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康复心理学》全套课件-心理学基础
《康复心理学》全套课件-心理学基础
二、情绪结构分析
1、向性 愉快-不愉快 2、强度 激动-平静 3、紧张度 紧张-轻松
三、情绪状态
(一)心境(mood) 是指强度较小、紧张度较小,
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二)激情(excitement)
是一种迅速爆发式的、强烈而 短暂பைடு நூலகம்情绪状态。
第四节 人格与社会交往
人格及相关概念 一、气质 二、性格 三、能力 四、自我与自我意识
二、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三、衡量注意的标准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第三节 情 绪(emotion)
一、概念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 验和态度,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 身心激动的状态。
1、情绪是由刺激所引起的 2、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 3、情绪具有两极性 4、情绪状态不易自我控制
三、动机冲突与挫折
(一)动机冲突及其类型 动机冲突 三个基本类型 接近-接近型 回避-回避型 接近-回避型
(二)挫折
1、概念 2、产生挫折的原因 3、对挫折的忍受力
Thank you!
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能帮助您 在事业和生活上更加成功!
自我意识
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 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 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
[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出生时的状态 先天条件反射 视觉、味觉, 听觉、触觉等 第一个条件反射的建立: 15-17天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共生期: 出生后至3或6个月内
缺乏,感觉敏锐。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行为塑造
顿悟学习理论
记忆
一、记忆的类别 感官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遗忘
器质性遗忘、心因性遗忘(选择性) 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
四、思维
略
五、注意
一、概念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中
[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 , 1999]。
自我意识
查尔斯·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 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自己内 在的反应。他人就象一面镜子呈现出我们 自我的印象,这种自我被其称之为“镜中 我”。
自我意识
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 父母是这群体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 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
心理学基础
温州市民康医院 林崇光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一、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认识过程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一般特性: 感受性 感觉适应:刺激过久,感觉迟钝;刺激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共生期特点: 体验是第一位的:
快乐还是痛苦? 四种基本情绪:兴趣、痛苦、 厌恶、(反射)微笑 无法区分我与非我,无具体对象
有关人格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的人格理论:外向性、内向性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8个阶段)
第五节 动机和挫折
一、动机(motive)是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倾 向。
二、需要是动机的基础 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 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诱因-引起动机的刺激 诱因: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有正诱因
与负诱因之分。 四、动机的功能 有发动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动机的分类
一、原始性动机 饥饿动机、渴动机、性动机、
母性动机、瞌睡动机、好奇 动机 二、习得性动机 恐惧动机、攻击性动机、亲和 动机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身及其与客观 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包括对自我的 认知、判断、评价、态度等。
自我意识
Who am I ? What am I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 ?
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 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发展, 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