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作文素材积累
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 评价著名的德同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 样的科学家,足以抵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祖 国,他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称:“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 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 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分析:掌握了科学技术,就掌握了引领世界潮流的力 量。因为科学是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话题:“人才”“科技的力量”
(2)筛选好有关人物的正面与侧面信息。
人物形象特点主要靠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表现 出来。首先把这方面内容一点不漏地筛选出来以分析评判。 再者,注意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如别人的反应、环境特 点等。 (3)注意在情节中把握人物。 大多数考生只注意该人物所有的言行举止等描写文字,但 都忽略了一点,即在情节中把握人物。情节是人物的性格 史。这一点恰是文中无相关文字说明而又要好好把握住的。 (4)注意人物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人在社会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行为举止、 个性特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来全面地把握人 物。
基础整合 一、掌握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途径和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 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 生活中的原型,小说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 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主要包括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 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直接描写 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 的言行来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 当然,人物的性格、命运及其变化主要通过小说的情节来 承载和展现,因此,分析情节是把握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 途径。
1. 肖像描写 【知识储备】 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行 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 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 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 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2. 语言描写 【知识储备】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 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 或心细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象 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3. 动作描写 【知识储备】 动作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人的每 一个行动都受其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 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 度、思想品质,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 的动作描写。
不和年轻人说话 邓迪
11.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打扰一下,请问现在几 点了?”两次重复的作用。(4分) 答:①内容上看,两次重复,有利于更好体现阿贝先生的 不近人情;②结构上看,既引出下文中阿贝先生讲述的故 事。 (每答对1点2分) 1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出阿贝“现在不相信任何人” 四点原因。(4分) 答:①曾有过因为轻易相信别人而给女儿带来痛苦婚姻的 经历。②对自己不自信,害怕自己再次上当;③对他人不 信任,担心他人仍旧是别有用心;④因大女儿的婚姻而内 疚,绝不希望小女儿再遭婚姻不幸。(每答对1点1分, 意思对即可。)
3.“这位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1)“这位先生”有一定的求知意识,有寻求知识 行动;(2)虚荣,好炫耀,把知识作为的自己装饰和炫 耀的资本;(3)容易满足,不思进取。(或:一知半解, 固步自封)
4.小说的题目是“拥有百科全书的人”,有的译本的题目为 “这个村子”,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
13、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且未给人物安上姓 名,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采用第三人称,不收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从更多方面 自由而客观地叙述这位先生及村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中的 人物没有姓名,增强了小说的典型性,也暗示了小说所揭 示的道理的普遍性。(每点2分) 14、“诺,你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陀,也没有 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词:‘排外’。”这样的结尾 有什么作用(内涵)?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 答:这一结尾既交代了经历多年,使用次数很多后,百科 全书残缺不全的情况,又巧妙的点明了多年后村民僵化、 保守、落后的思想没有改变的现状;直接引用,惟妙惟肖 地刻画了孙子在回答提问者时装腔作势、故作有学问的情 态;在此语境中,“排外”与“直布罗陀”“民主” 又 构成了对比,强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
2014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和物象
拥有百科全书的人 【瑞士】瓦· 考尔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这个村子的特点。(4分) 答:虽屋舍优美,但偏僻闭塞,经济落后,因循守旧(盲 目排外)。 12、小说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6分) 答:充满好奇心,不顾村中绅士劝阻,冒险干了外出寻找 知识的“闻所未闻”之事;具有嫉妒心,且不满于烟囱师 傅、火车站站长平日的表现,有渴望成为他们那样“见识 多”的人;视野狭窄,虽渴求知识,但在火车上看书时 “偷偷摸摸”“躲躲闪闪”,“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 己完全看懂了”;盲目迷信,迷信百科全书,认为“世上 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2014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和物象
考点解读
1.高考对小说形象考点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答:感受形象,欣赏形象(“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 造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环境描 写,以及相互间的关联;要从细节、对话等方面理解 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说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文学是人学,小 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 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因此,人 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小说考查的重中之重。 感受、欣赏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受、分 析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形 象的意义。
13.故事套故事,是小说常用的手法之一。请简析阿贝讲述 的故事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6分)
答:①补充交代阿贝原有的热情好客的性格;②与后来的 冷漠、无礼形成鲜明对比;③交代阿贝冷漠性格形成的原 因,表现出对女儿的情感。(答对1点2分)
14.如何看待阿贝· 罗斯滕“不跟年轻人说话”这个行为?请 探究分析。(6分)
1.小说以介绍“这个村子”里的情况开头,这样开头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 铺垫。 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划线部分。 (1)“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 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反映了怎样 社会现实? 答:通过妇女和小伙子对这件事情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村 子封闭、落后的现状。 (2)“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 刻画了“这位先生”怎样的心理? 答:通过对“这位先生”买书后的动作、神态描写,刻画 出其兴奋与得意的心理。(每小题的分析各1分,结论各 1分)
2.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命题有何特点? 答:(1)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 作整体分析或概括。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 对话、一个行动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 活动的分析。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分析,如分 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 (2)直接与间接。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 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所 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对情节的分析或对 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 (3)全方位和有重点。所谓全方位,即考查人物形象的三 维层面:思想性格、情感世界和典型意义。有时可对这三 个层面作全面考查。有重点,就是从上述三维层面上任选 一个层面作重点考查。
6. 侧面描写
【知识储备】 侧面描写是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 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 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 想象,从而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其方式方法主要有两 种。 ①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有: 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b.揭示或凸 显主旨;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借助物象陪衬烘托。小说中特殊重要的物象,其基本作用 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暗示环境特征。有时 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有使结构 更加严谨的作用。如20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 中“牛”的作用,2010年高考江苏卷《溜索》中“牛”的作 用等。 ③借助环境陪衬烘托。
答: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也可辩证分析,言之有理即 可。 肯定:①他本身不是冷漠的人,他有惨痛的经历。②这样 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其实是 女儿的保护,是父爱的父爱。③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骗钱骗 感情的年轻人,人心叵测,不得不防。 (每答对1点2分) 否定:①是性格偏激的表现。②把金钱与爱情、与幸福划 等号,有失偏颇。③一次经历就否定了所有,是对社会上 虽贫穷,但不乏奋斗精神的年轻人不公。 (每答对1点2 分)
题点突破:如何解决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 1. 如何解决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准确的问题 (1)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 肯定还是否定。 (2)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 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 (3)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 或贬损。 (4)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助 文中的词语。 2. 如何解决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概括不全面的问题 (1)注意题干用语,区别“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不同。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 值观等较宽泛的内容。而“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 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