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比较文学-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三)、民间文学
广义 指在民间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的文学, 包括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 寓言、童话、谚语等各种类型。 狭义 与文人的创作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民间 艺人的创作。
(四)、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
神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原始氏族部落、 早期奴隶社会)内 ,由先人进行的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加工,是大众的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是指人类逐渐走出蒙昧状态之 后的自觉的艺术创造,大都由特定的讲述者 或传承者完成,属于个人创作。
(二)、语言学派
阿波罗与达芙涅 ‚发光者追逐燃烧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人类学派
主要成员是英国文化史家,代表人物有爱 德华· 泰勒、安德鲁· 朗、詹姆斯· 弗雷泽和哈 特兰。 人类学派以巫术、宗教、仪式、习俗和 心理为主要依据来解释不同民族神话的类似 现象。
(三)、人类学派
弗雷泽
《金枝》(1890-1915) 图腾崇拜 巫术
三、神话与民间文学研究的不同流派
维柯——最早的一个系统地研究神话的学者
人类社会 ‚神的时代‛ ‚英雄时代‛ ‚人的时代‛ 人 童年 青年 成年
神话是人类用‚诗性文字‛和 ‚诗性词句‛写出来的真实历史。
(一)浪漫主义神话学研究
主要成员是德国浪漫派成员 赫尔德 《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 《关于莪相和古代民族歌谣的通讯》 《论中古英国和德国诗歌的相似性及其它》
对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
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对于文类与风格关系的比较研究。
第一,对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
1、西方文学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 柏拉图 ★
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根据模仿的 媒介不同、模仿的对象不同和模仿的方式不 同把文学分成史诗、抒情诗、戏剧三大文类。
(六)、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主张从事物的整体上,从构成 事物整体的诸要素的关联中去考察、把握事 物的本质。 结构主义神话学派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 来研究神话和民间文学,研究其内在结构和 功能,通过比较世界各民族大量的神话故事 来破译密码,寻觅远古神话中隐藏着的奥秘。
(六)、结构主义学派
普罗普 《俄国童话形态学》(1928) 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结构模式 六种人物:
陈惇《比较文学概论》
是对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kind )和 类型(genre)以及作品的文学风格的比较 研究。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 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 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 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五、中希神话比较
英雄
赫剌克利斯 十二件大功 后羿 七大功劳
五、中希神话比较
《淮南· 本经训》: ‚尧之日,十日并出,焦禾稼,杂草木, 而民无所食;猰狳、凿齿、九婴、大风、封 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 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 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狳,断修蛇于调 庭,禽封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
五、中希神话比较
体系 希腊神话—系统化
前奥林匹斯神系 奥林匹斯神系 人神同形同性
中国神话—缺乏体系
帝系化 伦理化、道德化、实用化
五、中希神话比较
创世
混沌一片 ——原始思维 混沌→地母→天神 盘古开天
五、中希神话比较
《太平御览》: 天地浑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劈,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 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 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 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 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 于七,处于九,故天处地九万里。
史诗的标准问题
史诗的特征: 崇高的风格和较强的叙事性。
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为什么没有史诗?
