

如小黄鱼与黄鲫混栖;鲨鱼出现。

λ渔获物的新鲜程度
λ渔获个体的均匀程度
λ性腺的发育程度和性比组成
λ饱满度和饵料组成,主饵料和次要饵料
λ底质情况(对底栖生物和中下层鱼类栖息分布关系密切)
λ水色和透明度,水色与透明度与水系和水团的关系密切
λ潮流情况,潮流影响鱼群的分布和动态,影响生产
λ风和低气压,大风前后可形成高产“抢风头,抓风尾”;低气压出现之前,鱼群往往集群;春汛期间,南风系早,水温回升快,渔汛提前;反之推迟。

秋汛期间,北风系早,水温下降快,渔汛提前结束;分之,延长。

综上所述,影响中心渔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更加准确地判断渔场的位置。

4,鉴定种群的方法有那些,并详细说明?(6分)要求答出基本内容和表达基本意思,每点2分
鉴定单位群体的方法一般有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渔获物统计、寄生虫的鉴别、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法。

前5种方法属于传统方法,但自从电子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应用普及,也给这些传统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

后两种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种群、群体概念的资料,提高了鉴定工作的准确性。

在7种方法中,要算形态学方法用得最为广泛。

(一)形态学方法
在利用形态学方法时,我们往往需要收集不同产卵群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样品,对它们的各项分节特征、体型特征和解剖学特征进行测量和鉴定,然后利用各样品的这些特征的差异程度作为种群鉴定的指标。

1,分节特征
主要是计数和测定鱼体解剖前后的各项分节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常计数测定的鱼体分节部分有:脊椎骨(脊椎骨数、躯椎数和尾椎数)、鳞片(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棱鳞数)、鳍条、幽门垂数、鳃耙数、鳃盖条数、鳔支管数、鳞相和耳石轮纹数。

2,体型特征
主要是测量鱼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平均数和平均数误差。

通常所求的体型长度比值有:全长比体长,体长比头长,体长比体高,头长比吻长,头长比眼径,尾柄长比尾柄高。

(二)生态学方法
研究和比较不同生态条件下种群的生活史及其参数,几乎包括了鱼类所有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殖指标,生长指标,年龄指标,洄游分布,摄食指标,种群数量变动的节奏,寄生虫。

(三)免疫、生化遗传学方法
应用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测量种群的生理特征差异,主要的应用技术有蛋白质电泳、等电聚焦分析、染色体变异、线粒体分类分析、血清凝集反应测定等。

电泳分析时一种新的技术,能够测出种群基因的时空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