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 不符合史诗的特点。 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类型是 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因此中国史诗的缺乏与中国汉民族缺乏民族大 迁徙有着直接的关系。
流浪汉小说
都是以一个流浪汉式的中心人物一生的经历贯穿始终,展开一 幅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小说具有大致类似的情节主人公往往出身寒微,幼年丧亲,成 为孤儿,或被人收养,或投靠各色主人,被其驱使,为其服务。 他们浪迹一生常有各种冒险的经历。 小说的目的大都在于暴露社会的腐败、黑暗、丑恶。 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 小说的主人公往往幽默诙谐,聪明过人,因此常常能化险为夷, 出奇制胜,在各种场合中应付自如,最终摆脱困境。 流浪汉主人公的机智、勇敢、单纯,往往和他们主人的昏庸、 怯懦、狠毒、贪婪形成对照,小说从头至尾充满了讽刺的情调, 对世态和人情的嘲讽往往入木三分。 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插曲式结构,由流浪汉主角贯 穿许多不连贯的故事,因此结构较为松散。
中国传统文类的划分标类繁杂
挚虞《文章流别论》超过10种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59种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127种
中国现行分类方法
三分法 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3、比较文学的文类划分研究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文类划分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学中的差 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在不同文化中的文类划分意识及其具体表 现又是具有相对一致性的。 三是‚缺类‛现象的存在。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 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 包括‚缺类‛ 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 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 的相通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 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 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源溯 流的清理考辨。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陆机《文赋》10种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 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湿润,箴 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刘勰《文心雕龙· 定势》22种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 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 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 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 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比循体而成势, 随意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 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印欧语系‛ 雅利安语 欧洲各民族语言 ‚印欧原始共同神话‛ 印度古梵语
(二)、语言学派
弗朗士· 波伯 梵语 希腊语 印度天神 希腊主神 狄奥斯 宙斯
Diaush pitar
拉丁语 罗马主神 朱比特
Jupiter
条德尼语 北欧战神 提尔
Tyr
Zeus Pater
天空
(二)、语言学派
麦克斯· 缪勒 《比较神话学》(1856) 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 起步阶段 分化阶段 神话时期 民族语言时期
五、中希神话比较
女神
地母盖亚 女娲 西王母 母系氏族首领 造人 保护人类 尚武 崇德
《山海经》: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 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赫拉 宙斯之妻 嫘祖 黄帝之妃
五、中希神话比较
爱神 希腊阿芙洛狄忒 罗马维纳斯 印度吉祥天女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宋玉《高唐赋》《神女赋》) 礼教压制
“缺类‛现象
“缺类‛现象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文类学研究 的一个特殊情况,它是从相反方面肯定不同 文化、民族中独特文学形式存在的独特性与 合理性,并且为了解潜藏在‚缺类‛现象之 后的深层历史文化背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 角。
中国汉民族文学中是否有史诗?
☆没有 哈佛大学海涛华教授: ‚欧洲文学所有重要的文类都可以在中国文 学中找到,只有史诗例外。‛ 王国维 ☆有 胡适 《孔雀东南飞》 杨牧 《诗经》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第一节
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一、神话和民间文学之于比较文学
没有神话和民间文学的研究,就没有 比较文学这一学科。
二、神话与民间文学
(一)什么是神话
鲁迅: ‚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 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 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五、中希神话比较
创世
屈原《天问》: ‚女娲之体,孰制道之?‛ 王逸《楚辞集注》: ‚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山海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 之野,横道而处。‛ , 《说文解字》 :‚古之圣女,化万物者‛ 。
五、中希神话比较
造人
抟泥造人 人类保护神
普罗米修斯 女娲 不同历史阶段 男神 女神
荣格 集体无意识(种族记忆) 是一种民族心理的集淀,并以一种‚原型‛ 的形式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反复表现出来。 原型→创作母题: 创世、造人、洪水、死亡、再生、魔鬼、 人神婚配、英雄探险、寻找父亲等
(五)、心理分析学派
弗莱 ‚原型批评‛ 《批评的解剖》《伟大的代码》 “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喜剧式 传奇式 悲剧式 讽刺式 清晨和春天 正午和夏天 黄昏和秋天 黑夜和冬天 英雄的诞生或复活 英雄的成长和胜利 英雄的失败和衰微 英雄的殉难和悲哀
四、研究方法与范例
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在跨民族、跨 语言、跨文化的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对 比分析和综合归纳,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五、中希神话比较
保存 都是一种非自觉的口头创作,保存在后 人的文字作品之中。
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神谱》 《变形记》《历史》
中国神话:《庄子》《淮南子》 《楚辞》《述异记》、 《史记》《山海经》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斯蒂思· 汤普森
(五)、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弗莱等,从 心理活动的层面分析和寻找神话产生的原因。
(五)、心理分析学派